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经验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发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做法及经验
(一)资金来源渠道灵活。在筹集科学基金过程中,许多国家开拓思路,不仅依靠单一的政府拨款方式,而且利用私人捐献、基金会投资运作等多种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例如:美国的科学基金会除接受政府拨款以外,也接受来自个人或企业的捐赠,同时基金会可以进行投资,取得的盈利成为经费的另一个来源;欧洲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来源是其成员———来自30个国家的不同科研机构,根据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由成员组织或第三方资助组织提供开展项目的经费;德国洪堡基金会经费中的5%来自私人捐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助于充分吸纳社会资源,有效解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基金资助范围广泛。在美国社会服务性质的私人基金会活动不受政府约束,同时民间基金会可以对未列入国家基金会的项目进行补充。基金会也会接受公司委托的科研项目,再落实到具有研究能力的专家或大学。日本的科学基金会大多具有综合性质,不仅资助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研究,也资助超出科研领域的更大范围的综合性事业。这种做法符合现代化科学互相渗透交叉的综合化趋势,比分割开来只单独资助某一门类科学研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三)基金管理制度完备。许多国家一直在进行公正性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主要集中在减少评审偏见、规避利益冲突、预防不端行为以及对专家评审(同行评议)系统的评价和监督。其中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公正性制度的制定上是典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针对评审偏见、利益冲突等可能造成不公正的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评议政策,设立独立机构对同行评议系统进行监督,定期向美国国会提供违规现象报告。德国研究联合会(DFG)除设立独立监督机构外,也积极制定预防性政策。
(四)法律保障体系健全。发达国家的科学基金制经过上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最早开始科学基金活动的德国,形成了贯穿联邦宪法和基本法律、基金和科学研究专门法、基金会章程和管理工作条例三个层面的法律体系,实现对科学基金制的保障。美国出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澳大利亚出台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法案》、匈牙利出台了《匈牙利国家科学研究基金法》等。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了科学基金资助领域,保障经费来源,强调基金工作公正性,保证科学基金制的运行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二、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地做法及经验
(一)高度重视基金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力度。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战略引导,统筹发展,完善机制,激励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为基金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经费年增长速度超过30%,“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投入超过300亿元,资助各类项目9.2万余项,支持科研人员63.3万余人次。以强有力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格局和管理机制才得以确立和发展。
(二)不断完善资助体系,丰富基金构成格局。国家基金委从基础创新的不同需求出发,设立了面上、重大、重点等多个类别的项目,组建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此外,为专门支持或加强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包括数学天元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等一系列专款资助项目。许多省份也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对基础研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资助,科学构建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三)突出人才培育的战略地位。在加强基础创新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培育创新型人才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一系列人才资助工具,架构了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共批准资助经费52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基金31亿元,批准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146项。
三、对地方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的启示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由于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周期长,无法形成规模产业,产业化前景不够明显,致使以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在全民科技投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作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的重要抓手,自然科学基金自诞生开始,就凝结了全体科研管理者和科技活动人员的深切期待,其在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提升基础科研水平、发掘和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外先进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发展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成果显著的国家和地区以及科技进步提升明显的地区都十分注重基础研究的投入。政府的重视和积极的作为无疑是自然科学基金最强大的推手,将在基金的部署和科学的管理等方面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地方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要想取得进展,必须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二)切实抓好经费和项目管理这一核心内容。在经费管理方面,一是要扩大经费来源。这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和拓宽基金引进渠道。加大政府基础研究投入成为了扩大基金来源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目前的经费投入完全依赖于政府。为此,政府合理调配科研经费投入比重,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是推动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二是合理规划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要与地方产业和科技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争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好钢使在刀刃上。在项目管理方面,一是科学调配基金资助格局。在国家层面,基于不同的政策导向,自然科学基金被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重大等七个种类,而地方应适时调整资助格局,分类落实项目计划,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基础研究的需求,对激发科研人员申报基金项目的热情,培育中青年科研人才将起到较好的作用。二是项目的评审、监管机制必须加以完善。在现有基金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研究评审和监管机制,设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评审的公正性,相关的诚信制度、黑名单制度、基金执行问责制度都可以引入其中。如果必要可以制定地方法规规范基金制的运行。
(三)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基金工作之本。应着力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充分挖掘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完善“单位限项申报”制度,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申报项目,保障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竞争;提倡具备一定科研实力的科研人员尽可能地争取更高层面的项目支持,出台一定的限制申报制度,即对正在主持国家或地方一定金额和一定数量以上项目的科技人员,省自然科学基金不再给予资助。保证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发展前途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够获得起步阶段的项目支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结语
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的起步,稳定壮大科学研究队伍,吸引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和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经验,对理清今后工作思路,探寻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推动地方基础性研究工作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曹严 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