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论文范文

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论文

阴阳二气的概念是古人的自然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用来解读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的。伯阳父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都不能离开阴阳二气,这就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进行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伯阳父对地震的阴阳论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3]这里的意思是: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并且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就必定灭亡。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怎能不灭亡呢?所以,伯阳父根据这个地震推论出“周将亡矣!”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这个推论不是无中生有的。在两千七百年前,在当时具体的地理科学发展和社会条件下,他的这个论断是科学的。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地震是指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时,逐渐积累的能量在地壳里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地震有各种类型,比如构造地震,就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而伯阳父运用阴阳理论来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即使在今天也不无道理。伯阳父所提出的第三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和同理论。在《国语》里,有以下一段记载:“公曰:‘周其弊乎?’对曰:‘酩殆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段话的意思是:郑桓公问伯阳父:“周朝将会衰败吗?”伯阳父回答说:“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尚书》里的《泰誓》说:‘老百姓所希望的是上天必定会遵从的。’现在周幽王抛弃正直而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又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和谐是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这样才能丰富发展,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伯阳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万物,如果同上加同,就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他的这一论断显示出辩证法因素的光辉。二前面提到古希腊的泰勒斯(鼎盛时期是公元前585年)提出水是万物之源,而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管仲比泰勒斯早100多年就提出水是万物本源。管仲(前725-前645年)是齐国的上卿。他一生不仅对齐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留下了重要的著作《管子》一书。他提出水与地(土)是世界万物之源。他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5]他的意思是说,地是万物的本原,是一切生命的植根之处,美与丑,贤与不肖,愚蠢无知与才华出众都是由它产生的。水,则是土地的血气,它像人身

的筋脉一样,在大地里流通着。所以说,水是具备一切的东西。管仲又说:“何以知其然也?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5]这里他自问,怎样了解水是这样的情况呢?回答说:水柔弱而且清白,善于洗涤人的秽恶,这是它的仁。看水的颜色虽黑,但本质则是白的,这是它的诚实。计量水不必使用平斗斜的概,满了就自动停止,这是它的正。不拘什么地方都可以流去,一直到流布平衡而止,这是它的义。人皆攀高,水独就下,这是它的谦卑。谦卑是‘道’的所在,是帝王的气度,而水就是以‘卑’作为聚积的地方。正因为这样,所以说水是万物之本源。他又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5]管仲说得很清楚:人,也是水生成的。男女精气相合,而由“水”流布成人的形体胚胎。

《易经》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自然哲学著作,它所讨论的是“变化”。《易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文,二是传。经文指64卦。经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应该是逐步形成的。而传文的作者是孔丘。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一般都认为孔丘是伟大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哲学家,和自然哲学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是伟大的自然哲学家。《论语•子罕》有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说孔丘在河边感叹道:“时间就像是河水一样流去不复返!日夜不停。”实际上这里孔丘暗示说,一切东西都像河水一样流动,在不停地变化着。孔丘在世时曾修订《诗经》、《书经》,还修订《礼》和《乐》,并且序《周易》和作《春秋》。所谓序《周易》,是指他为《易经》所写的附录《十翼》。《十翼》就是上经和下经的彖辞;上经和下经的象辞;系辞上传和系辞下传以及文言、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根据前人和今人的研究,对《十翼》的作者存疑頗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孔丘曾经参与过《十翼》的修改和创作,另外他的弟子也很可能运用他的理论参与了修订《十翼》。特别是系辞的上下传对《易经》做了深刻探讨和阐释,因为孔丘参与系辞写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尽管其中有些词句是别人窜入的,或者有些文字被篡改,但基本的内容应该是孔丘所撰写。所以这里我们从系辞上下传各篇的部分内容来研究孔丘对万物变化的理论。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而“易”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无论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易”也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初始概念。《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只不过表达世界万物的变化,因为变化之复杂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出现一些用来表示变化的符号。比如许多变化和气象有关,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人用这些符号进行打赌和预测,这样就形成了一套有系统的卦辞和爻辞。最初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万年后的哲学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那就是“变”。《易经》是和占卜有关的古籍,但其本源并不是绝对的占卜。它之所以被当成绝对占卜的书籍,那是被一部分人所利用。古人实际上把占卜仅作为消除疑虑的方法。就好像现在人们在无法决定的时候,运用抓阄或者丢硬币看正反来决定一样。《左传》就记载过:“斗廉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这里的事情是这样的:楚国主帅屈瑕提出要楚王增兵,副将斗廉说:“军队能够获胜是由于上下团结一致,而不在于兵力的多寡。殷纣王将士很多,却败于兵少的周武王,这你是知道的。所以只要整顿军队就可以出兵,还增什么兵呢?”。屈瑕又提出占卜,而斗廉说:“占卜只是为了决定犹豫不决的事情,既然现在没有疑惑,为什么要占卜呢?”屈瑕听取了斗廉的意见,一举取胜,打败了敌军[6]。孔丘对《易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易经》的第一个基本法则就是:世间万物在变。因为“易”本身就是变化的意思。“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这里是说圣人可以从卦辞里看到深远的道理、研究微妙的变化。“天垂象,见吉凶。”这里的吉凶并不一定指幸运和悲惨的结果,而是指变化。这里说明从这些卦辞里的微小变化可以看出事物变化的暗示。可见,最初的卦辞和爻辞是对万物的象征。后来,人们把吉凶看作是吉兆和凶兆。为什么变和怎样变,以及不同的变,这些本来就是“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就是指“道”66是无形的,是一切变的法则,变后的结果是“器”,“器”是有形的,即“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诞生于“道”。天气晴朗是结果,为什么晴朗是结果呢,因为这是根据内在规律决定的。我们可以认为“易”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宇宙的诞生,具体的变化,动植物的出现等等都基于“变”。有人认为,中国哲学不是哲学:“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表示一个专门的行业。因为经书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其实,《易经》就是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问题在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叙述方面是不同的。《易经》的第二个基本法则是: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也在变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7]系辞上传5“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系辞下传8以上说的是64卦的位置变化,上下并不固定,没有确切的标准,随变化而变化。唯物主义也就是一切规律、原则和道理不是永恒的,不可能永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这如同中国革命一样,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准的,后来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后来邓小平理论又发展了思想,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理论又进一步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就说明,任何规律和原则如果得不到发展,无论社会或者科学就会僵化和后退。有人认为易传里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与“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之间矛盾。还有,“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彖传这句话也和“天地道,恒久不已也”[7],恒卦-彖传之间矛盾。其实这里的“久”,并非永久的意思,而是指时间的长久。这里的“恒”也不是指永恒,而是持久的意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后遂通天下之故。”有人把这解释为感应之后就能够对于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所不通,并认为这是神秘主义的。其实这里的“感”是指研究之后而有所感悟。所谓“通天下”,是懂得如何采用适合于当时的工作方法。如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感悟出新的真知。又如我们现在讲“与时俱进”,就是“易”在今天社会发展方面的最佳阐释。

《易经》的第三个法则是矛盾和统一。《易经》里的变不是无缘无故的变,任何变都是由于矛盾引起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7]系辞上传11“一阴一阳之谓道。”[7]系辞上传5“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7]系辞下传5这里看出日月寒暑相互转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易经》就是讨论“变”的道理。例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7]系辞上传这里的意思是说,天高地低,乾坤的关系也就确定了。低与高陈列在一起,贵与贱的地位便显现了出来。动静的转化有一定常规,刚柔也就有了判定的依据。宇内的东西以类相聚,各类物种以群相分,由此产生了吉和凶。天上的东西形成一定气象,地上的东西形成一定形体,由此出现了变化。所以,刚柔相互交错,八卦相互推动。以雷霆来鼓动,以风雨来润泽;日月运行,一冷一热。……遵从易简便得到了天下之理。得到了天下之理便可确定在天地之间的位子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7]系辞上传4《易》以天地为范本,所以能涵括天地的法则。……因为它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因为它的智慧遍及万物,它的法则益于天下,所以不偏离万物。全面遵行而不偏离,乐其天然知顺其势,所以心无所忧;安于其境厚施于仁,所以能怀爱心。囊括天地的变化而不偏离,成就万物的表里而无遗佚,所以“神”没有固定处所而《易》不拘于固定主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7],系辞上传11所以,《易》有极至的起点,就这样生下了两种样式,两种样式生下了四种现象,四种现象生下了八种卦象,八种卦象可以判定吉凶,判定了吉凶便可成就大的事业。所以,效法的典范,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变化之通达,没有比四时更伟大的了;悬在天上、闪耀光明,没有比日月更伟大的了;地位之崇高,没有比富贵更伟大的了。这里说明,《周易》这部书内容广大,无所不包:含有天的道理,含有人的道理,含有地的道理。兼有天地人三才(三个方面)而各以两画代表,所以一卦有六爻。六爻,不是别的,就是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天地人之道在于变动,所以称为爻;六爻各有贵贱差等,所以称为物;物象交互错杂,所以叫做文。文理错综,有恰当有不恰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孔丘对《易经》的阐释也就是表达他个人的自然哲学观点。四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宇宙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最早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而中国春秋时代的老聃和墨翟等人对宇宙的哲学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对今天都有着科学的意义。根据《史记》的记载,老聃(前571年-471年)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人,他的著作《道德经》奠定了道家学派的学术基础。首先我们看老聃“道”的深化意义,他所说的“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也就是宇宙的发生和发展道路,包括世间万物的普遍发展规律。老聃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9]第一章这里他认为“道”和“名”都不可能永远是“道”为“名”。“道”本身是抽象的自然规律,因为自然是在永远的变化,所以“道”也就随着变化。老聃所说的“名”是给与事物名称。西方哲学的起源是希腊神话,所以西方哲学家碰到的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而且他们把宇宙的第一推动力寄托在一个假设的神身上,尽管他们没有看见过神,也不知道神究竟是什么,但是神的观念是西方哲学的根源。中国哲学起源于世间万物的变化,而且世间万物都带有宇宙的特征。所以中国古人解决方式和西方完全不同。老聃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道”才是宇宙的本源,宇宙是不需要第一推动力的。因为老聃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四十二章。这不是简单的算术,而是宇宙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世间万物都生于“道”。究竟什么是“道”呢?根据老聃的思考,“道”是抽象的和普遍存在的。“道”不同于其他事物。

因为是无形的,是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的,然而确实又是存在的。所以老聃才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表明“道”是宇宙的普遍原理,是任何事物所遵循的一般原理。按照老聃的思维逻辑,任何事物都先有一,然后从一才能产生出其他。一是整体,一又是开始,并且由一而产生出来的其他都必须遵循“道”这一普遍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由一开始到其他都是具体的,看得到的,而支配事物发展的就是“道”,是看不到的,只存在人们的意识或者认识之中。其实宇宙本身不存在“道”,因为“道”本身不是实体。“道”是人类对宇宙和宇宙间万物变化的一种认识和阐释。“道”是人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域内对宇宙运行的认识、思考和猜测。世间万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都有其自身的“道”。任何事物的“道”都有其相似性,也有其相异性。所以事物的发展是“道”,事物的灭亡也是“道”。因为万物都具有宇宙的普遍特点。老聃所处的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他对“道”的认识论是他个人对宇宙的独立思考和猜测。他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他同样吸收了他的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理论精华。老聃按照他的逻辑思维,来思考世间万物以及万物的发生和衰亡,乃至万物之间的相似性。在他看来,这种发生、发展和衰亡事实上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这是万物共同的地方。同时万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又不完全相同,这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宇宙的特征,各有其自己的“道”。“道”是一个总的原则,但究竟什么是“道”,老聃也不能够解释清楚,所以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精,其中有信。”[9]第二十一章这里老子说的“道之为物”中的“物”包括具体的“物”和抽象的“物”。有形的“物”是一种具体的物体,而无形的“物”就不是具体的物体。他说的“道”是无形的,是非实体。这里“道之为物”的涵义是指“道”之所以是“道”。老聃认为世间万物也都具有宇宙的特性,所以万物也像宇宙一样具有自身的“道”。但究竟“道”是什么,他本人也不清楚。这并不奇怪,这就好像当今的物理学家考虑宇宙的形成一样,宇宙的形成必定有其自身的发展道路,但是究竟如何形成的,至少到目前还没有确定。所以老聃一再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也就是说,在恍恍惚惚之中似乎有形象,似乎有实物,也似乎有其精神实质。荀子曾经说过,老聃是“蔽于天而不知人”[10]。荀况对老聃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老聃所探讨的正是“天”。古代说“天”,就是指自然科学,是对宇宙的探索。更具体地说,老聃所探讨的是自然的形成和宇宙的来源,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思考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老聃对万物起源的探讨和西方哲学家不同,他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出发来推测宇宙的起源,这就是他所提出的抽象的道。他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第四十章他首先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来源的,这和德国的哲学家康德的不可知论不同。他的逻辑思考是人由父母而生,父母原来就有的;植物由种子而生,种子原来就有的。但是最初的“有”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天地间的第一个父母,天地间的第一颗种子是如何产生的呢?用今天的科学可以解释,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如果我们再追根溯源,万物的始祖宇宙是哪里来的呢?老聃认为最初的“有”产生于“无”。所以,老子的“无”就是“道”。从今天的科学发展来看,老聃对宇宙来源的思考是有意义的。当今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世界和宇宙,世界万物都不存在。按照老聃的理论,宇宙大爆炸是‘有’和‘无’的分界线。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世间的万物,而时空和万物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才形成的,西方哲学家一直从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来探讨宇宙的起源,就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后来西方的宗教就指望有一个创世主,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宇宙的来源。而先秦时期的老聃就认为宇宙形成之前是“无”,而宇宙和宇宙出现后的万物都是产生于“无”。这就证明了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墨翟(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墨子》是由后来其弟子收集而成的。他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理论是“兼爱”和“非攻”。墨子虽然出身于农民,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不仅是哲学家,而且也是当时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几何学和物理学方面有突出成就,并且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理论,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墨翟在他的《经上》、《经说上》、《经下》和《经说下》里提出了他的宇宙观。他说“久,弥异时也。”[11]经上“久,合古今旦暮。”

“宇,弥异所也。”[11]经说上“宇、蒙东西南北。”[11]经下墨翟这里所说的“久”是指时间;他所说的“宇”是指空间。所谓时间是由古而今的连续体,而空间是包括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的无限体。时间和空间建构成一个时空的连续整体。墨翟说:“宇或徙,说在长宇久。”[11]经下“长,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有(又)在暮。”[11]经下“徙”,就是运动、移动。墨翟的意思是指可以把空间看作是运动(移动),是永远地连续地移动。空间的移动是在连续的时间中进行的。这样把它称为宇宙。宇宙就是日夜不停地从东到西和从南到北移动。这里他把空间、时间与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一方面在时空中迁徙,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先后和远近的差别。物体的运动必须在时空中进行,离开时空是不可能运动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和时间究竟有多长呢?墨翟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11]经说上“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11]经说上他的意思是说,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时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从整体上看,时空是无限或无穷的;而对于局部来说,时空是有限的或有穷的。因为无穷的时空是由有穷的时空组成的。另外墨翟又说:“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11]经说上“端:是无同也。”[11]经说上“始:当时也。”[11]经上因为时空是相对的,每一个时空单元就是一个始端坐标。“始”是时间的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而“端”是空间的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时空就是一个连续的无限的概念,是无穷的最小的时空单位所组成的。墨翟还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若无焉,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后无。”

这里他表明了他的观点和老聃不同。老聃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经说下。墨翟认为有两种“无”,一种是过去有过而如今没有了,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经存在过。另一种是过去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事物,也就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本来不存在的“无”不会生出“有”,本来存在后来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所以“有”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无限之中包含了有限,在连续中包含了断续。前面提到的可以把空间看作是运动(移动),是永远的连续的移动。空间的移动是在连续的时间中进行的。这样把它称为宇宙。宇宙就是日夜不停地从东到西和从南到北移动。墨翟的这一思维方式或者对宇宙的猜测是符合现代宇宙理论的,就是说十分符合哈勃定律。即宇宙大爆炸后,宇宙一直在不断地膨胀,没有特殊方向和特殊点。惠施(约公元前370-公元前310),战国时政治家和哲学家,有不少著作,但是他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他的哲学思想只是通过别人(如庄周)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12]庄子•天下篇这里的“一”指整体,“大一”指没有外围的无穷大的空间,“小一”指小到不可再分割的程度极限。我们按照现代科学理论,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大一”就是指整个无限大的宇宙,而“小一”是指最小的物质单位如原子或者微粒子等。庄周(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中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崇尚自由,所以一生退隐。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庄子》是庄周和其弟子所著。他的某些论点初看是笑话,再读会发现有着深刻的意义。比如他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12]庄子•齐物论这是他对“大”与“小”的看法。他说,天下没有比秋毫的末端更大的东西,也没有比泰山更微小的东西。世上没有谁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最长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接下去他又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12]庄子-齐物论这里庄周表明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既然天地与个体共生,个体和万物浑然为一体,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既然天人合一,又会没有什么别的看法?所以庄周感叹地认为,客观存在是“一”,加上我的看法就成了“二”,“二”如果再加上“一”就成了“三”。以此类推下去,即使你再乖巧也得不到结果,何况大家都是凡人!所以,从“无”到“有”甚至推到“三”,又何况从“有”推到“有”?所以没有必要再推演下去,还是顺乎自然吧!

作者:罗志野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