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哲学对武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武术虽属于攻防技击项目,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很深,很多武术的具体动作内涵与中国哲学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太极阴阳学说、天人合
一、道论、气论、形神统一论几方面对武术的影响。
【关键词】武术;中国哲学;影响
武术之所以有强烈的魅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近代著名太极
拳师杨澄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哲理之技术”。因
此,认识中华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思想的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的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
1.太极阴阳学说与武术
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易经》的最根本的思想。《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务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显现。《易经》指出世界上万物神奇莫测的变化均为阴阳对应所使然。由阴阳对应观念,衍化出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
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此一系列描述事务变化的原理,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种、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他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武术极为丰富,色彩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与方法。
2.武术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所谓“天”,并非之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
不违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武术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作为武术运动对象的客体即人体自身与自然,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而在武术实践中必须使前者适应后者,顺乎后者,达到二者的统一与一致,方能完满实现武术的目的。这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武术上的体现。
3.道论、气论与武术
“道”是老子提出的命题,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武术吸取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最根本的本质特征。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指出“道”是“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播之不得”的,表现为武术的一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是可以传授的,可以观摩习练的;而武术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与真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方法特色是重直觉、重悟性,是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理解事物的,这正是武术文化思维方式的特色之一。
与“道论”一脉相承的“气论”是庄子的重要思想。“气”即“道”的体现。庄子用“气”来表示万物之本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这即是说无形之气为有形之物的基础。庄子以“气”的聚散
来解释生命之形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在古代武术理论中,
“气”占有重要地位,“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
髓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等,均为“气”
的演化与体现。武术的大量拳经要决中,都有相关的论述。
4.武术的形神统一论
“形神统一”在武术上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形具神生”、“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和范缜对形与神关系的看法。他们肯定神依赖于形,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神也影响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这些基本思想,成为“形神统一观”的哲学基础。
形神统一是武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武术上讲的形、神,其内涵是多层次的。就人体而言,形指形体,亦即身体,包括五官、躯干、四肢、筋骨皮等,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就其技术而言,形指手、眼、身、法、步等有形的动作特征,神指心、意、胆等无形的心理品质和气质;就外与
内而言,形是外在的具体运动形式,神指内在的心理、精神内容。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在形神统一哲学的影响下,“形神兼备”成了武术练功的重要原则;“以形传神”是武术演练的重要要求。新晨
“形为神之本,神为形所用”。武术的动作不是简单的肌肉收缩运
动,而是靠内在物质“气”或“神”的外化。意、气、神是武术运动的动力源泉。武术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发力原则。意、气、神与力的结合,是武术的一种特殊训练。武术的练功与哲学影响是分不开的。
总之,武术正因为根植于中国哲学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内涵,成为中国的瑰宝;我们正因为从哲学的角
度入手,才充分了解了武术的真正文化内涵,使我们对武术的认识更上一个层次。科
【参考文献】
[1]于志均.中国传统武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3]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