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孔子的自然哲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孔子不信神,注重现实问题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中国的哲学精神是人,而不是神。西方的哲学传统是从神话开始而后发展成为哲学,而中国的传统是从人与自然走向哲学。中国最早也出现过神,但中国的神也不像西方神那样的超自然性。中国的神也是人。中国古代被称为神的最著名的有五氏神,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他们和西方古希腊的神不同,中国的这些神都是对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后来被人民尊为神灵。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讲,西方的神是唯心主义的超自然物,而中国的神只是一种对杰出人物的尊称,并且对他们寄托着无限的怀念与哀思,这样就表现出唯物主义的特征。孔子就是这种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恩格斯指出:“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源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中国古代学者一开始就强调万物的自然本源。实际上初民对世界的思考,虽然是简单的,却是把自然界作为本源的。所以恩格斯又说:“在这里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各种具有固定形态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就在水里去完成。”
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虽然这个认识简单朴素,但却显现出唯物主义的灿烂光辉。本文就是按照恩格斯的理论来解读孔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一次子路请教老师关于事鬼的问题。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春秋时代,鬼是指已逝的祖先。子路问怎么样敬事已逝的祖先,孔子说连人还没有服侍好,怎么能够服侍鬼神呢?这里看出,孔子更加重视的是活人。所以接下去子路又问:“敢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里的意思是:子路又问什么是死。孔子说,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知道死的道理呢?孔子的回答是非常现实的。孔子不讲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从来不说那些怪异的、暴力的、叛乱的和神怪的事情。孔子虽然很重视祭祀,他的祭祀是基于对祖先的怀念,不是迷信。他之所以特别重视祭祀祖先,那是为了礼的需要,因为他并不真的认为有鬼神存在。祭祀祖先也是为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孝道。“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孔子认为所祭祀的是自己的祖先,如果去祭祀不应该祭祀的人,这就是一种谄媚的行为。孔子理解问题总是现实的,比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樊迟问老师怎样才算聪明,孔子告诉他:要引导人们懂得道义,尊敬已逝的祖先,但不要迷信鬼神,这样的人就是聪明了。孔子非常明确地告诉樊迟,人们要尊敬鬼神而远离鬼神,这才是真知。祭祀祖先是为了尊敬祖先,但必须远离鬼神而不迷信。
二、孔子论自然规律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在孔子颠沛流离了十四年后,鲁国的季康子派人接孔子回到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当时鲁国都尊称他为国老,尽管鲁哀公与季康子都常去拜访孔子并询问有关政事,然而他们不想重用他。这时孔子已经知道自己年老,在政坛上是无所作为了。所以他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我想司马迁所说的“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遍三绝”,就是指他的最后6年(前484-479)。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他在七十岁的时候回首一生,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小结。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13他在晚年静下来完成年轻时代的梦想,好好坐下来研究《周易》,思考自然的规律。并且对《周易》作了阐释。由于历史久远,尽管其中有些词句是别人窜入的,或者有些文字被篡改,但基本的内容应该是孔子所撰写。不管历史如何改变了他的思想,而他基本的思想核心仍然保存在《易传》的上下“系辞”中。所以这里我们从“系辞”上下篇的部分内容出发,来研究孔子万物变化的自然哲学思想。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系辞》中所出现的“子曰”部分,记载的就是孔子本人说的话。孔子认为,宇宙发展的规律就是阴阳的转换,即所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可以转换为阳,阳也可以转换为阴,这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所以这种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互转而生生不息的运动,因此“生生之谓易”,就是《易经》告诉人们的变易的意思。所以阴阳变化生生不已就叫做“易”。孔子阐释易道时说:易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指意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他说这种变化的规律是多么广大啊,它和天地的刚柔之德行相匹配,它和四时的运行相匹配,阴阳互转可以和日月的轮回相匹配,美善虽然简约,却能够和高尚的德行相匹配。这是孔子发自内心的对自然规律的感叹。孔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具有宇宙的特征,都遵循宇宙的规律。“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孔子赞美《周易》,他说《周易》是伟大的至善至美之书,《周易》是圣人用来增加其德性和扩大其功业的书。智慧之伟大在于崇高,而礼仪之伟大在于谦卑。崇高是效法天,而谦卑是效法地。天地为世间万物创造了各自的地位。这就是《周易》反映了天地通行的规律和宇宙的特征,发现了通向自然规律的门径。“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7]系辞上传5孔子在这里悟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规律,即宇宙总是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进。所以天下的事物,有何需要如此忧心忡忡地思虑呢?天下的事情不管有多少,它们最终都归于一个目标;人们考虑的途径不管有千条万条,最终它们都归于一个共同的理想。这就是孔子所认为的宇宙规律。他还举例说:太阳落山,月亮就升起了,月亮下山,太阳就升起了,日月往来是交替的,因而有光明的出现。寒冷的日子结束炎热的日子就来了,炎热的日子结束就到了寒冷的日子,寒暑往来的交替,遂有春夏秋冬四时递相推移的顺序。作为人,你无法改变宇宙的规律,你只有遵循宇宙的规律而不能违反,违反了人类就要遭殃。
三、孔子论万物皆变
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说他在河边看到流水时的感叹:时间就像河水一样流去而再不复返!日夜不停。时间永远向前,河水也永远向前,这其中的哲学含义非常深广,意味着世界在永远地变化。前面提到过《易经》的“系辞”为孔子所撰,虽然学术界对“十翼”有争论,但是“系辞”应该为孔子的创作。吉林大学教授吕绍纲也认为:“《周易》“传文”除前人旧说,后人窜入,弟子记录孔子语外,其余大部分应是出于孔子手笔。”前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7]系辞下传8这里的意思是说,《周易》这部书蕴涵着深奥的人生哲理,而且是不可以背离的。它所体现的“道”,虽屡经迁移而变动不止。所谓“道”,就是指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孔子这里所蕴涵着的意思就是世间万物皆变。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易经》是和占卜有关的古籍,因为从其本源来看,《易经》并不是绝对占卜的书籍。古人实际上把占卜仅作为消除疑虑的方法,就好像现在人们在无法决定的时候,运用抓阄或者丢硬币看正反来决定一样。《左传•桓公十一年》就记载过下面一件事情:楚国主帅屈瑕提出要楚王增兵,副将斗廉说:“军队能够获胜是由于上下团结一致,而不在于兵力的多寡。殷纣王将士很多,却败于兵少的周武王。这你是知道的。所以只要整顿军队就可以出兵,还增什么兵呢?”屈瑕又提出必须由占卜来决定。而斗廉说:“占卜只是为了决定犹豫不决的事情,既然现在没有疑惑,为什么要占卜呢?”屈瑕听取了斗廉的意见,一举取胜,打败了敌军。这里清楚地看到,《易经》并不是用来预测未来的书籍,只不过是用来消除疑惑而已。《易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自然哲学著作。孔子对《易经》的研究,即使“十翼”不是孔子所撰,根据前人的记载,他至少是赞同“十翼”论点的。孔子认为世间万物在变。因为“易”本身就是“变化”的意思。“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这里是说圣人可以从卦辞里看到深远的道理,研究微妙的变化。“天垂象,见吉凶。”这里的吉凶并不一定指幸运和悲惨的结果,而是指变化。比如,天气转晴就是吉,而天变阴雨,那就是凶。这里说明,从这些卦辞里的微小变化可以看出事物变化的暗示。可见,最初的卦辞和爻辞是对万物的象征。后来,人们把吉凶看做是吉兆和凶兆。为什么“变”和怎样“变”,以及不同的“变”,这些本来就是“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即“道”是无形的,是一切变的法则,变后的结果是器,“器”是有形的,即“行而下者谓之器”。“器”诞生于“道”。天气晴朗是结果,为什么晴朗是结果呢,因为这是根据内在规律决定的。我们可以理解“易”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宇宙的诞生,具体的变化,动植物的出现等等都基于“变”。孔子认为,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也在变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以上说的是64卦的位置变化,上下并不固定,没有确切的标准,随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一切规律、原则和道理不是永恒的,不可能永远放之四海而皆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如同中国革命一样,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准的,后来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后来邓小平理论又发展了思想,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理论又进一步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就说明,任何规律和原则如果得不到发展,无论社会或者科学就会僵化和后退。有人认为《易传》里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之间存在着矛盾,以及“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和“天地道,恒久不已也”之间矛盾。其实这里的“久”,并非“永久”的意思,而是指时间的长久。这里的“恒”也不是指“永恒”,而是“持久”的意思。实际上他们是和谐的,如果说有矛盾,这里的矛盾也是矛盾的统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后遂通天下之故。”有人把它解释为感应之后就能够对于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所不通,并认为这是神秘主义的。其实这里的“感”,是指研究之后而有所感悟;所谓“通天下”,是指懂得如何采取适合于当时的工作方法。如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感悟出新的真知。又如我们现在讲“与时俱进”,就是“易”在今天社会发展方面的最佳阐释。前面已经提到,孔子一生“述而不著”。即使他序《易》也没有署名,而且还夹杂着他人的言辞。了解他的自然哲学思想也可以从别人的著作中去寻找。比如,有一次颜回问他的老师:“敢问无受天损易。”孔子说:“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颜回问他什么叫做不受自然的损害容易。孔子告诉他说:饥饿、干渴、严寒、酷暑,穷困的束缚使人事事不能通达,这是天地的运行,万物的变迁,说的是要随着天地、万物一块儿变化流逝。做臣子的,不敢违拗国君的旨意。做臣子的道理尚且如此,何况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自然呢?颜回又问:“何谓无始而非卒?”孔子告诉他:“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颜回又问什么叫做没有什么开始同时又是终了的?”孔子说:“变化无穷的万物不可能知道是谁替代了谁而谁又为谁所替代,这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终了?又怎么能知道它们的开始?只不过谨守正道随应变化而已。”颜回接着问:“何谓人与天一邪?”孔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颜回问老师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孔子告诉他说:“人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出现,也是由于自然。人不可能具有自然的本性完全一样,也是人固有的天性所决定的,圣人安然体解,随着自然变化而告终!”以上,孔子对《易经》的阐释,实际上就是表达他个人的自然哲学观点,即孔子论矛盾和统一。《易经》里的“变”不是无缘无故的“变”,任何“变”都是由于矛盾引起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它的意思是说,《易》有极至的起点,就这样生下了两种样式,两种样式生下了四种现象,四种现象生下了八种卦象,八种卦象可以判定吉凶,判定了吉凶便可成就大的事业。所以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这里的天地就是自然。变化之通达,没有比四时更伟大的了;悬在天上、闪著光明,没有比日月更伟大的了。这里的日月也是指自然。这里说明《周易》这部书,内容广大,无所不包:含有天的道理,含有人的道理,含有地的道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传4这里孔子认为,《易》以天地为范本,所以能概括天地的法则;因为它与自然相似,所以不违背自然规律;因为它的智慧遍及于万物,它的法则有益于天下,而不偏离万物。易理囊括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偏离,成就万物的表里而没有遗失,所以“神”没有固定处所而《易》不拘于因定主体。在另一个地方,冉求问他的老师:“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古时候就像今天一样。”冉求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便退出屋来,第二天再次去见老师,说:“昨天我问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古时候就象今天一样。”冉求又问老师说:“昨天他心里还很明白,今天就糊涂了,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因为心神先有所领悟;今天你糊涂了,是因为又拘滞于具体形象而有所疑问吧?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你说不曾有子孙而存在子孙,可以吗?”冉求无从回答。孔子就对他说:“算了吧,不必再回答了!不会为了生而使死者复生,不会为了死而使生者死去。人的死和生相互有所依赖吗?其实全存在于一个整体。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物类吗?使万物成为具有各别形体事物的并不是具有形体的事物。”孔子告诉人们,万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没有终结的,因为这是取法于万物的生生相续;万物的不停变化是以自然法则为基础的。
作者:罗志野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