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学会
主管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林业科技》是一本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管,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学会主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类期刊,该刊主要报道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已入选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为0.52 《贵州林业科技》主要内容栏目有试验研究、专题讨论、文献综述。
《贵州林业科技》主要发文机构有:学研究院(发文量439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植物;油茶;群落;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贵州大学(发文量191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植物;马尾松;造林;生态;种子”;贵州师范大学(发文量33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植物;植被;生境;特有植物;群落”。
《贵州林业科技》主要发文主题有植物、林业、生态、育苗、马尾松、造林、油茶、杉木、保护区、栽培。其中又以”植物(181篇)”居于榜首,发文量第二的是“林业”(155篇),发文量第三的是“生态”(98篇),发文主题最少的是“栽培”,仅发文61篇。
1、来稿要求: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农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农业学术动态的述评、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指导意义的农业书刊评价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数据务求准确,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书写规范。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两投。对于有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2、作者简介:
述评、专家论坛、指南解读栏目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个人简介及近照。个人简介内容包括职称、职务、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所获重大荣誉奖项等,字数以 100~300 字为宜。近照以 2 寸免冠彩色证件照为宜,格式为“.jpg”,像素不得低于 300 dpi。
3、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中文文题控制在 20 个汉字以内。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有英文摘要者同时给出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
4、图表:
文中所有图表均需为作者自行制作而非引用他人文献中的图表。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学研究院 | 439 | 植物;油茶;群落;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 |
贵州大学 | 191 | 植物;马尾松;造林;生态;种子 |
贵州师范大学 | 33 | 植物;植被;生境;特有植物;群落 |
贵州省核桃研究所 | 30 | 核桃;营建;穗条;青皮;苗木 |
铜仁地区林业科研所 | 28 | 乌桕;乌桕金带蛾;育苗;角倍;杉木 |
贵州省植物园 | 19 | 栽培;植物;引种;引种栽培;幼苗 |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8 | 植物;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植物群 |
南京林业大学 | 15 | 人工林;种子;林木;马尾松;马尾松人工林 |
中国科学院 | 13 | 育苗;云南松;退耕;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草) |
贵州科学院 | 13 | 植物;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引种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 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6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18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 18 |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 1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3 |
贵州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11 |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 10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 9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8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 ,地址:贵阳市富源南路382号贵州省林科院内,邮编:5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