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习护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7年3月—2007年7月进我市某所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的护生共200例。
1.2方法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设计调查表。内容:对手消毒的态度;卫生手的概念;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卫生手的洗手指证和方法;是否希望得到相关知识培训等内容。由护生以无记名填表的方法独立完成,并要求其真实填写在工作中的洗手状况和认识。本次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经调查显示,护生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中未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占66.59%;熟悉卫生手概念的占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26.92%;掌握卫生手洗手指证和方法的占43.51%;工作环境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75.1%、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占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占76.6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对手消毒持赞成态度的占90.11%,持不赞成的占持反对的占1.75%。
三、讨论
从调查得知护生洗手概念较差,洗手不使用肥皂,只用流动水冲洗3s~5s,操作前只洗1次;洗手方法不规范,洗手频率也较低。70%~80%的护生在护理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有~30%在护理特殊或可疑病人后才洗手,只有20%~能按规定洗手;洗手范围合格的为34.75%,步骤合格的仅占。做不到在对2例病人操作之间用消毒液擦手,甚至有人还用自身工作衣擦手,造成再次污染。而实习护生在下班前却能作到较认真的洗手,洗手持续时间长,揉搓频率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使广大护生认识到必须按照洗手指征、保证洗手持续时间、频度和范围、使用清洁干燥的擦手用具,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暂居菌。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护生忽略洗手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根源:①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洗手设施不尽完善,使用不方便;③医院内常用的洗手方法是流动水肥皂洗手法,以往报道此法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60%~90%。在目前基层条件还不可能达到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条件下,首选的仍然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但不宜使用公用毛巾,一定要用洁净干燥的个人专用毛巾。建议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订更科学、适用、经济、快速、高效的手清洗消毒方法。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治疗与康复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形成一定威胁。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许多医院安装了高效、方便、价格合理的护手快速消毒剂,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说明只是单纯培训教育而不重视洗手设施的安装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手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免受感染,但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如不及时更换,仍可形成感染的途径,所以要按要求更换和洗手。当手污染严重时,使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住菌、而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率远远高于洗手。但消毒剂并不是完全可以替代洗手,因为它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所以当手上有明显泥土或有机物污染时,仍需通过洗手达到手卫生。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各接受进修护生的单位也要加强岗前培训,从规范洗手抓起,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尚少梅,王宜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2]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
[3]苗勤,张辉,刘晶岩,等.术前手消毒效能检测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17.
1.1对象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23名为调查对象,在2013年7月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依据调查目的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参照天津市《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执行手册》中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应对输血反应,第二部分为应对化疗药外渗,第三部分为应对针刺伤。其中,每部分答对60%者为具备应对该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护生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25min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且在应对输血反应、化疗药外渗和针刺伤这三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护生初步具备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输血反应时,96.75%的护生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输血,68.29%知道应该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50.41%的护生知道应该将余血送检。但是,所有护生均不知道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仅2.44%的护生选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说明,尽管输血反应的救护是护理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但是护生在实习前仅仅具备了最基本的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而不具备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同时,护生也不能将心理护理知识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就是说,护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以拓宽学生的应急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3]。同时,教师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3.2护生不具备应对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化疗药外渗时,护生完全不具备处理能力。尽管她们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立即停止输入药物,但只有24.39%的护生知道应保留原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或血液以减少渗漏的液体量,而不是直接拔出针头。此外,仅有23.58%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药物对肢体的进一步损伤;仅10.57%的护生知道应该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尽管25.20%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进行局部封闭或者根据药液性质注入拮抗剂,但他们均没有答出正确药物名称。当前,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外渗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和发生炎症反应,还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以至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4]。关于应对化疗药外渗的相关知识多散在于内科和外科的各个章节中,且并未涉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该开展化疗药防护的专题讲座,使护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化疗药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以及根据化疗药选择相应解毒剂进行局部治疗的能力。
3.3护生具备应对针刺伤的能力
1.1评价指标
对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实习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作出统计和分析,其计量标准为百分制,以数字形式体现;再将其对分别所属的两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各项满意度数值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各项指标名称分别为:理论知识传授、操作方法传达、教学沟通情况、教学态度、教学规划实施状况,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明确,满意度按照百分比的方式予以显示。
1.2统计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观察组与参照组的理论以及操作的考试分数,以及两组中的实习护士对于各自所属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作出对比,经由数据显示可以得出结论: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实习护士对于改革后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讨论
护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得参与实习的护士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实习护士的共同关注点。不过从日前来看,我国的护理教学于管理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具体即为:首先,带教的教师均为科室中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护士,虽然其临床能力强,不过其教学管理水准却较低,对于实际的教学与管理不够熟练与专业,这会为后续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不便,并最终导致教学管理效果不佳。其次,是对实习护士的分配不够合理,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将到院实习护士根据其所属专业进行分配,这使得实习的护士无法获得有针对的学习与指导,为其学习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以上便是护理教学管理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问题,该院以针对其特点,对自身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作出了改变与完善,通过研究成果的数据可知:行以全新教学模式的观察组的理论、操作的考试分数依次为(97.05±2.31)、(96.89±2.53)。行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参照组的理论、操作的考试分数依次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效果显著。此外,观察组对全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各项满意度,观察组于全新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各项满意度均明显地高于参照组对于传统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各项满意度,这说明有针对性的、经过改革之后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改革前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且参与实习的护士对于新型的护理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且更乐于接受此种模式,对其的采用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与操作水平。
4结语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摘要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二、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临床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区共收治各种病因并发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机超过二周以上34例,最长者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5—88岁,平均72岁,病种胃癌12例、结肠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胆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机原因主要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术后排痰无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肿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离呼吸机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稳定,考虑脱机时,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从原来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适应24H后再开始逐渐脱机。开始时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时。在停用期间患者如无异常,再逐渐增加停用时间,直到连续两个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虑夜间停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前功尽弃,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3、结果
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监护室运用上述的方法与病人共同配合脱机,34例病例中,11例病人在3天内成功撤机,9例病人在4天内成功撤机,10例病人在6天内撤机,其余4例病人撤机时间大于7天。所有病人中有30例痊愈后出院,另外4例病人死亡。其中2例患者由于晚期癌肿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1例是使用呼吸机90天的胰腺炎病人在撤机后18天死于多发肠瘘引起的腹腔感染。另外1例是87岁的高龄患者,原有老慢支及哮喘病史,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而重新接呼吸器辅助呼吸,最终因年龄大、病情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4、讨论与护理
4.1了解停机的指征。长时间依靠呼吸机支持呼吸的病人,会产生呼吸肌力的下降,肌力的减退往往与疾病的轻重和呼吸机使用天数的长短呈正相关。临床发现一般使用超过二周,就会产生呼吸机较强的依赖性,一旦撤机时,往往会不适应,病人心理负担加重,情绪紧张,更中重了对呼吸机的依赖性,因此,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撤机前,除了必须做好撤机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停机的指征。根据病人适应情况逐步调整呼吸机到符合停机前的参数:(1)原发病已基本痊愈或受到控制病情稳定;(2)营养状态及肌力良好,基本恢复;(3)呼吸频率<30次/分;静息潮气量>300ml;最大吸气负压>2.94kpa;(4)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痰液量逐步减少,并能咳嗽排痰,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4.2做好停机时的心理护理。由于病人依靠呼吸机呼吸,减轻了自身负担,所以长时间使用,对机器产生了依赖性。一旦停机,患者心理上难以忍受,认为脱离呼吸机后会引起呼吸困难,情绪上就起了很大的波动。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向其阐述运用呼吸机的目的只是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现在病情已基本稳定,只要配合治疗,就能撤离呼吸机自行呼吸,使其认识到停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停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导病人正确呼吸方法:其一,如果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可嘱咐病人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其二,当病人脱离呼吸机时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接模拟肺,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其三,若病人的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提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同时在撤机过程中,由于病人是逐渐训练脱机,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病人认为自己无法脱离机器呼吸,此时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停机—使用机器—再停机只是为了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与护士共同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停机。
4.3停机时临床观察
4.3.1呼吸监测。停机时给氧吸入5L/分,如患者安静,未梢红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两肺呼吸对称,呼吸平稳,可继续停机。若病人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减少,呼吸衰浅,胸式呼吸不明显,胸腹运动不协调,呼吸道分泌物大量潴留,心率较前明显增加,血压波动不稳,鼻翼煽动,出冷汗、紫绀,烦燥不安等,立即给予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导致呼衰。
4.3.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连续监测EKG、BP、SPO,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增高,若心电图出现S—T段提高,心肌缺血可考虑PO下降,及SPO<95%时,应立即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一旦血气分析示PO<60mmhg、PCO>45mmhg,及SPO<95%时,可重新使用呼吸机,根据动脉血气来调整呼吸机的各参数。如果停机前后半小时测动脉血气均正常且相差不大时,可继续停机。
4.4停机时的营养支持是患者能够撤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一般全身情况较差,由于急救或病情观察治疗需要及腹部术后绝大多数病人不能进食。而病人处于高代谢状态呼吸机肋间肌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时被分解代谢消耗。可造成停机后呼吸肌无力作功病人将再度进入乏氧状态,造成撤机的失败。因此当病人禁食时必需实行肠外营养,纠正负氮平衡,是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可用胃管鼻饲法,既能量合剂自胃管内输入质从稀到厚,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以及深静脉内注入营养合剂GIK+20%或30%脂肪乳剂250ml+乐凡命500ml配制而成。待病情许可后再给予肠内营养。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症。当原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加之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区在1998.1—1999.10共收治呼吸机患者47例,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但使用呼吸机较长时间者,一般为二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的原则,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渐近,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区共收治各种病因并发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机超过二周以上34例,最长者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5—88岁,平均72岁,病种胃癌12例、结肠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胆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机原因主要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术后排痰无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肿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离呼吸机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稳定,考虑脱机时,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从原来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适应24H后再开始逐渐脱机。开始时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时。在停用期间患者如无异常,再逐渐增加停用时间,直到连续两个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虑夜间停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前功尽弃,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3、结果
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监护室运用上述的方法与病人共同配合脱机,34例病例中,11例病人在3天内成功撤机,9例病人在4天内成功撤机,10例病人在6天内撤机,其余4例病人撤机时间大于7天。所有病人中有30例痊愈后出院,另外4例病人死亡。其中2例患者由于晚期癌肿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1例是使用呼吸机90天的胰腺炎病人在撤机后18天死于多发肠瘘引起的腹腔感染。另外1例是87岁的高龄患者,原有老慢支及哮喘病史,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而重新接呼吸器辅助呼吸,最终因年龄大、病情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4、讨论与护理
4.1了解停机的指征。长时间依靠呼吸机支持呼吸的病人,会产生呼吸肌力的下降,肌力的减退往往与疾病的轻重和呼吸机使用天数的长短呈正相关。临床发现一般使用超过二周,就会产生呼吸机较强的依赖性,一旦撤机时,往往会不适应,病人心理负担加重,情绪紧张,更中重了对呼吸机的依赖性,因此,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撤机前,除了必须做好撤机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停机的指征。根据病人适应情况逐步调整呼吸机到符合停机前的参数:(1)原发病已基本痊愈或受到控制病情稳定;(2)营养状态及肌力良好,基本恢复;(3)呼吸频率<30次/分;静息潮气量>300ml;最大吸气负压>2.94kpa;(4)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痰液量逐步减少,并能咳嗽排痰,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4.2做好停机时的心理护理。由于病人依靠呼吸机呼吸,减轻了自身负担,所以长时间使用,对机器产生了依赖性。一旦停机,患者心理上难以忍受,认为脱离呼吸机后会引起呼吸困难,情绪上就起了很大的波动。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向其阐述运用呼吸机的目的只是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现在病情已基本稳定,只要配合治疗,就能撤离呼吸机自行呼吸,使其认识到停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停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导病人正确呼吸方法:其一,如果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可嘱咐病人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其二,当病人脱离呼吸机时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接模拟肺,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其三,若病人的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提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同时在撤机过程中,由于病人是逐渐训练脱机,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病人认为自己无法脱离机器呼吸,此时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停机—使用机器—再停机只是为了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与护士共同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停机。
4.3停机时临床观察
4.3.1呼吸监测。停机时给氧吸入5L/分,如患者安静,未梢红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两肺呼吸对称,呼吸平稳,可继续停机。若病人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减少,呼吸衰浅,胸式呼吸不明显,胸腹运动不协调,呼吸道分泌物大量潴留,心率较前明显增加,血压波动不稳,鼻翼煽动,出冷汗、紫绀,烦燥不安等,立即给予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导致呼衰。
4.3.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连续监测EKG、BP、SPO,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增高,若心电图出现S—T段提高,心肌缺血可考虑PO下降,及SPO<95%时,应立即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一旦血气分析示PO<60mmhg、PCO>45mmhg,及SPO<95%时,可重新使用呼吸机,根据动脉血气来调整呼吸机的各参数。如果停机前后半小时测动脉血气均正常且相差不大时,可继续停机。
4.4停机时的营养支持是患者能够撤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一般全身情况较差,由于急救或病情观察治疗需要及腹部术后绝大多数病人不能进食。而病人处于高代谢状态呼吸机肋间肌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时被分解代谢消耗。可造成停机后呼吸肌无力作功病人将再度进入乏氧状态,造成撤机的失败。因此当病人禁食时必需实行肠外营养,纠正负氮平衡,是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可用胃管鼻饲法,既能量合剂自胃管内输入质从稀到厚,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以及深静脉内注入营养合剂GIK+20%或30%脂肪乳剂250ml+乐凡命500ml配制而成。待病情许可后再给予肠内营养。
(一)标准要求
1、着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工作状态。
2、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应急准备。
3、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并监督执行。
(二)工作程序
1、术前ld
(1)术前ld术前ld访视病人,了解手术情况,填写术前访视单,。
(2)擦净器械桌,备齐1台手术敷料及手术备用物品,注意查对失效期。
2、手术当日
(1)手术间准备工作:
〈1〉擦净手术间壁柜、器械桌及仪器表面上的尘土。如有腔镜,擦腔镜车的手术物品,检查手术用品是否齐全,消毒时间是否合格。将手术物品及备用物品放入手术器械车及壁柜内。
〈2〉摆放肾形桌上的物品,补充准备物品,危重病人准备急救。
〈3〉检查灯光并调整至相应位置。
〈4〉调节手术间温度至24℃。
〈5〉准备输液用物品,挂好液体。
〈6〉连接好电刀及吸引器,检查垫及手术床。
〈7〉准备好本手术所虚的一次性物品(手套、线束、刀片、空针、冲洗器、皮管、电刀套、引流管等)。
〈8〉将导尿物品放于托盘上。
(2)病人进入手术间:
协助巡回护士一起帮助病人脱衣上床。注意病人的安
全,遮盖、保护病人的隐私。
协助巡回护士为病人输液。
(3)刷手前准备:
〈1〉分别打开敷料主包的2层包布。
〈2〉打开主器械包布。
〈3〉打开手术衣包布,备好洗手护士所戴的手套。
〈4〉刷手。
(4)洗手护士刷手后:
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2〉铺无菌手术台(摆正主包位置、打开回侧及对侧桌巾、检查指示剂是否合格、把敷料放于器械桌上角,铺1单层治疗巾于器械桌坐下角。)
〈3〉按程序整理器械桌物品,清点手术用器械、敷料,并认真与巡回护士进行登记核对。
〈4〉准备好皮肤消毒用物。
〈5〉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良好,如吻合器的饿功能;牵开器等要检查螺丝;用电钻、气钻等应接上动力线,检查性能;检查基本器械性能是否良好、是否完整、无缺损;特殊不定型手术请医生查看器械并及时补充。
〈6〉按规定程序传递无菌单,递上吸引管及吸引头。
〈7〉按规定程序将器械备于托盘及手术台上。接好电刀,将电刀放于保护套内。
〈8〉再次清点纱垫、纱布,并登记于清点单上。
(5)手术开始
〈1〉精力集中,按手术步骤传递手术器械,做到配合积极主动。
〈2〉遇有紧急情况,能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
〈3〉在手术配合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菌,保持托盘上器械物品的井然有序、清洁整齐。器械用后及时将血迹擦净。
〈4〉怀疑已污染物要立即更换处理,他人指出不得反驳,无条件纠正。
〈5〉污染手术按规定操作配合。
〈6〉手术切下的大标本放于标本盒保存;小标本用纱布包裹并用组织钳夹好作为标志,放于弯盘内;放于酒杯内的标本如脑标本等用纱布盖上橡皮筋固定,以作为标志。
〈7〉术中培养管保存于器械桌左上角。
〈8〉术中纱布按规定使用和管理。手术开始后一律使用显影的纱布、纱垫,不允许裁剪纱布,特别应注意存放在伤口内的纱布要记清,并做好标识。
〈9〉术中如送标本做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不允许用纱布包裹标本,特殊情况须交班登记。
〈10〉术中增加清点数字的器械、纱布,要当即清点并核对登记。
〈11〉关闭手术切口,按清点程序认真清点并核对登记,同时请医生检查伤口。
〈12〉在整个手术进程中,要维护和监督手术区的无菌状态。
〈13〉手术交接班的要求如下(洗手护士如无特殊情况,术中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手术进行情况;准确清点数字并与洗手护士、接班护士及巡回护士3人共同查对;交接标本培养拭子留置情况;交接精密仪器的使用情况。
(6)术后
〈1〉再次清点纱布、纱垫等,在登记本上打勾。
〈2〉清点污敷料放于外用污衣袋内,器械放于外用车上层。台上所用刀片、缝针、针头等锐利物品放于封闭容器内。
〈3〉清理地面线头,收刷手间等处污手套及手术衣等。
〈4〉检查登记本并签字。
〈5〉如连台手术,处理第1台手术物品后,去无菌敷料室准备第2台手术所用器械及敷料,刷手上台。
(7)术后处理要求
〈1〉用后器械处理。器械清点核对后,交器械供应部前台护士检查核收;吸引头、扁桃体圈套器和官腔器械用官腔毛刷清洗及大量清水冲洗血迹后,放清洗屉内超洗;剪刀等锐利器械放在安全部位,以防压坏;支气管吻合器。肠道吻合器、电钻头等精细器械要打开清洗后放弯盘内再超洗;京戏器械如眼科、内耳、冠脉器械、显微器械及特殊器械等交器械室主管护士检查,清洗后上油,单独放置;器械核实准确后,在器械使用清单上签名,有丢失应立即查找;须更换的手术器械应通知器械室人员及时更换或术中由巡回护士当时更换。
〈2〉手术吸引器皮管,术中所用污手套等扔于红色医用垃圾袋内。医用垃圾袋不得随便丢弃。
〈3〉未用的干净敷料及物品放回指定地点。
1、学历层次偏低,教学能力不足近年来,实习护生的学历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且在临床的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学历参差不齐,导致在临床带教中出现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的现象。同时在带教中由于教师的知识面不广,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护生对于护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虽然带教的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操作规范、技能熟练,是临床护理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带教的教师未接受过教育理论的培训,在临床教学中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有的教师只注重操作的能力而忽略了理论;有的教师说话的语气把持不好有可能打击护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担心护生会出错,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有的教师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不能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哪个更好的发挥。
2、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在临床的带教中,带教的教师基本上属于兼职,不仅承担着临床的工作,同时还兼顾护生的带教工作,带教教师为了应付日常的工作,忽略了对护生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讲解及操作的示范,甚至还出现指派护生跑腿打杂的现象,或者教师担心护生出错,让护生参与的机会极少,导致护生失去了动手锻炼的机会。
二、实习护生方面
1、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在当前的实现护生中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护生还存在着对妇产科不感兴趣的现象,对妇产科的临床实习不重视,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在临床的实践学习中,护生由于在措辞上的使用不正确,导致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友好的状态,甚至还出现与患者争吵的现象,出现投诉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临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相关的法律及安全意识薄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在医疗上的纠纷也越来越普遍,然而在临床的实践中。护生由于在学生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少,并且护生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强,在临床的护理实践中很难发现潜在的法律问题。
3、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生在学校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较早,护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护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发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素手无策,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三、病人方面
病人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重点,是理论知识实践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妇产科的服务对象存在着特殊性,会面临着患者的性器官、家庭婚姻及生育问题,在临床教学中由于面临的患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出现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的现象。同时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部位,患者由于心理问题,不愿意面对众多的护生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对带教教师有一定的信赖,在护理操作中不愿意让护生参与其中,导致了护生在临床中的实践机会大大的减少。临床护理教学对策
1、加强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训“德高为师,道高为范”。带教老师不仅是护生的道德榜样,同时更是护生知识的传授者。带教教师不仅要严格的符合相关的认知条件,同时还要对带教教师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带教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同时要求院内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护理或带教教师进行相关的护理理论学术讲座,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常识,丰富教学经验,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2、教学方法改进带教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应该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的兴趣。如在妇产科疾病的相关护理中,一般的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查房;病人的病案分析;护理操作示范;观摩自然分娩、人工流产等相关的教学影片。护理教学查房可以帮助护生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教师可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护生。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护生脱离学校,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紧张的心理,而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中要不断的鼓励护生、多关心护生的心理情绪,避免在护生出现错误时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出现歧视护生的现象,应及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尤其是主管医师,取得医师的支持及帮助。带教教师在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前要对护生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的详细步骤,帮助护生树立信心,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在护生与患者接触时,帮助患者与护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关系,不断的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护生临床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理论教育的学习在临床的护理教学实践中要确保患者的知情权,患者的知情同意不仅可以维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也是护理人员的自身法律保护。在护生的护理教学中通过采用先科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功能媒体等,可以有效的改进护理的教学方式,使护生的护理学习能够更加的贴切真实的临床环境。同时带教教师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以身作则,对护生进行医德教育,不断的提高护生的医德医风,在面临着妇产科中,存在有自卑、羞辱心理的病人时,护生能够保持一颗人文关怀、理解病人的心情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但对于个别不合作的病人不必勉强。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00名进行调查。
1.2方法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针刺伤发生的次数、时间、地点、操作过程、处理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
1.3统计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用构成比、率等进行统计学描述。
2结果
2.1针刺伤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名护生中,共有53人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为53%,共发生66次刺伤。
2.266次针刺伤的时间及地点分布在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能被回忆起刺伤时间的只有34次,占51.52%。其中发生在实习前期(2012年5月~2012年10月)的针刺伤有23次,占67.65%;发生在实习后期(2012年11月~2013年3月)的针刺伤有11次,占32.35%。66次针刺伤地点分布。
2.3针刺伤发生的环节进针过程中刺伤6人次,占9.09%;拔针过程中刺伤25人次,占37.88%;处理用物过程中刺伤20人次,占30.30%;针帽回套过程中刺伤1人次,占1.52%;其他过程如加药、整理床铺中刺伤14人次,占21.21%。
2.4护生自我防护意识100名护生中有95人愿意参加职业安全培训,1人不愿意,而有4人持无所谓态度。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占3.03%。针刺伤后接种疫苗者有8人,占15.09%。
2.5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3讨论
3.1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在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且80%~90%的意外针刺发生在护理人员中,尤以临床实习护生最多见。本次调查显示: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各项操作不熟练,而部分的患者及家属不信任实习生的操作技能,表现出怀疑的态度,这更加重实习生的心理负担,引起紧张的情绪,提高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根据调查,发生在实习前期的针刺伤占67.65%,明显大于实习后期(32.35%)。主要原因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环境陌生、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所造成。表2显示,在不同科室针刺伤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其中在内科及外科的针刺伤率(30.30%)明显高于其他的科室,主要是由于内、外科的工作量相对比较大,护生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若不能规范的操作与处置,被针刺伤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儿科是每位实习生都必须要轮转的科室,但在调查中并没有发生针刺伤,是因为护生的动手机会少、家属不愿意让实习生静脉穿刺,而护生本身也不敢动手进行穿刺所致。护生在急诊科的针刺伤率为4.55%,没有因为“急、忙”的工作特点而提高,是因为急诊科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危及生命,所以操作直接由临床护士完成,从而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也较低。
3.2护生对于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故证明在护理操作及处理医疗废物时戴手套的重要性。而本调查显示:发生针刺伤时有戴防护手套和未戴防护手套的构成比分别是6.06%、93.94%。另外,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但被刺伤的护生并没有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护生在学校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却缺乏职业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实习护生对针刺伤不够重视,导致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淡漠。
3.3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直接传播。有关文献报道,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几率为0.3%,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损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根据文献报道:我国医护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危险比一般人群高5~10倍。实习护生在针刺伤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恐惧、害怕、担心。护生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有的护生往往会把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粗心、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常会产生自责的心理,引起消极的情绪。有的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不知所措,其在生理及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时若无法寻求得帮助,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恐惧感,因害怕再次被刺伤,不再积极主动地参加实习工作。
3.4护理对策
3.4.1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加强护生操作培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操作规范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学校可加强各项操作培训,尤其是静脉输液及锐器物品的使用,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学生掌握医疗废物正确的处理方法,如针帽回套的不良习惯。另外,在实习期间,医院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科室带教老师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身作则,对实习护生的技能操作认真指导,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3.4.2重视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徐辉等研究表明,对护生实习前进行针刺伤的防护培训教育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护生应掌握在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建议:针刺伤后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连续挤压伤口,使血液排出。用碘酊、酒精消毒或3%碘伏消毒浸泡3min后贴上无菌敷贴,及时上报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在1~4h内服用预防药物,监测抗体,根据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护生在实习前可监测血中肝炎标志物,阴性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1.1就护生个人而言,临床实习可通过临床工作验证其自身的职业选择,是否合适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帮助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习中,可验证所学,了解工作内容,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只有具备良好的临床工作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工作竞争中领先。
1.2就医院而言,在经过培训及实习后,护生可从事部分基础护理工作,帮助医院节约部分工作成本。同时临床一线护士在临床实习带教中也能够进一步充实自身所学提高自身业务及教学能力。
2.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
2.1护生基础较差,缺乏信心部分护生理论知识基础差,不能承受临床工作压力,思想上存在惰性,缺乏对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精神及工作责任心。虽然在初期,护生对实习工作积极性较高,但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对于如何有效的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合格的实习生缺乏信心。
2.2护生缺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护生因个人原因,不遵守纪律、上班迟到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自身及同学的实习。同时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律教育较少,故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规章制度缺乏认识,甚至有的护生认为工作差错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3.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3.1临床护理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教学中注重教师选拔,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及医院对带教工作要加强重视,给予带教工作更多支持,更加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如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定期临床技能培训,并加入年度考核,奖惩分明,提高积极性。另外积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引入双向评测。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教,更好的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护生性格塑造及护患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的培养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生会面临环境转变,以及学习、实践、护患沟通等诸多问题。带教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及专业素养让护生爱上自己的职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全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同时应告知护生注意仪表仪容,尊重患者,讲究沟通技巧,指导其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在带教中也应加强法律知识、规章制度的培训,让护生清楚自己在实习中的角色,若因私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则应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
3.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护生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应注意改善教育方法及教学模式。如应建立临床模拟病房及增加见习时间,让学生真正贴近临床,更好的为实习创造条件。另外因当前医学发展迅速,一线工作流程及医疗器械器具等逐年更新,更应改善教学,跟上时代脚步,尽可能缩小课堂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
3.4结合护生实际合理调整实习时间为减轻护生就业及升学压力,可结合学校及医院实际情况调整实习。如我校目前已将部分学生见习时间提前,增加学生半年自由支配时间,有利于毕业生合理安排就业及升本、考研时间,提高就业率及升学率,以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1.1设专职实习指导教师
随着学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实习发展,加强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选定专职教师全脱产专职管理实习工作。专职指导教师全脱产管理实习工作,不承担校内授课,至少每周去一次实习医院,并深入到每个科室,每名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也形成约束力。同时听取科室护士长对实习评价和情况反馈,并与各个实习医院护理部进行沟通。
1.2拥有优质的临床实习基地和高素质的临床带教教师
与我校多年合作的临床实习医院均为卫生部批准的三级甲等医院,都是综合性教学医院,具有科室全、疾病种类多、带教师资队伍水平精良等特点。临床带教教师要具有以下基本要求: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对护理专业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护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正规学校护理专业毕业,且有三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应熟知专业实纲要求,并严格遵守实纲指定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实习规划,指导学生的临床学习;还要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必须“一对一”带教,即一位教师对一名学生按计划进行全程带教。
1.3实习动员及培训是临床实习的基础
在实习前一周进行实习动员,向学生介绍实习意义、实习目的、实习目标,介绍实习医院的简要情况,激发学生实习的热情。实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多不同,实习的具体要求能够让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和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岗前培训是针对技能操作对学生进行训练。重新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操作,以便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开始临床实习前要进行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的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和操作程序。举办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包括护士基本素质要求、实习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差错事故的防范等使学生在实习中能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有所遵循,比较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另外,还可以请前一届毕业的优秀实习护士做实习汇报,讲解如何对待实习。上述一系列措施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2.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2.1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临床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
由教务科、护理学科—班主任、指导教师—医院护理部—教学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五级临床教学网,使教学环节衔接紧凑,运转顺畅,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习返校是我校实习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必须参加,定为每一个月返校一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总结。
2.2临床实习资料的管理是临床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制定《临床护理实习手册》、《护理技能达标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轮科表》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无疑可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既监督了学生又督促了教师。
2.3制定完整的评价体系
焊接作业时,切忌身体依靠被焊件(尤其夏季易出汗使衣服潮湿的情况下)。在金属容器内或狭窄工作场所施焊时,应采用橡胶或其他绝缘衬垫,以保证人体与焊件间良好绝缘,并要求两人轮换作业,以使相互照顾。在相对密闭的井架箱体构件内施焊时,要注意保持通风、换气。多数工厂多采用强化局部的机械通风,配以厂房自然整体通风或适量机械通风,局部机械通风,一般有送风与排风两种方式。送风,是采用电风扇直接吹散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通风方法。如图1-1所示,一般采用巨扇从箱体一端的人孔处往箱体内吹风,使施焊时所产生的有毒气体(电弧周围空气在弧光强烈辐射作用下,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从另一端口排出,保证箱体焊工不受毒气的危害。
此外焊接电弧是一种强烈的辐射源,其弧光组成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弧光辐射作用在人体上,被体内组织吸收,通过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后,可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可以使用镶有特别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按照焊接电流的强度不同来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同时,也要考虑焊工视力情况和焊接作业环境的亮度。为防止焊工皮肤受电弧的伤害,焊工宜浅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同时,工作服袖口应扎紧,扣好领口,皮肤不外露。
电源对人体的危害。当人体与带电导体、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物体接触时,电流会流过人体导致对人体的伤害。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当电流强度超过0.05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0.1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图1-2为电弧焊时电流流经人体部位示意图。根据欧姆定律I=U/R,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袜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多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
综上所述,由于焊接过程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为此应对从事该作业人员应严格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此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同时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焊接生产特点、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艺、工具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施工事故。
1.1基本资料选取
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6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名,女性63名,并将其随机性分为A1组和A2组,每组34名,其中A1组实习生的年龄为(18~26)岁,平均年龄为(21.05±1.07)岁,大专18名,本科36名,A2组实习生的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28±1.05)岁,大专20名,本科14名。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护理实习生均了解本组试验的研究过程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A1组
对A1组护理实习生进行综合带教管理。(1)选择优秀的的带教老师。临床护理实习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且为护理实习生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影响。因而要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选择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教师。(2)做好岗前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护理实习生职业形象、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培训,促进实习生在工作中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3)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要求带教老师热情接待每一位实习生,使其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减轻心理压力。(4)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培训。要求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同时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A2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管理,由固定的老师进行带教。
1.3观察指标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
对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考核,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实习生护理综合素质和水平越高。
2结果
2.1两组实习考核情况对比
带教管理后,A1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为(92.56±2.31)分,A2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为(84.27±2.25)分。A1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分数高于A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操作成绩为(90.18±2.35)分,A2组操作成绩为(79.24±2.30)分,显然A1组临床操作成绩高于A2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对两组护理实习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A1组满意20名,比较满意12名,患者对A1组实习生护理总满意度为94.11%;A2组满意18名,比较满意6名,患者对A2组组实习生护理总满意度为70.58%,患者对A1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与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5)。
3讨论
3.1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很多医院中护理实习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责任心、奉献精神。当前很多护理实习生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自私,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差的动手能力,且有较大的依赖性,组织纪律较差。另外,很多护理实习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沟通能力,沟通态度较生硬,患者对其信任度较低,进而使其失去自信心。在带教中护理实习生还表现出法律意识淡薄等。
3.2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