美章网 精品范文 情境教学法论文范文

情境教学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情境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情境教学法论文

第1篇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认为知识由个体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建,即个体通过个人经历和与环境的互动逐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是一个主动处理信息的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及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四个部分:情境、协作、交流与意义建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显然,基于这样的观点,建构主义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求营造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协作中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构建知识。建构主义非常强调情境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情境教学法便是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从建构主义理想学习环境的四个组成部分看,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情景教学法对教学的要求都是直接针对当前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路径与途径

(一)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路径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围绕该问题情境进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最近发生的新事物、新观点融入课堂,创设合适的意境。其次,协助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动手的机会。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其自身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体验和操作实现,教师只能起协作的作用,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参与。为了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亲身体验和完成从知识和技能的“接触”到“理解”再到“掌握”的全过程。再次,参与学生互动交流。交流是教师协作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通过交流,可以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体验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从而最终帮助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最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金融学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对自己切身体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较熟练的运用。学生由于受自身能力所限,不一定马上能把情境体验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这时可以深入浅出,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与途径,诠释这些金融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达到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的目标。

(二)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途径

1.通过提问方式组织情境教学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带到实际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问题出现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就可以围绕该问题展开。教师可以进一步采用设问、反问等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金融机构主要面临哪些风险?房价的下跌会给银行带来什么风险?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这些风险?通过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风险管理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2.引入案例讨论开展情境教学

教学中引入案例可以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和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案例分析开始时,把学生分成3-5人的讨论小组,让小组成员就案例展开讨论,不事先下结论,在小组讨论中活跃气氛和培养思维。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大家综合展示讨论结果,包括讨论过程回顾、学习感悟等。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兼并收购、投融资决策等内容时,可以利用一些公司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往往比单纯讲授理论效果好。

3.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加信息量,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在线教育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如示范课件、纪录片、财经视频等。以本科金融学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穿插播放央视大型纪录片《货币》和热播财经节目《财经郎眼》中的相关片断。学生对这些视频很感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4.通过金融实验室模拟与仿真训练

第2篇

1.问题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需要在围绕社会热点,对于学生进行时事重点教育。这就要求情境要生动活泼。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全面把握德育知识点,进行内在联系上的问题设置。例如,教师在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慎独”问题的时候,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当自习课上,没有教师看管的时候,遵守纪律专心学习,你能否做到?当你走在校园里,没有人进行监督时候,果皮纸屑会不会自行扔进垃圾箱?巨额钞票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处理等。在有趣的问题中,引起学生的讨论思考,引导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不道德的事情。

2.故事情境。巧妙地选用教学内容素材,进行自然衔接,可以设置传说、成语等,使学生置身其中,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知识点随着兴趣的迁移,逐步进行思考、理解。故事所寓含知识得到巩固。例如,在《哲学与人生》中,对学生进行“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有个学生叫王强,在运动中身体受到伤害,这时候家长认为许多球星都是在带病训练。但是医生告诉王强家长,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宜进行锻炼,不然会有残废的危险。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实现一定的目标,需要将哪些因素思考在内。引导学生对于从实际出发,寻找事物内在联系,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出发点。

3.表演情境。中职教育阶段,中职生处于渴望别人关注自己,渴望自己的心理得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部分中职生爱唱爱跳,他们在表现方面欲望较强。教师可以利用中职生这一特点,可以采用表演、辩论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不同的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深入角色的立场进行问题的思考,引导每个学生讲述所闻、所想。

4.实践情境。采用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的情境设置法,在情境中,学生可以置身于真实实践之中,积极接触外界事物中。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相应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观察”中,对于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发挥。在实践中,学生勇于进行科学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探究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3篇

1.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对有关概念、内容进行阐述,适当结合临床病例。观察组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中进行动手实践,将课本上死板的知识和临床操作相结合,深化学习效果。教学方法: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先讲解、阐述理论知识并示教;②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所学章节要求分别扮演医生、患者、护士、治疗师及家属的角色;③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角色进入情境(医院、家庭或社区环境),模拟实践操作;④学生和老师对各小组的情境练习情况进行讨论,纠正不当操作手法;⑤老师归纳总结,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1.2教学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评价、临床技能考核(满分100分)及闭卷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问卷评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融洽、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方面是否得到提高。发放问卷164份,回收问卷164份,有效答卷164份,其中对照组81份,观察组8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在教学方式对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融洽、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方面有益回答“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2两组学生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在课堂测验和临床技能考核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

3结论

3.1表1结果分析

情境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5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3.1.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为中心的现场角色模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2]。传统教学法中,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主要取决于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的讲解,而康复护理的内容繁多且相对枯燥,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学”“乐会”,保持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3.1.2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课堂氛围活跃融洽。传统教学模式为“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氛围相对死板。情境教学法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小组在情境中实践操作,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补充和纠正,同学、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平等、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的。3.1.3有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法给使学生各自承担医生、患者、护士、治疗师等不同的角色,各角色之间相互沟通,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如: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操作之前要先解释说明、患者如对操作有疑问可向护士询问等)组织语言回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反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3.1.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情境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实践操作、讨论,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3.1.5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而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将接收到的信息融合、归纳、整合,转化为自己所有,并在模拟的情境中展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在摸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和需要,不但深化了知识,而且更了解护士的工作,拉近了课本与临床的距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2表2结果分析

第4篇

实训教学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把手”阶段,此时重在教与学,教学方法通常采用教师讲解及操作示范、学生接着模仿练习,教师帮助其领会,逐个掌握知识点及技能点。第二阶段是“放开手”阶段,此时学生专项技能已比较熟练,接下来要训练其职场技能。我们采用“CMM”情境景教学法,借助角色扮演创设职业情境,引入企业生产案例、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实现教学与岗位对接。具体过程为图1所示三步走方案,第一步机械师(学生)与客户(教师扮演或真实身份)谈判,以契约人的身份签字确认加工合同后,机械师就要讲信用。第二步作为项目负责人接下任务后,要进行资讯收集、寻求帮助,制定工艺方案、准备工量刀具,进行零件加工,在此环节中学生能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教师需扮演生产车间技术主 管,审批机械师制定的相关技术文件。第三步零件加工完成,对照验收清单,机械师进行自检和客户验收,严格按照企业质量标准,若有一项不合格,零件即认定为报废。“CMM”情境教学法融合了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实际生产两种模式,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按两种标准进行评分,一是企业标准(占10%),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为0分,二是以往的技能鉴定标准(占90%),即按评分表打分,两者相加为此次实训成绩。

二、与先前教学方法比较

在以前的《数控实训》教学中,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合格与否是实训指导教师根据评分表来进行的,只要分数超过60分就通过。这将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区:以为在企业实际生产中也按照这种方法来确定零件加工的合格与否。采用“CMM”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在企业实际生产中,零件加工完成后,在检验时只要该零件的某一项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那就意味着报废;这将给企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以前的实训教学,侧重于考证训练,与现有模式有许多不同点。

三、“CMM”情境教学法的延伸效应

采用“CMM”情境教学法后,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逼着师生作相应改变。

1.以前给学生训练只需提供考试题库内相应的图纸即可,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训期间,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实际生产产品图纸提供给学生,且企业案例每年要有更新。这样就逼着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建立良好关系,方便收集企业案例。某企业生产的三角带轮铸件毛坯及成品,采用这个案例就能拓展学生加工铸件材料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2.实施“CMM”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提升学生职场能力,提前体验职场氛围、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上岗,因而聘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是必需的。他们与专任教师一道融合企业与学校各自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训案例,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工工艺和零件精密测量方法。

3.挑选合适的加工项目,与真实客户合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类似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某缝纫机厂配件油泵体毛坯,这个零件的加工拓展了学生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4.采用企业案例进行加工训练,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接近一致,教师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地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成为真正的“双师”。

5.学生接了定单后,他就是责任主体,要自行准备工、量、刀具,填写工艺卡片,编程及零件加工,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协助、审核技术文件的作用。采用“CMM”情境教学法后,自然地贯彻了自主学习,少教多学、实用性等教学原则。

四、结语

第5篇

课堂状态总是随着教师知识操作经验的积累状态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建立情感的导师,因此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于同一班的不同学生我们都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善于发现不同、适应不同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领者。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师,我们首先要热爱我们的专业,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在其中体会成功,收获幸福。作为讲授计算机图形图像这门课的教师,我们应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这个能够表现美与创造美的工具,去享受变美的过程与变美后的成果。这将是一件幸福的事。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想听课、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没有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投入不了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去,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情境教学法中,我们要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将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爱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刺激学生“创造美”的需求,并且与自己的爱好、专业相结合,主动去学习。

三、设计教学情境

首先营造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明确学生与将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进入所设情景中去。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欣赏漂亮的作品,让学生发现它的美妙之处,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程大多采用的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大一部分教学任务是在多媒体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在计算机机房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从多方位创造有利的条件来创建我们的教学情境。但是,创建“情境”绝对不止于些,同样需要先进的硬件技术的支持,我们教师仍然需要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饱满的热情、爱心、耐心和机智,才能成为成功的“情境”设计者。

四、学生参与并从中获得感悟

学生参与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地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课堂活动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再去对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能力进行提升。这样的设置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激发起自己学习的热情。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兴趣特长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真设计完成作品,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模仿制作、创新提升的过程中完成作品。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对知识的理解、有对自身的期望、有能力的提升,这些都使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并且在完成作品和提升能力后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幸福。

五、提升审美

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是十分必要的,审美是与感觉、想象、兴趣、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情境教学通常是通过学生对情境的美好感觉与想像来展开教学的,而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审美水平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教学不仅获得了审美的提高,也获得了满足与成就感,这更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并且可以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智慧。通过审美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获得一个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对生命美的更深刻的感悟。

六、后记

第6篇

老师在讲授不同的历史课程时,要保证情感的真挚性和语言的感染性,从而打动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爱憎分明和慷慨激昂的情感,保证他们对历史知识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语言情境教学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实地情境教学是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历史遗址和历史遗迹进行调查和观察,帮助学生认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直观环境,这种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发掘周围的环境资源,保证周围环境能够与历史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实物情境教学、影视情境教学以及表演情境教学都是通过一定的资料或者历史物件帮助教师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营造出各种教学氛围,将死板、系统的历史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并主动参与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情境教学法

1.运用语言和感情作为教学情境的基础

初高中学生还处于生理和心理素质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教师的各种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其产生较大的感染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用饱满和真挚的言语讲述各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和相关的历史事件,从而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角度由感性转移到理性之上。

2.综合运用图片、实物以及多媒

体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按照相关的教学思想来划分历史教学过程,其本身属于再现过去生活和社会的一种现象,若学生在这在一过程中不能产生视觉上的触动,很难达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图片等相关媒体资料含有大量的历史知识,通过这些资料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中学习到历史知识,把不可能再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学生面前展现,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综合能力

第7篇

(一)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问题情境教学法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需要展开,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问题,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时要层层深入

语文老师在创设问题时不应仅仅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应提出多个有因果关系并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例如,学习《给妈妈的礼物》可以设置一下问题:应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为什么要送这种礼物?送礼物给妈妈会有什么结果呢?等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答案的创新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如果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或几个标准答案,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语文老师设置问题时要大胆创新,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多问问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故事导入问题情景法

对小学生而言,小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讲一些生动的小故事,用小故事引导他们进入课堂的学习中。至于小故事,可以讲一些名人轶事、传奇故事等,这样还可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在上《观察》一课时,语文老师可以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观察产生兴趣,更好地学习。

(二)问题导入情景法

语文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可以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进而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产生一种探索求知的课堂氛围。例如,学生在学习《北京》时,语文老师可以在上课前播放视频,展现北京的魅力,然后提出:同学们,北京不仅是我们的首都,也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城市,你们想去北京吗?这次老师就带着你们去北京旅行。这样就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让教学内容更能被学生接受,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和换位思考,这样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诸葛亮的智慧。在学生解答问题后,语文老师适当点评并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

(四)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法

知识源于生活,但是小学生比较缺乏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所以语文老师在设置教学问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带入课堂,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第8篇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有时知道某件事情的本质,但远远没有亲身经历的印象更为深刻。严格来说,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展示实物的方式,使学生对该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时候,教师大可将一串荔枝带到课堂之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深刻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以及闻的方式全方位的感受荔枝的模样。通过创设这样一个实物情景,首先,学生将不再厌恶枯燥的课堂生活,相反会对下节课充满了期待(比如好奇老师下堂课会带什么物件来等等);其次,学生不再是通过简单几句话去理解课文内容,而是由了实实在在的参考。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次小型郊游,带他们到附近的园林参观;条件不行的,则可以直接用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苏州园林是什么样子的。

二、故事引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故事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在讲解课本内容和知识的时候添加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时,由于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容易分心,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几个小故事,当讲解到课本难点和重点的时候,通过讲解故事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其中穿插雷锋的故事,雷锋同志在部队中一直都在无私奉献,总能在他人陷入困难时及时的伸出援手,而且从不图回报,每时每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收集更多类似的例子,通过讲解这些例子使学生了解何为“舍生取义”,从而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助人为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同学以及身边的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将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迅速的吸收和消化古文中那些难懂、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作用,最终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第9篇

(一)关于民歌教学

简单地说,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一种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谣)。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基于体验,从而提升演唱水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后不断练习中,意会民歌学习所必须的理论基础,而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指导声乐自我训练,并通过不断实践重新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民歌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对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对于了解、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歌的种类也很多,如陕北民歌、蒙古族歌曲、藏族歌曲,有些民歌是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的唱法,具有原生态的特点;有些民歌则是基于普通话的基础上,借用地方方言的语言特点来进行演唱的。

(二)民族音乐教学法

民族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化的训练,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描述自己的演唱体会,然后把这种感受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应当说,在民歌语言的韵味和把握上,原始的民歌传授方法,实际上是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是一种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而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制约性,口传心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歌教学的要求,那么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来寻求帮助,寻找所演唱民歌发源地的地道的语气和语感,有助于当前民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当要掌握各地民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三)PBL情境声乐教学法

PBL最早的应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他在加拿大MCMaster医科大学首创,之后经过不断精炼与实践探求,在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得到广泛应用,PBL模式也应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如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等。应该说,PBL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一门领域的学习过程。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实际上正是借用了PBL的核心思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服务,在理论学习和日常训练声乐技巧的条件下,通过情境训练引导,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同时规避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态势,尽可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歌唱风格。总的说来,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注重塑造学生的民歌语言个性,并强化学生对歌曲风格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音乐意识中的觉醒,依靠声乐技能的语言训练,加深情感投入,并强化学生对于舞台表现力的自我感受。教师通过营造各类音乐语言情境教学,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使学生直接感知音乐,借由多层次反馈,逐步实现从自然状态转换到训练状态并再次回归到自然状态的转换,并在实践中剥离教师强烈个人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二、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在学习民歌语言中的辅助作用

(一)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基于传统民歌教学方法之上的创新方法。实际上,在民歌教学中,地方语言韵味和方言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汉族教师很难能够教授少数民族歌曲,对于各地域风格特征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困难,仅仅在普通话教学和非方言创作型现代民歌中有教学优势。当今民族歌曲内容包括汉族传统民歌、古曲类民歌,少数民族歌曲,以及近现代创作型民歌。每个类别的演唱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古曲类偏重于吟诵式的,少数民族歌曲需要了解地域性方言,与传统的民歌教学方法相比,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各类民歌的语言。PBL民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二)PBL情境民歌教学法对学习民歌语言的辅助作用

1.地方民歌语言教学

民歌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陕北民歌为例。陕北民歌具有强烈的语音修饰特点,借用衬字、叠字,运用和谐韵脚,自然地运用洪音和细音。所选取的词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在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讲求歌词的韵律美是十分必要的。歌词的声音和意义是不能强制分开的,有时候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要比习惯上的联想见出更加微妙,讲究声律是行文最重要的功夫。在陕北民歌中,有大量的衬字使用,如对坝坝,白脸脸,如圆个溜溜、蓝个英英、那个,等等。这些文字的使用增强了民歌的地域性特点和艺术感染力。在江南民歌中,比如《茉莉花》,其中的一段唱词“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其中,“满园花开”就要唱做“满YU花KEI”,“香也香不过它”就要唱作“香也香不GE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就要唱作“MUYUXICEI一朵DEI”,这里包含了平卷舌的运用,以及江浙地方语言的韵味和特点。在进行民族唱法的学习时,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色彩浓厚,地域性特点强烈的歌曲,如《想亲亲》、《下四川》等类型的歌曲,要求演唱者要用地道的语言去演绎表达作品。

2.古曲类民歌教学

第10篇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很多教师也会在课堂中结合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很多地理教师也许会认为在地理课堂中做实验无非是多此一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执教《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知识内容,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类似孔明灯的塑料罩子,然后再在下面点上酒精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罩可以左右飘动,并最终慢慢上升起来。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均大呼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同学说:“这一定是老师施了魔法,才让灯罩飘起来的。”有的同学说:“这根本不可能,是不是老师在灯笼上拴了一条透明的细线啊?”……各种猜测都有。看到同学们疑惑不解的表情,我说道:“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老师并没有施什么魔法,也没有做什么手脚。灯罩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所造成的。”听到我这样说,大家仍然不愿意相信。无奈之下,我只好说道:“要想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不难,只要学习完今天的新课内容你们就全部了解了。”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均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原理。结合实验创设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情境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并不常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适当结合实验创设情境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基于此种情况,我们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适时的结合角色扮演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执教《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的时候,教授完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回去之后,根据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做一份本地区的天气预报,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现场预报。这样的活动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热情。他们回去之后经过精心的准备,在第二天的角色扮演活动当中也表现的非常出色。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有的同学一身正装,扮演的像模像样;有的同学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现场播报。他们精彩的角色扮演也赢得了场下同学的阵阵喝彩。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我还专门组织几名同学担当评委的角色,对于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现场打分,得分最高的同学还获得了奖状———最佳表演奖。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在我的课堂中屡试不爽,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必须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刻的把握,唯有如此,他们方能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表演的更加惟妙惟肖,更加的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角色扮演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很多相关的地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第11篇

从某个层面上来分析,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提高学生财会素质的教育方法。当前,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都存在着理论接受能力弱的情况,我们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帮助这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理解与消化。而且情境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地去感受教师为其所精心营造出的真实工作环境,有效地在教师为其营造的情境中更好地进行财会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财会教学中的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会计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开展情景思维训练。如在讲《会计主体》这一小节时,教师就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扮演会计,一个扮演私营业主:业主每次采购业务而出具的发票,会计都能依据公司制度予以报销,而有一次业主外出旅游后也拿回来一些发票,却被会计断然拒绝。通过轻松诙谐的表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所讲内容。又如,在讲完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水平、潜能等方面的不同将其分成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讲解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教师进行课后补充。学生通过试讲发挥了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自然会积极认真对待。当然,在学生试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现和总结学生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补充遗漏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除了掌握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外,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这虽然只是创新的萌芽,但只要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逐渐形成。

(二)确定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也是教学情境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教学情境的内容及编排都应该以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否则教学情境就没有意义。因此,设计情境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最基本的表现是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因此,职业教育应该针对具体岗位或某一岗位的具体任务确定教学目标,以确保高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调查可知,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以下方面: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分录等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

(三)发挥演示作用,协助学生理解

如果将创设情境比作是人的骨架,那么情境教学就是用血肉和灵魂对骨架的生动填充。骨架是人的根本,血和肉则将人的模样进行了演示,也即是情境教学的呈现。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仍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演示讲解中要遵循“循循善诱,激发兴趣”的原则,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掌握及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结语

第12篇

在中职英语情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例如,在上到Shopping这一单元时,首先可以把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讨论他们对购物的不同观点,再聊聊社会上常见的购物现象,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扮演售货员的学生要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衣服、鞋子、帽子等,向扮演顾客的学生介绍推荐,用英语说出这些衣物的价钱、尺码和颜色,还可以介绍他们各自的特点,而扮演顾客的学生可以与“售货员”讨价还价,表明自己的喜好和看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自由活跃,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这个教学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英语对话,还会加深学生对单词、词组及句型的印象,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简单和有效。

二、英语情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为了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应将情境教学延伸至课外,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真实、有趣的英语语境,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教师也常用英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可根据学生的日常爱好、英语水平、班级情况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例如,让学生合作设计和完成一份英语板报,并说出他们的主题设计和风格,以此来刺激他们的自主学习;或是以英语为主题,举办表演晚会,让学生各抒己长,唱歌较好的同学,上台比赛英文歌,喜欢谚语的同学,讲讲谚语故事,也可以是学生根据提示词,创造交际情境,自编小品或舞台剧,等等。总之,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多地表现自我,在表现的过程中收获英语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也可有效消除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更利于教师开展英语教学。例如,在上SuccessandFailure时,就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关于成功和失败的资料,讨论两者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经历,或问问家人朋友成功失败的经历,得到的启示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无疑会促使他们认真地思考和学习。

三、英语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渗入”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教学信息,创设更加形象的教学情境。在进行英语教学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搭配最佳的画面、音乐、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EnvironmentalProtection这一课题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环境逐渐恶化的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各种危害,特别是雾霾的形成及后果,这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是让学生学习和讨论相关的资料,掌握更多的环境知识;之后就能很自然地深入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及意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而在进行Films这一课题教学时,可采用PowerPoint软件,根据教学重点制作课件,除了让学生欣赏文中的电影片段,引起共鸣外,还可以挑选一些经典或是别有特色的电影,让学生自己体味,发表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的生活感和时代感。

四、英语情境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13篇

1.1考核指标

包括试卷考核、技能考核、现场模拟考核。①试卷考核: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笔试,满分为100分,均为客观题,时间为15min。②单人技能考核:按AHA技能操作考核要求对两组员工进行技能考核,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单人CPR操作考核评分表,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心搏呼吸骤停、启动急救系统、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正确除颤。满分为100分。③现场模拟考核:将两组员工分别随机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模拟急救现场,从目测者发现模拟人倒地开始计时,完整完成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后计时停止。

1.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培训前笔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培训效果比较

两组试卷考核、单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模拟考核中,情境教学组完成整个抢救过程的平均时间短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显著性(t=6.55,P<0.01)。见表2。

3讨论

第14篇

角色扮演法是教学活动中互动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许多教师运用这一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课堂生动效果明显提高,突破了传统课堂沉闷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趣味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设计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给予学生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加深了理解效果。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鼓励一部分学生走上前面讲台操作主机,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成为了“小老师”,为了能够胜任这一项工作,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提前学习,深入研究并把握其要点,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例如在文字排版与设置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学生进行教学,从页面设置、字体字号以及行间距、字间距的设计,由学生进行讲解与操作,小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整个教学活动洋溢着浓厚的氛围,大家一起探究,较好地掌握了操作要点。在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中,笔者一方面在课前精心设计,安排人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踊跃争当小老师,以竞争模式选择人员,让学生充满竞争的欲望和浓厚的情感,对学习的参与效果更为明显,同时也增强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效果。

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以情境增强教学互动效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为学生设置载体和提供操作平台,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大舞台,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学科而言,更要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积极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具有了自主思维与合作研究的平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合作来加深理解,可以牢固掌握学习要点。例如在电子邮箱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然后在小组内针对电子邮箱申请的步骤、使用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这一章节的内容依靠学生的学习研究,基本可以掌握其要点。最后安排学生交流具体的申请与使用步骤,并进行操作演示,大家一起讨论和巩固,进行学结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原则上不进行讲解,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点拨,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难点的掌握与重点的巩固。实践证明,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充分的参与机会,大分小组研究实际操作的程序与注意点,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教学理解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自主合作的浓厚情境为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了吸引力,是促进互动深入以及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广大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结束语

第15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对照组,共有学生55名。另一班为实验组,共有学生54名。两组均为女生,平均年龄(18.3±2.1)岁,所有学生均为高考录取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与主观能动性。两组学生年龄及其他基础学科成绩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选用陈月琴主编的《外科护理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而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且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授课,其中实验组的教学过程如下:(1)首先教师可以按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实验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9名学生,并选出组长;(2)课前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选出合理的临床病例,并将其加工成比较典型的病例,并将病历资料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上课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阐述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的方法与要求等;(3)在教学中,教师在模拟实训室布置好仿真的工作环境,各小组依次进行角色扮演,如“护士”要完成入院的护理评估,掌握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患者”要积极配合护士工作等;(4)在小组模拟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讨论;(5)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给出合理的改正意见。

1.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等2种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作出教学效果评价,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践操作成绩占40%(均由同一教师评分),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其个人能力的提高情况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反馈。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学生综合成绩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及格率分别为92.1%及83.3%,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9份,应答率为100%,实验组48名(88.9%)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20名,P<0.001)。

3讨论

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处于不同的情境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更好的体会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使得比较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从而使得其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此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比较真实的临床工作情境,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各个角色的心理特点与任务分工。我们研究发现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为其今后从事医护工作提供了更好的锻炼机会,有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