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饮食器具适应下的自然环境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早期的藏族饮食器具有碗、盆、桶、罐、壶等种类,以饮具为例,论述其是如何应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而出现及生存的。藏族的饮品有酒和茶,藏族人民极爱喝茶,尤其是酥油茶,酥油茶的制作是藏族结合自身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产物。藏族素不产茶,当茶引进之后,与当地的酥油结合,在应对高寒、缺氧气候的同时改善油腻、粗糙的饮食结构。酥油茶极富营养,酥油脂肪含量高,能产生大量热量以御寒。而茶叶中富含茶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胃生津,消食解腻的作用,正适合高原以肉奶等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为主要食物的民族改善饮食结构的需要。藏族人民对茶至爱至嗜,茶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在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丰富的饮具,包含制作饮料的工具、盛装饮料的容器及食用饮料的器具。酥油桶和木碗及各式各样的茶壶是藏族人民必备的日用器具。随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饮具无论在造型、材料还是装饰上都有很大提高,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独具民族个性。藏族饮食器具在应对自然环境而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本真的特性。首先,作为饮食器具,实用性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和属性。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人们最初的需求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让生活继续下去,因此,这些器具必须得能用,解决人们生活中某一或某些问题而存在。其次,这些饮食器具最初的创作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他们遵从生活的本质,质朴无华。饮食器具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制作而产生,人们使用简单易取的材料,结合精心灵巧的制作,设计简单、实用,没有一点多余之物的器具满足生活的需要。藏族饮食器具,朴实无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穷”的产物,但在物质贫瘠背后却有着人间最深厚、最宝贵、出自心田的情和意。
相比其它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面对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艰苦,但勤劳勇敢的劳动者在争取生存与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寻找到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藏区地形复杂,差异明显,多民族融合,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功能多样,造型丰富的饮食器具。同时藏族饮食器具的制作过程,也是藏族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藏族饮食器具主要从其取材、形制到器具的使用方式三方面来适应藏族独特的自然因素。
1.就地取材
藏区交通不便,耕地较少,物质资源贫乏,因此,就地取材制造器具是藏族人们应对自然最基本的生存反应。藏族饮食器具的材质主要有木质、陶质、皮质和金属质地等,其中陶器类制品历史悠久,木质器具最具特色。木碗是藏族人非常喜爱的饮食用具,即可做食具也可做饮具。藏区地形崎岖,多游牧生活,木碗质地轻,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其木质纹理精美,色泽华丽,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美。同时,用木碗盛放茶酒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并且散热慢,使用不烫嘴。藏区地理环境多样,不同的区域盛产的材料不一样,造成器具在丰富性的基础上具有地域差异性。使用当地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器具满足当时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林芝和昌都地区属于林区,盛产木材,因此生产了各种各样的木质器具,如木碗、木桶等。那曲等地草原广袤,以游牧和狩猎为主,则制作饮食器具的原材料多是动物的皮或内脏等,如皮碗、皮盆、皮盘。而河谷地带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陶的烧制方法,因此出现了造型丰富的陶杯、陶罐和陶壶。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金属质地的饮食器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交流与学习,不同质地的饮食器具在各个地方开始出现并使用,这大大促进了饮食器具的发展。
2.丰富的形制
藏区生存条件复杂、艰苦,为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藏族人民制作各种各样的器具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器多用到一器专用,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与饮食习惯进行造物的智慧。比如西藏博物馆所收藏的,仅近代金属酒具的器形类别就有三十多个,包括酒杯、酒壶、酿酒器、酒桶、温酒器等。藏族人民喜爱饮茶与喝酒,因此饮具在藏族不仅种类丰富,还自成系统。不仅有制茶、喝茶的器具,同时由于藏族气候高寒、常年低温,藏族人民喜欢热饮,因此家家户户还有茶炉及温酒器等。茶炉腹大口小,口沿有三个支点安放茶壶,茶炉的内部有火灰,不仅能保温茶酒,还可取暖用。藏族多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这些器具多是陶制等质地,笨重易碎,因此牧民多使用皮囊作为酒具,系于腰间,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同时同一种器具也会有不同的造型和大小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如木碗一般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型号,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其中一种为扣合木碗,上下由两个大小相同,碗口分别有内外切圈链接的钵状物组成,多为外出时携带,使用时一碗用于饮茶,一碗用于盛物,方便实用。
3.灵活的使用方式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灵活巧妙的使用器具是藏族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酥油桶不仅是制作酥油茶的工具还是从奶汁中提炼出酥油的长木桶,两者结构一样,形制大小不同。酥油桶由桶筒和搅拌器两部分组成,上下拉动搅拌器进行工作,操作简单。同时还有一种小型化了的酥油桶,高30厘米左右,出门时携带,藏族人民喜爱饮茶,外出时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支锅烧茶,体现了藏族人民热情、乐观的生活情趣。酥油桶上下各有一个扣环,系上带子,出行时挎在肩上,十分方便。餐刀是藏族人民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与餐筷配套使用,置于刀鞘中,将其别于腰间。餐刀主要用于切食肉类,生肉与熟肉的使用方法不同,十分讲究。藏刀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用具之一,有不同的大小,其不仅作为生活用具也是生产工具。藏族高山大川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外出时人们用藏刀防卫,同时可以砍柴、宰杀牲畜、裁割绳索等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它还是一种装饰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随身佩戴腰刀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在不同的自然状况下,灵活使用藏族饮食器具,达到一物多能,物尽其用的效果。
三、藏族饮食器具在自然环境的约束中适应并不断发展
藏族饮食器具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基础,但同时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自然环境对器具的发展产生约束。器具的发展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同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经历从顺从到改变,从适应到和谐共处的阶段。藏族人们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生活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原材料制作生活器具,促进生活的发展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的发达,藏族与其它各民族互通有无,藏族在保持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其它地方的饮食特色,饮食种类增加,饮食器具也不断丰富。人们不但使用传统的木碗、陶罐、酥油桶等器具,一些不锈钢、塑料等现代工业制品也大量涌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可见传统与现代器具并存的现象。藏族传统饮食器具面对生存挑战,有的在现代技术中得到改善,如酥油桶由原来的人力改为电动,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但有些器具则被闲置,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何让藏族器具顺应时展的潮流更好的生存下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纵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自然环境对器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少,但是饮食器具的产生基础即符合饮食习惯而存在不会改变,饮食器具的实用性将永久存在,则自然条件对饮食器具的发展起到持续的制约作用。总之,影响饮食器具形成的因素众多,如时代、社会、阶级等,但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息息相关,决定其饮食结构,因此自然环境是影响饮食器具形成的首要、最根本的因素。饮食器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表面简单的制约与改造,两者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藏族饮食器具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之式理应得到我们的学习,达到人、器、天的交融,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巩聪过伟敏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