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产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近10年玉米生产在塔城盆地粮食生产中的变化
从2005年到2014年10年间,塔城盆地作物总播面积从2005年的17.219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28.665万hm2,增加了11.446万hm2,年均增长44.6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6.731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24.399万hm2,年均增长了40.55%;小麦面积从2005年的4.827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9.888万hm2,增加了5.053万hm2,年均增长16.36%;玉米面积从2005年的1.579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14.393万hm2,增加了12.814万hm2,年均增长了23.88%。小麦面积占盆地粮食面积的比重从2005年的71.72%,到2014年下降到40.49%,下降了31.23个百分点;玉米面积占盆地粮食面积的比重从2005年的23.46%,上升到2014年的58.99%,上升了35.53个百分点,从2012年开始玉米面积占盆地粮食面积比重超过小麦。
1.210年间玉米面积、单产的变化
近10年,塔城盆地玉米面积和单产水平总体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玉米面积增幅23.88%;同期,玉米单产由9677.3kg/hm2,增至12391.8kg/hm2,提高了2714.6kg/hm2,增幅28.1%。
2近10年塔城盆地玉米生产技术变化的特点
2.1玉米主栽品种的变化
近10年塔城盆地主栽玉米品种经历了延续80年代后期,以选用高产、中晚熟、稀植大穗玉米品种为主,至以选用中熟、大穗、高产的玉米品种为主,到以选用早中熟、高产、耐密、抗茎折、中穗、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为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至2007年,塔城盆地玉米主栽品种为sc704,由于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30~150d,对塔城盆地玉米的种植区域限制很大,此阶段盆地内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海拔500m左右的区域;第二阶段,至2010年,塔城盆地主栽品种为sc704和登海3672,由于登海3672属中熟品种,成熟期比sc704早熟7~9d,该品种的引进,使塔城盆地地膜覆盖玉米的种植区域扩大至海拔650m左右的区域;第三阶段,中早熟品种kws3376、kws9384,中晚熟品种kws2564、kws3564、农润919等耐密、抗茎折品种的引进,塔城盆地玉米的种植区域进一步得到扩大,种植范围延伸到海拔800m左右的区域。
2.2玉米种植模式和播种技术的变化
在播种技术上,2009年以前,主要采用鸭嘴式半精量点播机,每穴下种2~3粒,近几年盆地玉米播种主要采用气吸式精量单粒播种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要求种子质量高,整地质量高,土壤墒情好,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人工(可不进行人工田间间定苗),减少了大小苗。
2.3玉米收获技术的变化
近10年,玉米收获技术经历了人工收获果穗—果穗人工脱苞叶码垛自然风干—机械脱粒、机械收获果穗—果穗晾晒—机械脱粒、玉米站秆籽粒脱水,机械收获直接脱粒—籽粒烘干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至2006年,玉米收获采用人工作业,贮存风干过程中浪费大,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一般在45%左右,此阶段由于消耗人力太大,费工,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速度不高;第二个阶段至2009年,玉米收获技术发展到半机械化作业,此阶段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一般在40%左右,此阶段玉米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的扩大,但由于果穗凉晒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凉晒场地,防水防霉措施要求严格;第三个阶段,2010年至今,玉米收获全部机械化,该项技术要求玉米品种具有成熟后期脱水快,玉米站秆脱水,茎秆抗茎折,果穗不易脱落,一般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在28%左右。由于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玉米收获期比2005年适时晚收10~15d,适时晚收技术的应用,玉米籽粒产量就可提高8%,目前,塔城盆地玉米机械化收获率已达100%。
2.4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近10年间,玉米节水滴灌技术经历了膜间沟灌与膜下沟灌相结合到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演变。2005年~2007年,塔城盆地玉米田间灌溉主要采用膜间沟灌辅助膜下沟灌的灌水技术。2007年塔城盆地裕民县开始示范推广打瓜膜下滴灌技术,盆地玉米膜下滴灌面积仅有60hm2,到2008年,玉米膜下滴面积发展到8.67千公顷,占盆地玉米种植面积的25.9%,到2011年盆地玉米膜下滴灌面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1年盆地玉米膜下滴灌面积4.28万hm2,比2010年增加3.25万hm2,到2014年盆地玉米膜下滴灌面积已达14.132万hm2,占盆地滴灌面积的74%。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由于省地、节水、省人工、增产、肥料利用率提高等优点,推广速度迅猛。
2.5玉米田除草技术的发展
近10年,塔城盆地玉米田除草技术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以前,主要人工除草、机械中耕除草为主,辅助化学除草,此阶段,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主要为苗前用金都尔、仲丁宁播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莠去津化学除草,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技术的制约因素是气候因素和土壤整地水平低影响了除草效果,苗后莠去津除草技术,用药量大,残效期长、除草谱窄,对后茬有些作物有一定影响;第二阶段,2007年至今,该阶段玉米田间除草技术主要采用苗后化学除草技术,主要采用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二元复配除草剂,近几年,还采用了烟嘧磺隆、莠去津和甲基磺草酮(或硝磺草酮,或氯氟吡氧酸)的三元复配除草剂,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正逐步走向除草谱广、安全性强、机械化操作的技术路子上。
3今后塔城盆地玉米生产技术发展方向及建议
3.1加大塔城盆地玉米高产、抗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目前,塔城盆地玉米栽培技术还存在播种质量差,导致玉米出苗不整齐,大小苗现象较突出,后期空秆率较高,影响玉米密植的成穗率;偏重化学除草,轻苗期中耕;灌头水过早,一般头水早灌10~15d,轻视玉米蹲苗,导致株高增加,穗位提高,根系深扎不够,气生根数量减少,增大玉米后期茎折风险,因此,要针对关键技术点,加大研究示范力度,组装配套,提高塔城盆地玉米单产水平。一是,提高种子质量,要求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净度达到99%;二是加大土壤秋耕深翻,严格按照农艺要求,做好整地平地工作,做到上虚下实,土地平整,无大坷垃;二是提高单粒精播技术,要加快对现有单粒播种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播前播种机械的检查与调试,防止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漏种、卡种和断条等现象,影响田间基本苗。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在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3000m以外,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地域,能有山、河隔离带更为理想。农田灌溉水、土壤、大气、生活饮用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基地面积应大于5hm2,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基地选定后还应合理规划,完善排灌设施,健全田间道路网络,培肥土壤等,创造一个优质、高效、低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生态环境。
2细化栽培
细化栽培技术就是要根据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的要求,研究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调控与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无土栽培、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病虫消长的关系;研究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技术、茬口安排技术、清洁田园技术和引种试验推广抗病虫品种技术的综合,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出一套适合当地不同类型菜地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供基地生产应用。
3强化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保护、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爱比菌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的应用,灯光诱杀、气味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进行诱杀及防虫网、特种性能膜防病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已直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今后要充分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发、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力争扩大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面。
4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优化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药药效,既控制病虫的为害,又可防止农药在蔬菜产品上的超标残留。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绝对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2)加强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复杂,要抓住主要病虫和病虫发生的主要时期开展测报,一般害虫的低龄阶段和病害的发生初期为防治适期。
(3)对症下药。据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记载,我国有蔬菜病害1133种、蔬菜虫害334种,但各地主栽的蔬菜种类和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并不很多,防治前一定要确诊后对症下药。
(4)讲究施药技术。实施化学防治时必须把农药施用到目标物上才能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的发生、发展,才能保护蔬菜的正常生长,若施药“脱靶“就会降低防治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剂型、使用次数、使用方式和依法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5施肥措施
(1)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充足的有机肥,能不断供给蔬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蔬菜品质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要加入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发酵,使其充分腐熟方可施入菜田。发酵时将新鲜的粪污装入塑料袋中堆放或装入缸中,加入热水封口,在15℃以上的环境湿度下自然发酵。农作物秸秆加入速腐剂可直接还田,但将其粉碎后,堆腐发酵效果更好。堆腐的方法是每100kg粉碎的秸秆加入速腐剂1~2kg,堆垛后,表面用泥封严,一般20d左右成肥。
(2)重施基肥,少施追肥。实践证明,在相同基肥条件下,追肥用量越大,绿色蔬菜生产要施足基肥,控制追肥,一般施用纯氮225kg/hm2,2/3作基肥,1/3作追肥,深施。
(3)重视化肥的科学施用。一是禁止施用硝态氮肥。二是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施氮量应控制在纯氮2250kg/hm2以内。三是要深施、早施。一般氨态氮肥施于6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l0cm以下土层。早施有利于作物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实践证明,尿素施用前经过一定处理,还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肥效,减少污染。处理方法为:取1份尿素,8~10份干湿适中的田土,混拌均匀后堆放于干爽的室内,下铺上盖塑料薄膜,堆闷7~10d即可做穴施追肥。四是要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
(4)施肥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不同的地质,不同的苗情,不同的季节施肥种类,施肥方法要有所不同,低肥菜地,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蔬菜苗期施氮肥利于蔬菜早发快长。夏秋季节气温高,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不利于硝酸盐积累,可适量施用氮肥。
6参考文献
[1]石其夫,庄召勤,程大勇.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53.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总称。现根据北方地区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践经验,将其生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生产条件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在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3000m以外,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地域,能有山、河隔离带更为理想。农田灌溉水、土壤、大气、生活饮用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基地面积应大于5hm2,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基地选定后还应合理规划,完善排灌设施,健全田间道路网络,培肥土壤等,创造一个优质、高效、低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生态环境。
2细化栽培
细化栽培技术就是要根据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的要求,研究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调控与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无土栽培、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病虫消长的关系;研究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技术、茬口安排技术、清洁田园技术和引种试验推广抗病虫品种技术的综合,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出一套适合当地不同类型菜地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供基地生产应用。
3强化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保护、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爱比菌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的应用,灯光诱杀、气味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进行诱杀及防虫网、特种性能膜防病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已直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今后要充分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发、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力争扩大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面。
4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优化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药药效,既控制病虫的为害,又可防止农药在蔬菜产品上的超标残留。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绝对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2)加强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复杂,要抓住主要病虫和病虫发生的主要时期开展测报,一般害虫的低龄阶段和病害的发生初期为防治适期。
(3)对症下药。据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记载,我国有蔬菜病害1133种、蔬菜虫害334种,但各地主栽的蔬菜种类和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并不很多,防治前一定要确诊后对症下药。
(4)讲究施药技术。实施化学防治时必须把农药施用到目标物上才能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的发生、发展,才能保护蔬菜的正常生长,若施药“脱靶“就会降低防治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剂型、使用次数、使用方式和依法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5施肥措施
(1)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充足的有机肥,能不断供给蔬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蔬菜品质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要加入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发酵,使其充分腐熟方可施入菜田。发酵时将新鲜的粪污装入塑料袋中堆放或装入缸中,加入热水封口,在15℃以上的环境湿度下自然发酵。农作物秸秆加入速腐剂可直接还田,但将其粉碎后,堆腐发酵效果更好。堆腐的方法是每100kg粉碎的秸秆加入速腐剂1~2kg,堆垛后,表面用泥封严,一般20d左右成肥。
(2)重施基肥,少施追肥。实践证明,在相同基肥条件下,追肥用量越大,绿色蔬菜生产要施足基肥,控制追肥,一般施用纯氮225kg/hm2,2/3作基肥,1/3作追肥,深施。
(3)重视化肥的科学施用。一是禁止施用硝态氮肥。二是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施氮量应控制在纯氮2250kg/hm2以内。三是要深施、早施。一般氨态氮肥施于6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l0cm以下土层。早施有利于作物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实践证明,尿素施用前经过一定处理,还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肥效,减少污染。处理方法为:取1份尿素,8~10份干湿适中的田土,混拌均匀后堆放于干爽的室内,下铺上盖塑料薄膜,堆闷7~10d即可做穴施追肥。四是要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
(4)施肥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不同的地质,不同的苗情,不同的季节施肥种类,施肥方法要有所不同,低肥菜地,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蔬菜苗期施氮肥利于蔬菜早发快长。夏秋季节气温高,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不利于硝酸盐积累,可适量施用氮肥。
摘要:总结了北方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要点,如生产条件的选择,进行细化栽培,推广应用病虫害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慎用化学防治技术,以及合理施肥,以期指导北方地区蔬菜无公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