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小企业融资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个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解决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同时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个性原因,以及和传统的中小企业一样的共性原因,使融资难问题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继续研究并探讨这个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跟传统行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决定了其融资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与传统大多数中小企业相比,他们手中只有技术,甚至只有创新创意模型等,这些很难估价的技术特性因素,使得银行和担保公司望而却步;其次,发展整个过程中资金投入风险大,运行不确定性较多。从前期研发、中期试验到市场开拓,均需要有资金支持,但成败与否,很难预料。再次,从科技成果本身的角度来看,成功的成果不见得有好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收入,投资者还是债权人一般不愿投资。
2.金融机构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金融业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不信任对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而且正处于转轨中的金融业对低效投资和投机活动提供了软信贷支持,再加上多年来金融机构不断的整合,加强了内部控制和预算约束,这使得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逐步转向以城市为重心、大型客户为重点,并收缩其经营机构,给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留下了空白,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也使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过分的严格,短期内信贷资金的增长呈下降和紧缩状态。
3.政府的因素。政府在融资方面起到导向和调节的作用,由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客观实际情况等限制,目前在政策上只能顾“大”不顾“小”。首先,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订。国有商业银行的多项优惠政策几乎都偏向于大企业。其次,尽管近年来,政府也逐渐进行政策方面的调整,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其它诸多因素,各项配套措施契合度不高,最后,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大都出现在发达地区,造成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4.社会方面的因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快速发展,缓解了一些信贷难题,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约束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在担保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等定位上,目前有关规范性文件和管理上存在许多矛盾、混乱之处。其次,多数担保基金规模较小,担保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众多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再次,组织的治理结构不规范,受政府的干预过多,运作不规范。最后,民间资金及其他投资中介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个特殊群体大都抱着观望或者谨慎的投资态度,甚至很少投资中小型的科技企业。
二、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性工作,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能力。首先,要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社会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其次,要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多渠道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不断更新融资理念,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
2.金融机构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首先,要不断改革完善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机遇和条件。其次,要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职能部门,大力整顿和逐步规范资本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金融环境。最后,要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要利用行业优势,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等金融配套服务。
3.政府要推进和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首先,政府应重视和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建设,促进其规范发展。其次,要进一步推动和优化公共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满足其融资需要,促进良性成长。再次,要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采取优惠的贷款措施。
4.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发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及其民间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政府应号召和引导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平台,为其创造良好的文化和信用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和为企业服务的民间组织,引导其发挥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后,政府要在逐步放开和拓宽民间融资渠道的同时,加强市场规范管理,逐步将其纳人正式的金融体系。
探讨和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对于促进其形成良性的融资循环机制,加快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在政府、社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生力军,将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内源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内源性融资占主导地位,但其总体状况却不尽人意。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依赖于内部人融资的程度很高。企业内部股东的亲朋好友和企业内部股东提供的初始资本以及随后追加的资本起了主导作用。其次中小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中小企业内部利润分配中多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思想自身积累意识淡薄,在利润分配上几乎近于”分光”。
2间接融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其间接融资过分集中于银行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形势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重重。首先,银行贷款数量少。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国有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贷款发放国有大型企业致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比例远低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比例。其次.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等特点因而银行贷款需要第三方提供担保。最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
3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近几年随着中小板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然而我国的股票融资机制还存在这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IPO审核时间长、不可预测。虽然我国证券发行上市采用了核准制但仍以实质审核为主基本无法确定能否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其次发行上市门槛高、层次较单一。虽然深交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但与主板市场的区别不大只向多层次市场迈出了很小的一步。此外,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股市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其不发达程度在交易市场上表现突出1995年~1999年股票交易额占交易额的8356%,债券占1644%其中企业债券仅占233%。由于我国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方式,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获取资金。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情况。
1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债务融资的成本比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会随着企业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选择不同而发生变化企业更多地利用债务融资增加债务资本比例,会提高财务杠杆比例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应提高。由此中小企业为了求得较低资本成本会尽量保持较高比例的负债。然而较高的负债水平,必然会使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增大从而导致较高的财务风险。
(2)中小企业信用道德风险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而且大多缺乏抵押品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依赖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因此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中小企业通常自有资本较少,面临更为激励的市场竞争亏损和破产的可能性更大。由于破产成本低自身没有更多的商誉价值因此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更大.破产逃债的动机更强,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证明。
(3)权益资本成本过高。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要求融资规模大这样与筹集到的大规模资金相比.发行费用微乎其微。而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的规模一般偏小.发行费用相对来说很大,导致其在资本市场上等资难。
2外部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的所有制歧视。长期以来.我国在资金配置方面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因素,融资渠道被国有银行垄断,银行贷款完全为国有经济服务。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长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不可能一下子随着经济体制变革而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个转变需要更长的过程。国有银行垄断了资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资本市场处于政府控制之下,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中小企业只能从银行得到很小一部分贷款。
(2)过度的金融管制。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金融机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借款人的请求而会进行信贷配给。在金融过度管制下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更为严格并且金融机构对风险也会更加敏感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透明更加严重从而它的风险也就会最高,从而中小企业将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信贷配给的首要对象,甚至会拒绝给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3)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结构上看中小企业对长期资金需求最为迫切金融机构即使给予贷款多为短期一般在1年以下这种短期资金只能作为企业流动资金运用而对于企业长期资金周转和长期发展投资资金则无法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过少实力和规模也不大使得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受到制约。
参考文献:
[1]赵尚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2
[2]孙兰兰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3]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关键词]中小企业海外上市
自1992年金杯汽车作为全国首家规范改制的企业上市以来,辽宁省先后有92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发行股票84支,累计融资突破1100亿元。截止2007年末,辽宁省上市公司总市值611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6%。锦州万得包装是我国第一家登陆英国AIM市场的企业,沈阳峻煌生化是我省第一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的企业,沈阳三生制药成为我省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企业,这些海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为自身的发展解决了后续发展的资金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1.缺乏股权融资渠道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进行股权融资的渠道,二板市场尚在拟议之中,沪深股市的门槛又设的很高,基本以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这篇论文
2.债务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扩张来实现投资增长,然而作为商业银行其必须要考虑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而当银行在经济增长乏力时,必将缩减信贷规模来规避金融风险,从而影响到对企业的信贷投资,这也势必影响到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再有,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非国有中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不足,而国有商业银行把大量信贷资源投入到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减少了中小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最后,中国货币市场发展还存在缺陷,发育程度不高,虽然票据市场建立很早,但是并没有形成规模,甚至在1988年~1995年间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基本停止。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程度不高,通过票据贴现、承兑等货币工具进行短期融资在目前情况下也具有难度。
3.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缺失
由于整个社会的信用度问题,导致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私人产权缺乏保护,大量资源通过政府控制和分配,自然难以确保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信用普遍不足,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股本投资不足,信用担保机制又严重缺乏,而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抵押、担保又要求严格,因此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债务融资信用不足的问题。目前,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都不充裕,能够拿出用做设立担保基金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政府主办的担保基金是一种政策性机构,收益性和营利性并非其首要目标,这一限制使得企业或投资商不愿意拿出资金参与其中。资金来源不足是担保基金规模扩大的一个重大约束,而规模太小的担保基金又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纯粹的商业性或民间担保机构由于其对资金的安全性和营利性的考虑,关注的对象不会是普通的中小企业。而且目前的担保体系无法覆盖县及县以下的90%以上的中小企业,而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大型商业银行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控制方式和手段的约束及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对高成本,即使信用担保问题得到解决,他们也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所顾及。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
1.逐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现有信用担保体系覆盖范围太小。从世界其他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实践看,通过信用担保解决的银行贷款一般都不超过中小企业贷款总额的10%,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最成功的日本也仅为8%。而四大商业行,他们在考虑其经营成本的同时不会更多地倾向于向中小企业贷款。而担保基金放大的倍数又会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出现风险必然要发生代偿,如何有效控制担保风险、如何建立再担保体系及信用担保的补偿机制都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
2.发展中小型民营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还应考虑发展能够适应中小企业成长特性、融资特性的灵活的中小型非国有金融机构。我国有10亿左右人口生活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有2000多万家中小型企业在这一地域从事经营活动。然而,县域内的金融体系却在总体上呈现收缩的态势。四大商业银行的逐步撤离、分支机构的减少,贷款额度的下降,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又无法真正担当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发展中小型、地方性的非国有金融机构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3.发展分级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两个过度,一是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二是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这两点决定了未来中小企业不可能再将银行作为唯一的融资渠道。因而,在中国发展分级资本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之一。中国曾出现过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正式或非正式批准设立,是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为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股权融资的渠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过去的经验表明,发展分级资本市场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我国曾经出现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交易的股票,几乎都是中小企业的股票,即使在沪深市场急速扩张之后,仍然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这表明,不同“级别”的场内交易,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服务功能,难以互相替代,却可以互相补充。因此,发展分级资本市场将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加快创业板市场的推出
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NASDAQ是创业板市场的典型,素有“高科技企业摇篮”之称,培育了美国的一大批高科技巨人,如微软、英特尔、苹果、思科等等,对美国以电脑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美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NASDAQ巨大的示范作用下,世界各大资本市场也开始设立自己的创业板市场。1995年6月,伦敦交易所设立了创业板市场Aim;1996年2月14日,法国设立了新市场LeNouveauMarch;1999年11月,香港创业板正式成立。从国外的情况看,创业板市场不设立最低盈利的规定,提高对公众最低持股量的要求,设定主要股东的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限制等等,这些规定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创新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资本市场的支撑;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涌现了不少有价值、高成长性的企业;在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里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推出创业板市场,增加供应能够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应加快创业板市场的推出。
关键词:中小企业;新优序融资理论;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2%,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8年8月3日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今年上半年全国约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一次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支持
梅耶斯(Myers)和麦吉勒夫(Majluf)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是以非对称信息为条件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一种理论,强调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次序的影响。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管理者是企业内部消息的掌握者,管理者比市场及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管理者的行为模式是:如果企业预期新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即该项目能够增加股东财富,那么,代表旧股东利益的管理者就不会发行新股,以避免把投资利益分割给新的股东。投资者在了解了管理者的这种行为模式以后,很自然地会把企业发行新股看成是企业不能有效增加旧股东利益时一种被迫融资行为的坏消息,导致投资者对新股出价的降低。因此,当管理者拥有对企业有利的内部消息时,最好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以避免发行新股反而造成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尽管债务融资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但通过发行股票去融资会使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致使新股发行时股价下跌。因此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应为:先考虑内源融资,后考虑外源融资;不得不进行外源融资时,则应首先选择债权融资,后考虑股权融资。
新优序融资理论鼓励企业经营者少用股票融资,尽量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筹资,扩充其资本实力。另外,利用平时储备的借款能力负债筹资,直到债务负担达到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危险区域时才考虑发行股票。由于该理论以不对称的信息环境为背景,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严重,越应该考虑这样的融资次序,因此,对于信息流通不顺畅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困境
(一)中小企业内援融资能力弱
1、中小企业的产权模糊、管理方式陈旧。大部分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表现为一次博弈制度,这种封闭性的产权制度,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私营经济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代替经济行为规范,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企业初创时期的发展,但却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后经营管理的需要;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受经济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投资项目普遍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
2、人才素质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欠缺。中小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导致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盈利能力不足,难以实现通过内援融资来摆脱其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中小企业外援融资渠道不通畅
1、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足
按照新优序融资理论,中小企业进行外援融资时应先选择债权融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贷款来完成。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仍以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为核心,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量的75%,这种过渡集中的金融结构使绝大多数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为得不到金融支持,发展受到抑制,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据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而中小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不仅拥有信息上的优势,相对于四大商业银行而言,还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管理链条短、层次少、经营灵活、适应性强、控制风险能力强的优势。但是,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尚未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四大商业银行成立早、网点多、规模大,城乡居民对其信任程度远大于中小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因而居民储蓄往往汇集到大银行基层机构。另外,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结算网络体系不如大银行机构发达、迅捷,许多结算业务量大的工商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一般也将存款集中在大银行。这样,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也就力不从心。即使在银行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也较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2、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
(1)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发展缓慢。2004年5月我国中小企业板块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是对二板市场的积极探索。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事实上,我国更需要后一层面的资本市场。
(2)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相对落后。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尽管沿海一些发达省市相继建立了规模不等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大多数省份的创业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大胆借鉴成功的经验,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3)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发展壮大。近几年新兴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风险投资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应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划之中,该市场可以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应形成政府办市场、资本运营机构进行交易、中介机构负责组织策划的市场运作机制。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我强化内在的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本技术密度低、技术装备落后、数量多,处于小规模运转状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在竞争很强的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不高,这就限制了其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融资的能力。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加强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建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由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不足,往往需要通过外源融资尤其是债权融资来筹集资金,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作保证。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首先应从企业自身做起,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和信用制度,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同时,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以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政府引导,立法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构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要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公平竞争,规范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创建国家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使守信企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快捷、更优惠的贷款方式。第三,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执业规范,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发挥中介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中的作用。(二)改革相对落后的金融体制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而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又相对不足,同时还缺乏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撤销大量基层网点,瞄准大企业。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的“倾斜”趋势。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能力又不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1、改革现行信贷管理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从现实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一再发文督促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不仅在于中小企业缺乏信用、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大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既不承担任何风险,又能获得利益,但给中小企业贷款,属于纯商业贷款,在许多中小企业的不规范运作、信誉没有完全树立的情况下,加之大银行辨别优劣客户的能力存在问题,风险较大。所以,大银行宁愿将资金存在央行的账户上、买国债等,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就难以健康发展。面对现实存在的不合理的信贷管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02]224号),要求商业银行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前提下,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对此,政府要从外部减压,监管当局适时推出相应的监管措施;银行内部既要防止过分逃避责任,又要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并根据贷款中小企业个体特点及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和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打破原有的贷款期限的硬性要求,可以实际使用天数计算贷款期,以减少中小民企的利息负担。
2、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应找中小金融机构(林毅夫,2001)。为加快中小金融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和力度,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等中小企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的先进经验,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项中小金融机构。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还是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主要还是中小金融机构及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因此,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对广大城乡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小金融机构本身把握好自己的合理定位,探索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信贷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意义是很重大的。
3、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得银行贷款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物品”,出资者大都是政府。具体由哪一级政府出资,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应严格审核担保条件,制定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等要求。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如果风险控制不力、经营不善、完全可能会发生资不抵债的现象而至破产,从而累及银行资产质量,影响金融环境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国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制定担保政策时,既要借鉴外部经验,又要根据我国财政、金融和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担保体系。
(三)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1、利用业已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融资。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证券资本市场是满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最佳选择,它不仅可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为注入中小企业的股权资金提供了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深交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根据中小企业外部股权融资的需要和效果,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通过增加企业规模和盈利标准的弹性,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到股票市场上市;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着重强调的是企业的成长性;适当调整现有股票市场的再融资政策,使再融资政策的具体要求与企业的竞争性、成长性等特点相联系,使再融资政策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企业的融资效率。根据这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无疑在中小企业板的进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更需强调的是,中小企业板更看中的是企业的成长性,而非高科技属性。这就为市场进入设定了门槛,需要我们培养大量极具潜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非仅有科技因素即可。因此,对于有条件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政府应积极对其进行“孵化”,助其进入中小企业板进行融资,同时,借助国内设立中小企业板的有利条件,积极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育成制度。另一方面,某些已进入成熟和获利重整阶段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买壳上市的方法进入主板市场融资。
2、利用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融资。建议恢复建设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为那些还未达到公开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场所,拓宽融资和退资渠道。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上市融资条件苛刻,耗时耗力,并非最佳选择,而柜台交易市场交易灵活、交易成本低廉,且对于交易股票的条件要求较宽松,更适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行证券化的股权流通和交易。但鉴于我国1993年到1997年之间对于场外交易市场探索的失败,在重新恢复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各类市场风险的防范工作,完善交易程序和交易制度,保证交易过程的透明、合法、公平和规范。
一、我国融资租赁的特点
融资租赁交易具有以下特点:1.融资租赁是一项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并且至少由两个相同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构成的自成一类的三边交易。这三方当事人相互关联,相互制约。2.拟租赁的设备由承租人自行选定,出租人只负责按用户的要求,给予融资便利,购买设备,不负担设备缺陷、延迟交货等责任和设备维护的义务;承租人也不得以此为由拖欠或拒付租金。3.全额清偿,即出租人在基本租期内只将设备出租给一个特定的用户,出租人从该用户收取的租金总额应等于该项租赁交易的全部投资及利润,或根据出租人所在国关于融资租赁的标准,等于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4.对于承租人来说,融资租赁属于资产负债表内的科目,租赁设备应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因此是由承租人对设备计提折旧的。设备的保险、保养、维护等费用及过时风险均由承租人负担。5.设备所有权与使用权长期分离。设备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出租人,设备的使用权在经济上属于承租人。6.基本租期结束时,承租人一般对设备拥有留购、续租或退租三种选择权。7.不可解约性。对于承租人而言,租赁的设备是承租人根据其自身需要而自行选定的,因此承租人不能以退还设备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对于出租人而言,因设备为已购进产品,也不能以市场涨价为由提高租金。总之,在一般情况下,租期内租赁双方无权中止合同。
二、融资租赁的形式、程序和功能
(一)融资租赁的形式从最基本的直接购买融资租赁,可以诱导出多种变体,如转融资租赁、售后租回融资租赁、杠杠融资租赁、委托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租赁、销售式租赁、抽成融资租赁、风险融资租赁、结构式参与融资租赁、捆绑式融资租赁、综合性租赁和主租赁等。
(二)融资租赁的程序融资租赁交易的主要程序是:1.项目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承租人偿还能力的评估,出租人要对承租人情况做适当的评估,以承租人能够安全还租为主要目的。2.合同签订及租约生效。承租人自主选定租赁设备后,由出租人作为买方与设备供货商签订购买合同,与此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租约将适时正式生效。3.合同执行。一旦租约生效,承租人支付租金及其它相关费用的义务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承租人应按时还租,不要推迟也不必提前。4.合同到期。合同到期时,承租人在依合同履行了所有义务后,可以按合同规定选择对租赁设备的处置方式,一般的选择包括买断、退还和续租。
三、融资租赁的功能
从微观上讲,融资租赁具有表外融资、扩大投资、促进销售、节税、盘活存量、推动技术改造、缓解债务负担、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强化资产管理等九项功能。正是由于这些诸多的功能,使其日益受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青睐。1.融资租赁是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形式2.还款方式灵活,效率高3.采用租赁这种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获得节税的好处4.融资租赁属于表外融资,不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5.有利于促进销售6.融资租赁提供的不只是融资,而是一种综合服务
四、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
1.程序简单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关心租赁项目自身的效益,而不是企业的综合效益,对企业的信用状况的审查也仅限于项目本身,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担保,总体上在办理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相对不高。
2.不需要额外担保融资租赁交易中,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承租人是以承租设备本身作为担保物,不再需要额外的担保,可以解决中小型企业无资产抵押(或质押)和难以找到第三者担保的问题。
3.费用相对较低虽然融资租赁的租金比银行同期贷款利息高一些(一般高2-3个百分点),但企业支付的租金中,不但包含了设备价款,而且还包含项目评估和选择设备型号等前期工作产生的费用,以及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运输费、保险费等。如果把这些费用计算在内,银行贷款的费用则高于租赁的费用。
4.利于中小企业利用外资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国外技术设备,既不必筹措巨额的外汇资金,又可以绕过一些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并且由于专业化租赁公司的运作,还可以使引进周期大大缩短,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外资,提高技术设备水平。
5.避免通货膨胀影响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设备的价格必然不断上涨,而融资租赁的租金一般是根据租赁签约时的设备价格拟订的,在租赁期间保持不变,因而企业不会因通货膨胀而付出更多的资金成本;相反,因货币贬值企业定期支付的租金的实际价值会减少。承租企业可以避免利率和汇率风险。
6.减少设备陈旧过时风险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添置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是资产可使用年限的75%,企业可根据对设备技术更新周期的预测确定租赁期限,租赁期限届满,一旦设备过时,就选择停租,换掉旧设备,租用更新的设备,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减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7.双向逆市发展优势融资租赁有两种主要功能,即:融资功能和推销功能。因此在经济发展时期,需要资金时,它能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在经济萧条时期,需要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促销功能。
8.取得税收优惠国家为了鼓励投资,专为融资租赁提供了税收优惠,通过融资租赁的项目可以加速租赁物的折旧。实际上把一些应该上缴国家的税款用来偿还租金,加速了设备的更新改造。
9.节省项目建设周期融资租赁将融资和采购两个程序合成一个,因此可以提高项目建设的工作效率。可以使企业早投产,早见效益,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第二,租赁设备的手续通常比正常贸易简便、快捷,而且管理工作简单,尤其是进口租赁中,租赁公司可代签进口合同,利用其专业优势,这会大大地缩短进口时间,通常租赁公司进口设备只需要1~2个月。
10.防范汇率、利率风险如果从国外采购租赁物,需要使用外汇。融资租赁可以将外汇折算成人民币后,以人民币计价租赁,可以使承租企业避免因人民币贬值而带来的汇率风险。由于融资租赁在开始时就采用固定利率,承租企业还可以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利率风险。
11.规避贸易壁垒各国对相互之间贸易都有一定的限制,通过融资“租赁”,可以避免“直接购买”的限制,从而突破贸易壁垒,迂回进入。另外通过融资转租赁的方式还可以打破一些国家的金融管制,将“贷款”改为融资“租赁”可以避免直接融资的限制。
(一)内源融资能力较弱
内源融资指从企业从自身内部融通资金,资金来源于通过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留存积累所得;外源融资指企业通过股权和债权方式从外部筹集资金。企业内源融资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所以应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按照最优融资原则,企业在求助于外部融资前,应优先考虑内部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资金来源,即遵循“融资优序理论”(packingordertheory)。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已占50%比例以上,英国、美国更是超过80%。在我国,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部体制内外双重因素导致了内源融资只占企业融资金额比例30%左右的现状。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融资交易障碍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极不健全,独立、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缺乏。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比较低,金融机构不能够完全掌握中小企业的信息,导致了融资市场的交易障碍,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前的信息不对称给融资带来逆向选择和融资后信息不对称引发道德风险。
(三)融资渠道单一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开始出手干预经济,对中小企业提供了包括政府拨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方式的融资援助手段,这些措施缓解了社会就业问题。8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通过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鼓励技术进步来扶持中小企业;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又制定了合同法和票据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构成了企业间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商业票据抵押、贴现或对动产和不动产的质押、抵押等方式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在我国,除对少部分从事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外,各种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参与企业融资的数量很少;因经济体制及企业经营者观念落后等多种原因,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方式也较少被中小企业采用;我国中小企业极少通过票据贴现的方式进行融资,究其原因是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中小企业还是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获得外部融资。
(四)民间融资体系不规范
民间借贷,主要是指非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个人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以盈利为目的货币资金的价值让渡和本息偿付的资金借贷活动。在我国目前正规的金融体系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而一些持有闲置现金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为了追求资金收益愿意放贷,从而形成了民间借贷的供需关系,融资渠道转移到了非正规金融市场,出现了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究其原因。民间融资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民间融资的融资成本较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同时民间借贷容易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交织在一起,破坏社会秩序和金融秩序。
(五)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无立足之地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对会计年度净利润、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虽然发行债券能产生财务杠杆作用、资金成本低且不影响控制权,但企业债券的发行也实行严格的核准制,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各方面指标不符合进入公开证券市场的条件。由于目前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规模和实力的歧视,导致中小企业在资金有需求时产生推迟更新生产能力、使用长期借款弥补短期资金紧缺等行为,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整体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当长期借款临近还款期限时,不良贷款量会增大,导致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更差,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六)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从理论上说,只要抛出足够吸引力的投资收益,就有可能产生愿意冒风险的资金供给者,但问题是如果融资成本高于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则是不值得鼓励的经济行为。中小企业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融资成本是需要理性分析的,资源配置是应受成本约束的。
二、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应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杜绝经营上的短视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加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与合作,力求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有序地发展民间借贷体系
民间借贷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垄断格局,并且促进形成、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投资难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利率,管理水平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不足,民间借贷常常会产生经济纠纷。某种程度上,金融活动是否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运作失败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合理的措施努力保护社会投资者的利益成为民间融资是否合法化的判断标准之一,所以,保证资金有效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是民间借贷得以合法化的前提。民间融资在现今的金融体系下已成为中小企业必不可少的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融资向正规道路上发展是健全我国的融资体系的重要措施。
(三)完善银企征信体系
与对大企业的贷款相比,银行在放贷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承担了更高的借款成本,基于风险控制目的,最终银行的贷款门槛和交易成本越来越高。我国从2006年开始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目前尚不完备。在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制度和资金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下,准确反映银行信用状况的征信系统的价值也就愈加凸显。政府在建立征信系统中应起到主导作用。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导致利率远离市场均衡水平,一方面降低了资金量而另一方面存在超额的资金需求。实施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加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贷款利率议价能力,导致资金出借方向大企业提供的贷款利率降低,而中小企业由于议价能力较低,得到的贷款利率将会被提高,从而使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更愿意流向中小企业。
三、结论
1.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银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2014年下半年,银行又开始逐步提高存款利率,例如中国银行的定期年息由3.3%涨到3.5%。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所以更会从自身收益与安全性的考虑,会选择风险较小的大型企业。随着外资银行与地方银行的不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更剧烈的竞争。生产能力较差、财务体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贷款。
2.缺少融资中介结构。我国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介结构与平台。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策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与监督。导致融资活动中的漏洞难以被发现。政府没有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时,往往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或者发动亲戚的力量进行解决。
3.财务制度不规范。中小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经常存在会计与出纳两个职位由同一人担任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多缺乏规范财务制度,领导本身也不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导致财务信息不实,存在失真现象,不能正常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金融机构不能通过审核企业的财务工作来判断其生产能力与资金实力,不能获得可观的财务评价。从而增加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
二、中小企业财政金融策略研究
1.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的外部环境。政府需要完善中小企业外部经营条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统一的中小型企业管理平台,整合中小企业资源,全力落实中小企业政策措施。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中介。政府可以加强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介服务,并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条例,确保服务中介能够发挥自身价值,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的帮助。政府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财政优惠等策略方面的扶持。既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也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改善与银行和企业的关系。银行贷款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其安全性、稳定性更为优越。中小企业如果能获得银行贷款是最佳的融资方式。政府必须加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企业需要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与财务状况,以及日后发展前景。银行做充分调查后,才有可能提高放贷效率。
3.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政府需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从建立全新的中小型银行着手,由地方财政出资建设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或者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其次,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可以根据现有政策,建立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部门,加强相关法制政策的建立,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恰当的融资比例。扶持银行将一定比例资金投入中小型企业中,尤其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4.倡导集群融资发展趋势。政府可以倡导中小企业通过集群的方式克服单个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的局面。可以将大量生产产品相关的中小企业集中到一起,提高外部经济规模,同时也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容易获得银行、其他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信任,在生产技术、融资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利于解决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的问题。
三、结语
(一)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没有规范的财务信息,向银行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保证足够真实,从而使得银行为避免风险而拒绝给予中小企业贷款,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通过利用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来合理地选择优质的中小企业融资客户,并将原属于自身的监管功能转移到第三方物流中,利用其对中小企业质押风险的判别能力,有效的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降低交易成本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银行在贷款前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财产、信用等信息进行调查搜集,在贷后还要监管中小企业抵押物和资金用途,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了银行的交易成本,削减了银行的利差收益,从而使其放弃将贷款贷给中小企业。而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利用核心企业获得中小企业信息和通过第三方物流对质押物监管,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的信息和监督成本,使银行有更大意愿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三)规避信用风险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众多困难中,信用担保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担保体系的落后以及担保机构中的各种限制,给中小企业担保增加了难度和成本,从而影响了其融资的效率。在应用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后,中小企业的信用将于核心企业捆绑在一起,其担保作用的将不再是传统的担保机构,而是与中小企业有业务往来的核心企业,彼此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合同和责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用风险的发生,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了解决其资金流缺口的问题,而资金流缺口大多发生于供应链中的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环节,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多发生于这三个方面,在融资模式上,根据此三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应收账款融资、融通仓融资以及保兑仓融资三种。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发生于中小企业销售环节,它是指以应收账款单据为质押物而进行融资的方式。许多中小企业在将产品销售给核心企业后,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现金,但其自身发展又需要资金支持,此时,其就可以将应收账款单据抵押给金融机构,来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在此种融资方式中,根据应收账款所有权关系,又可以将其分为三种:(1)质押融资,在这种模式中,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仍归中小企业所有,只是将其暂时质押给银行。(2)让售融资,在此种模式中,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将直接出售金融机构,其自身不再保持追索权,在出售过程中需按照一定的折扣比让出一定金额。(3)证券融资,这种模式是将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特定的SPV公司,使其发行相应的债券,从债券市场得到相应的资金。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1)交易风险,即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不是买卖双方为获取融资而虚构的;(2)中小企业风险,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能够得到的融资规模会受到限制,且应收账款回收率和时间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3)核心企业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得到了融资后,会减轻核心企业的还款压力,增加了其将资金转为它用的可能,从而增大了核心企业延期还款的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资金回收风险。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即存货融资模式,多发生于企业经营的环节,其向银行抵押的物品为中小企业自身的存货等原料,并有第三方物流进行监管。此种方法的机理是利用物流来得到金融机构的融资,再利用资金来将物流盘活,从而达到弥补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缺口的目的。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融通仓融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信用担保,在此种模式中,金融机构将会根据第三方物流的情况给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而第三方物流根据中小企业存放在其仓库的商品来给中小企业相应的信用担保,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融资。(2)质押担保,即中小企业将其货物存放在仓库中,金融机构根据其存放商品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贷款,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执行监管商品功能,中小企业在根据仓单进行提货,用商品销售款进行还贷。融通仓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质押物风险,中小企业存放的质押品所有权、市场价格、流动性以及是否易于保存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押物的价值;其次,监管风险,在此模式中,监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监管不当,就容易造成抵押品的损坏、丢失和被虚假提取等,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第三,单据风险,在此模式中,质押品的存放与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单据,而伪造单据的现象又难以避免,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
(三)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即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发生于企业的采购阶段,其发生原因是处于下游的中小企业在向核心企业购买产品时,核心企业要求其在较短的还款时间内完成款项支付,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形成资金缺口,不得不向银行进行融资。在此种融资模式中,作为抵押物的是银行为中小企业开具的承兑汇票,在整个融资过程中,需要有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的共同参与。第三方物流除了要对质押品进行监管外,还需要给中小企业的承兑进行担保,其担保的金额是根据中小企业在物流中存放的商品而决定的。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信用风险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在得到资金后,具体用途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增大了中小企业运行风险,出现资金回笼不利问题,使其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操作风险是由于此融资模式需要较多的环节,银企间信息不畅,资金和货物流动较为频繁,增加了漏洞出现的可能,提高了中小企业套取融资发生的概率。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金融论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二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三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另外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
目前金融论文,我国尽管有了一些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中小企业自身层面
1.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的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金融论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实践证明,凡是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同样能够享受国有和集体企业一样的待遇。为此,每一个中小企业要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金融论文,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甚至大胆采用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新方式。其中所谓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不用的物品到有资金的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团体和个人进行质押,到期赎回的方式;所谓商品贸易融资就是给基础商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加快金融创新。第一,激励商业银行向优质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款。在考察和发放贷款时,不分企业性质和规模,只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就大胆支持,确保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中“两个轮子一起转”;第二,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如不能则应从利率补贴入手金融论文,政府有责任为此垫付改革成本,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支持;第三,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固定资产的贷款权限因为风险较大可以适当的向上级集中,而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相对较小,要下降;第四,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第五,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第六,大胆尝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式,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议政府适当开办中小企业股票小盘交易,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地方企业股票,并允许在地方小盘上市交易。
2.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金融论文,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层次﹑多途径来建立。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永久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共同体提供再保险业务和资金支持,分散担保共同体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的担保共同体,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可以是中小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为特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担保额度。除上述两方面外,也可以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非盈利性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
(三)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论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首先,国家要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从客观上逐步理顺相关机制,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这是提高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法力”力度的基础;其次,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的执法力度金融论文,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再次,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期)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新《会计法》实施的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以援助中小企业。这些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优惠于其他金融机构。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当然前提是资本安全。其次,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目前金融论文,除开大型企业,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就大多局限于少数“特”、“优”企业,但是非“特”、非“优”企业却毕竟占现实多数,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实行“非歧视性贷款政策”。根据国外的经验,除了银行贷款外,国家有必要单列资金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这笔钱并不是说放出去不要回来的了,要是得要回来的,只是由国家来承担出资风险而已。此外,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论文,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看企业危机诱因》
[2]王化成、荆新、刘俊彦,《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普,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中小企业》,CN11-3465/F
[4]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5] 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03,(2):95—96.
[6]何学红、周海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8,4,54~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
(一)融资渠道的变化
中小企业大多是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内源性融资占比重较高。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单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外源性融资的依赖程度提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
(二)融资成本提高
据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估计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业内人士指出,如此之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达到12%才不致亏本,而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能达到12%的行业是很少的。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这与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或由于内部条件的欠缺,导致贷款融资难;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及作用造成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选择合适项目的难度大,银行贷款投放既不经济,风险又大。2.由于不少中小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混乱,缺少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3.企业领导者的合同意识、履约水平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不良融资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信心。4.从企业负债与盈利情况看,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5.抵押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银行抵押担保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也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费用也较高,造成企业抵押贷款困难。
(二)外部环境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从银行方面看
(1)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政府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既使贷款产生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另外,《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因此,贷款准入和监管的严格,使银行向中小企业谨慎贷款。(2)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在成立2年内,有23.7%的失败,4年内有51.7%的失败,6年内有62.7%的失败。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3)由于“跑腿成本”的存在,小企业一般只能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寻找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较多的分支机构,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4)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过高,贷款方式设计单一,手续繁杂。而且,小额信贷发放存在诸多法律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担保物、抵押物和第三方担保,而忽略了对借款人本身的现金流量这个第一偿还能力的审视。
2.从政府方面看
(1)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2)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把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把大、小企业笼统对待。因此,商业银行自然就更青睐大型企业。
3.从资本市场看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1)从股权融资来看,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证券交易所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2)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就
更不用说了。不过,即使将来债券市场发展了,能够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就是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小企业来讲,要加强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1.中小企业要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面向市场,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2.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与企业法律地位适应的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
(二)对金融机构来讲,要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改善金融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责无旁贷,1.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要一视同仁、公平一律,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尽可能控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轻中小企业还贷压力。2.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银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档案,强化金融内部监管,确保资金投放合理。
(三)对政府来讲,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近年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筹划推出中小创业板、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财政支持担保机构建设、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际当中往往无法实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2、金融体系不健全
(1)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国有银行惜贷严重。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数量多,规模小,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及违约率均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作为银监会评价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不良率的高低。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也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增加,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3)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中小企业创业板早在筹划之中,却迟迟没有推出,而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证券交易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列上议事日程.这类小型资本市场的缺乏,使中小企业失去了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
(4)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发展担保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政策性担保机构少,多数民营担保机构没有得到财政支持。此外,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协调难,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不健全,与银行一样,担保机构也要面对甄别客户信用风险、贷款定价等问题,结果增加了融资环节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由于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苛刻条件,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实际上中小企业常常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者而逼迫放弃贷款.
3、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小,基础比较差,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2)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据调查,我国有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低,缺乏管理知识,治理混乱,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财务报告不真实,通常是上报主管部门一套,税务部门一套,银行的又是一套,常常令专门搞企业财务的信贷员也难识“庐山真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的作用。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难,因而需要政府适当的扶持。(1)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应尽快指定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通过立法为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优化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3)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2、完善信用担保机制。(1)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加强抵押物市场建设。(2)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抵押;建立政府贷款担保基金,为经过其评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担保;建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导,从而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但为了防范信用担保风险,应强化信用评估机制,一方面应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防止信用评估机构监督不力;另一方面应对中小企业进行约束,可以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进行追踪分析。
3、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积极推出“中小企业板”。(2)完善风险投资体系。(3)发展融资租赁。(4)改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
4、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银行和社会的支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实践当中应做到:(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消除中小企业投资者独断专行的弊端,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做假帐,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3)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构筑信用体系,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解决银行的资金安全和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玮,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03).
[2]陈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五点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6).
[3]刘淑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6(5下).
1.应收账款出售
应收账款出售,又称为保理融资,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企业从而获得融资的行为。按有无追索权,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当银行提供应收账款融通资金后,如果应收账款债务人到期未付款时,银行在追索应收账款付款方之外,还有权向保理融资申请人追索未付款款项;后者是指当应收账款付款方到期未付款时,银行只能向应收账款付款方行使追索权。对于生产经营中持有大量应收账款的企业来说,保理融资使企业有机会获得基于应收账款的短期低息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2.应收账款担保融资
应收账款的担保融资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担保,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贷款。这种方式通常是与企业的现金流相连接,在企业提供应收账款担保取得贷款后,只要企业的现金流进来随即就将贷款归还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短期贷款。
3.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原理来运作。资产证券化融资是指将某一项目标的资产所产生的独立的可识别的未来收益(现金流量)作为抵押(金融担保),据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具有固定收益率的高档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二、应收账款融资的优势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收账款融资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能够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和银行“惜贷”矛盾
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中是属于变现能力强、风险低的优质资产,其变现能力仅排在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之后,企业为解决临时资金紧张,将应收账款出售给融资机构或以其作质押,银行等融资机构也乐而为之。再加上应收账款易变现、易保管,且融资机构可享有追索权,把它作为抵押担保品,容易被双方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和银行“惜贷”矛盾。
2.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既能获得资金又能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因为银行或专业融通公司在有条件地收取企业应收账款时,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融通资金,而且通常还提供催收债款、销售账管理、信用销售控制、信用分析以及坏账担保等单项或多项金融服务。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销售账管理、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方面的服务,能够使企业随时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及市场信息,建立客户关系,完善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可以说,这些金融服务加强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无形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3.应收账款融资可节约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
从管理成本来看,实施这种融资方式后,企业管理跟踪和催收应收账款的工作都可转给融资机构,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从融资成本来看,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融资成本较低,以应收账款出售为例,进行票据贴现时手续通常简便,花费较低,企业只需与银行签订贴现协议即可。
4.应收账款融资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应收账款融资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应收账款融资是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融资机构有动力帮助企业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坏账损失;二是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融资属于表外融资,即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负债就能获得资金,企业的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短期财务指标就会改善,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提高企业资信等级和举债能力的效果。
5.应收账款融资易于操作
且资金使用期限比较宽松。应收账款融资不同于吸收民间资本融资和租赁融资等方式,受地域和资金的限制,商业银行或其它专业融通金融机构都可以操作,各地都可采用,也不同于典当融资方式只可以提供短期临时性的资金周转,融资压力较大,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与之比较则在资金使用期限方面比较宽松。
三、结语
[关键词]融资融资租赁中小企业
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资金为纽带,融资与融物合二为一,兼顾金融与贸易的现代金融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融资方式。目前融资难是制约我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经济发展的很好途径,同时融资租赁也可以为设备供应商提供促销作用,为价格昂贵的设备扩展了销售市场的空间。
一、融资租赁业务简析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按承租人设定的条件,向承租人指定的供货人购买实物资产,并以摊提(即分期偿还)该财产的全部或大部分购置成本为基础,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一种交易。融资租赁的内容是融资,表现形式却是融物。从本质上来讲,融资租赁是对设备的投资,是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间接资金融通。融资租赁一般由三方(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参与,至少有两个合同(融资租赁合同、购买合同)构成,是一种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综合交易。购买合同的买方是出租人,但购买决策人是承租人。供货人根据购买合同的约定向承租人交货。
二、设备供应商基本情况
1.设备供应商面临的问题。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备制造商一般都要被迫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全部风险。随着设备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毛利润率不断下降,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下,设备制造企业将会进一步分化。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的制造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难以从市场上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难以控制,企业利润将会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并最终淘汰出市场。而具有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在原材料压力下,也不得不加强生产管理,并刺激制造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能力,通过产品技术升级和进步来拓展利润空间。
2.开展融资租赁的作用。融资租赁有两种主要功能,即:融资功能和推销功能。对设备供应商而言,融资租赁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产品起到了促销的作用,为价格高昂的设备扩展了销售市场的空间,同时减少在销售环节的应收账款,降低分期付款销售的风险。租赁是一种新的营销载体,支持或参与租赁可以增加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机器设备属于大宗耐用商品,他的售价一般比较昂贵。因此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或是信用能力良好能够得到银行贷款的企业有这个购买能力,而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融资难,设备融资难是众多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购买设备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而且相当困难。所以,设备供应商通过融资租赁就可以为自己扩大客户来源,也达到了产品的销售目的。
三、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1.中小企业自身特点。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力资本弱。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大都是业主自主经营,而业主相对于从市场上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毕竟专业知识有限,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相对较差。第二,财力、物力有限。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资产额、经营额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第三,缺少形象力。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财大气粗,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计成本地从事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品牌形象的铸造。而在市场竞争中已由产品竞争经资本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的今天,若没有品牌形象,中小企业若在市场上拾遗补缺是很难的。
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四大问题:一是股权融资渠道不畅,内部融资比例高;二是债务融资过度且渠道单一,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三是融资信用不足,随着商业银行体制的建立,银行信贷自己能的抵押、担保制度日益完善,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股本投资不足,再加上信用担保机制的严重缺乏,普遍面临着债务融资信用不足问题;四是缺乏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与大企业比较,中小企业的融资表现为更偏好内源融资,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尤其是经常性的小额短期银行贷款,以及更多的求助于商业信用和非正规金融等特征。从而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由于金融压抑所产生的金融脆弱性。
3.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
(1)融资租赁优势的定性分析。在融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在融资后会导致道德风险。承租企业在获得资金后,可能会从事资金提供方不愿意的投资,甚至是高风险的投资,因为高风险的投资带来高收益。道德风险还会导致融资门槛的提高,因为自有资本多、资产大于权益的企业会降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资金提供方的管理成本增加,这使资金供给具有规模效应的特点。而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具有数量少、次数多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租赁融资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我国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障碍多的中小企业来说,通过租赁达到融资目的是一个可充分利用的融资渠道。
(2)融资租赁与贷款购买的的定量分析。在融资租赁决策过程中,承租人必须确定一项资产是否比购买成本更低,哪种方式更合适,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租赁设备的税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是高于还是低于购买设备的税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在此介绍一个新概念:租赁筹资净现值(NAL),等于设备购买价格减去与该租赁活动有关的净增税后现金流出量(CFATs)的现值,可用公式表示为:NAL=P-PV(CFATs),其中,P是购买价格,PV(CFATs)是净增税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
四、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现状
1.融资租赁公司存在的问题
(1)严重偏离主业。租赁公司普遍存在着主营业务低,经营范围较为混论。很多租赁公司只是一味跻身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房地产为主的高风险投资规模过多又疏于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导致了一些成立叫早的租赁公司都面临着资产质量恶化、支付困难,正常业务难以为继的状况。
(2)融资租赁业缺乏符合自身特点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任何一个租赁公司的资本金总是有限的,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租赁公司除了自有资本金外,有六个资金来源渠道:接受法人或机构委托租赁资金、接受有关租赁当事人的租赁保证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外汇借款、同业拆解业务。在以上的资金来源中,外汇借款需要有经营外汇业务许可,但目前大多数租赁公司都因缺少人民银行要求的外汇资本而不能经营外汇业务,虽然这种门槛有所降低但是租赁公司很少经营外汇业务:委托租赁金必须对应用于委托租赁项目;租赁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每笔租赁额的10%,而且要求专户管理,用于最后一期租金支付;拆解租金期限太短,只能用于资金头寸调度,不能作为租赁业务的长期资金来源;向金融机构借款虽然是一条可行的长期资金来源渠道,但银行借款很难而且成本很高;发行金融债券虽然没有政策上的限制,但实际操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融资租赁业务主要用于设备购置、技术改造、高新科技开发等项目的资金需要,一般需要二三年,长的要四五年以上,属于中长期性质的融资,这样也束缚了融资租赁的发展。
(3)承租企业拖欠租金现象严重。目前,由于保障体系不完备,我国租赁关系链条中的承租企业欠租、违约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租金不能及时收回,租赁公司的自今年周转发生困难,难以开展正常的租赁业务,更是外方投资对在我国经营租赁业务开始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很多租赁公司在追索欠租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4)融资租赁立法严重滞后。融资租赁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租赁法规一直不完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这对于租赁公司的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2.融资租赁公司和中小企业合作的优势
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不高,加之申请贷款的数额较少,银行处理小额贷款的成本高于大额贷款,成为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的主要原因,而租赁公司因为能较好的控制中小企业交易风险,加上其经营机制灵活,在对中小企业的业务中有着商业银行不能比拟的竞争优势。租赁公司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主动地位。目前融资租赁还难以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企业需要融资时,首先想到的是从商业银行贷款,并没有很多企业将融资租赁当成是融资的有效途径。这样就导致了融资租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低,所以租赁公司若想走出困境,扩大融资租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高整个行业的地位,就必须和广大的中小企业合作,增加自己的业务量。
五、结语
对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三方(设备供应商、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而言,设备供应商的竞争日益加剧,融资租赁工具的导入可以起到产品促销的作用;融资租赁公司已经逐渐具备比较成熟的资金市场、二手设备市场及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融资租赁方式的引入正可以解决资本金来源不足的问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开展设备租赁,既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又能是租赁企业盈利,同时还能扩展设备生产企业业务,达到三方共赢的目的,所以将融资租赁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是比较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唐峰:中外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及经验借鉴[J].特区经济,2006(1)
[2]王豫川:金融租赁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侯以莅:浅谈设备融资租赁[J].基建管理优化,2006(4)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
在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无疑对拉动内需,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小企业如何跨越金融危机这道坎,关键是缓解或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历史性难题,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思考。
1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对市场感知灵敏、机制灵活,在技术进步、机制创新、创造就业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然而,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凸显,纷纷陷入资金流转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发改委的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多万家中小型企业倒闭,倒闭的企业中一是银行资金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是一系列融资难负面因素叠加效应的结果。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国内方面,从紧的货币政策、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压缩了企业的生存盈利空间,此时,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边际较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更为突出。
2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企业开工普遍不足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很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与往年同期企业产销两旺的形势形成较鲜明对比,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部分中等偏小的企业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由于市场总体需求下降,同业竞争情况越来越激烈,一部分企业生存状况堪忧。据行业内人员预计,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产能不足现状十分明显。我国多数外贸加工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市场萎缩、价格下滑、汇兑退税损失较大。
2.2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
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受到人民币不断升值、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原本利润空间极其狭小的中小企业未来的生产效益不容乐观。当前钢、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对部分中小企业应该是利好,但原材料价格的涨跌无序同样增加了部分企业主的担忧。如铜价的下降使一些电缆企业受损严重,如航天电缆集团1个月的时间因铜材料库存而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华星化工在国际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购进了一批原料,可保证2个多月的生产,但目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造成生产必然产生巨额亏损的尴尬境地。
2.3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金融危机形势下,需求下降、成本上升,将同时诱导经济、金融资源向垄断企业或大型企业倾斜和配给,通过替代效应的形式,相对削减中小企业的可贷资金渠道。此外,在随后进入的宏观经济衰退或紧缩阶段,随着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与信用风险水平的大幅度上升,信贷配给现象将趋于更加严重,可贷资金又可能发生绝对性的削减。
3我国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关的对策思考
3.1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
对因金融危机影响暂时面临经营困难,但基本面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的中小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坚持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快调整中小企业结、付汇管理标准,从2009年开始,一般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要增加,对单笔金额较小出口预收货款,不纳入结汇额度管理范围;调整企业延期付款年度发生额规模,为涉外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3.2不断创新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服务机制
实行中小企业贷款专项考核,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应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同比要实现多增;城市商业银行力争实现全年大部分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应高于除农户贷款以外其他贷款增速。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推广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等贷款品种,积极发展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和有特色的理财产品。缩短贷款审批周期,中小企业贷款审批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3.3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要是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优质中小企业就可以进入资本市场,挑选一批成长性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作为发行集合债和公司债的后备资源,及时做好初审与推荐工作,抓紧组织上报。这样不仅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积极为中小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创造条件,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舞台。
3.4努力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是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个性化、定制化、高附加值化。船小好掉头,企业在保持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下一步多针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进行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开发,才是中小企业在这一时期内战略发展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加强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及时淘汰不适销的产品、开发新产品,通过技术投入,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占据市场主动,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吴小瑾.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53-154.
[2]丁刚.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J].人民论坛2008,10,(235):30-31.
[3]胡援成.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4,(4)149-150.
[4]李伟杰.金融危机理论沿革及新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8(2):5-9.
[5]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6]陆挺.“柳暗花明之路”还是“空中楼阁”——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方向与汤敏博士商榷[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1):112-125.
[7]乔治·索罗斯.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N].中国证券报,2008年1月29日,第T01版.
(一)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成本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因为金融机构放贷的流程、办理过程大体相同,而每一个中小企业平均获取的贷款规模要远远小于大型企业,所以中小企业的每笔贷款的运营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说普遍偏高。据不完整调查显示,大型贷款的运营费用为总额的0.3%-0.5%,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较小,但运营成本却达到2.6%-2.7%。贷款的成本过高,极大地打击了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激情。2.金融机构主要放贷给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为了减少借贷风险,订立了一系列的举措来降低坏账发生的比率。例如:信用授权就只偏向大型企业。国有银行的信用授权通常都是为大企业服务的。对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规模还是经营管理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都相形见拙,这种情况就是通常说道的信用标准歧视。因为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放贷所获取的利益较低,而担负的风险又较高,使其利益与放贷风险不成正比,所以金融机构偏向于贷款给大型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中小企业除了因为自身规模小、资产数量较少、提供信贷的抵押和担保的难度较大等客观因素外,其自身的意识和内部管控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形成融资难的局面。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有着意识偏差,导致其信用状况不理想,从而形成融资难的局面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正确预测其担负风险的能力,并以忽视质量的方法求发展,无目的性地扩大规模,经营策略不够稳妥。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在过度追求利益的激进心理因素的影响下,风险意识淡薄,策略制定较为冒进。同时,在财务管理上,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资金利用、债务管理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致使企业担负的债务过多,并使企业超负荷运转。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对承担债务责任上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拖欠账款“天经地义”,甚至以破产来逃避债务。这些都导致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给中小企业。
(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系统不够高效,服务素质参差不齐
唯有高效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高水准的服务质量,才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然而,我国已有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还有待改善,甚至有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还为了获得利益,提供虚假讯息。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等问题、信用问题、与金融机构交流的问题以及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不能获得妥善解决。所以,中小企业要走出融资难的困局,提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显得迫在眉睫。
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对策
(一)健全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系统
1.积极推动民营银行和互助银行的建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政府应容许国内的民营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民营金融机构将不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如此,新型的民营银行应将注意力放在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为了减少管理风险,在初始阶段,政府应对民营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审慎的资格核查制度。对于中小民营银行,政府应给与政策上的支持,也可以创办一些策略性银行,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例如,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政府在金融市场准入体制方面应采取宽松政策,容许中小企业以自我帮助为目的、以入股的形式为辅助手段,建立小型的股份制商行。比如说平安银行的设立,就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它的流程简便并且其贷款抵押政策对中小企业有优惠,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有所帮助。2.积极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有如下优势:第一,体制变通性强、运营成本低、所需资金少,能与中小企业共谋发展,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二,非国有制银行通常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对当地的客户的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可以极大地减少交易成本;第三,非国有制银行的运营质量有所保障,所有成本都能通过价格呈现出来,不用考虑“寻租”的情况。3.激励金融机构,提升对其它的融资方式的认知程度,开辟融资途径。从客观方面来讲,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因为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不甚理想、竞争环境没有秩序、领导层素质参差不齐等自身的原因,使金融机构承担的放贷风险变得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一部分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已开始探寻创新性放贷模式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同时也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困境),它们采取的措施包括:保全仓库质押模式、出口退税质押放贷、应收款项质押或收买、兼并专项信贷账款等等,这些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同时,鼓励典当行业和出租行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变通性强、快捷的融资途径。
(二)中小企业应研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强化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贷能力
中小企业应牢固塑立有债必还的理念,强化自身的信用理念,建立完整的信用系统。在融资方法上,企业应大胆开拓创新,例如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两类新模式。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用不上的物品提供给资金借贷的银行或非银行机构,采用团体和个人质押、到期赎回的方法进行融资创新;商品融资就是给基础产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以该种方式为生产企业或消费者融通资金,从而破解自身的融资困境。
(三)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建立类似美、日的中小企业局
中小企业局的成立对于优化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组织中小企业出口招商以实现“走出国门”的策略有着巨大作用。而引导中小企业多参与国内外大型的经贸座谈会,实现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无缝对接,对中小企业借贷咨询和服务两个环节具有推动作用。
(四)在我国设立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其中的社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定义,它可指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指城市或农村的居民汇集区域。凡是资产规模小、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都叫做社区银行。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银行的概念。但是,我国设立社区银行很有必要。这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一种方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而社区银行的建设,要汲取以往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的教训,做到“先立法、后行事”,“先制定规则,后游戏”。建议先颁布《社区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使社区银行市场化和法制化。
(五)利用供应链金融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供应金融链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性优化的过程。这类优化主要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进行搜集、整合、打包和运用,嵌入成本解析、成本管理和各类融资手段而达成的。供应链金融会依据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要,将中小企业、银行、物流工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中小企业突破传统融资瓶颈,使银行进行融资创新、使物流公司完善业务模式,为中小企业融资铺平道路。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