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开始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诸多领域,并有效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有效跨越。就高职院校而言,为了有效满足时展的需求,为社会人才的供应提供保障,应积极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工作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教学模式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先进控制设备的引入,同时有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本文针对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与策略,旨在有效确保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教学;电气工程;改革方案;应用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借此得到了较大的飞跃[1]。然而,在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企业对于从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电气行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标准有了显著的提升,从单一的技术人才开始向综合型人才方向演变。面对这一趋势,为了有效做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做好模块式教学的同时,应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显著优化,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2]。
一、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综合能力较低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参与者,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应做好师资力量的保障。就目前而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以理论教师为主,绝大部分教师善于进行理论教学的开展,在技术能力与实践操作等问题上,往往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从而不利于对系统的有效操作,对实践教学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同时,由于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不利于学生对于系统操作能力的优化。
(二)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其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的弱化,从而不利于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3]。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此前未接受过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教育,因此其对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从而不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对相关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阻碍了系统的优化处理。
(三)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目前,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对于计算机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一体化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的设置存在重复与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不利于学生系统技术思维的创建。同时,由于在课程与教学设置等问题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往往不利于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导致了教师正常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4]。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由于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往往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地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二、实践教学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建设高水平双导师队伍针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校方应积极开展并落实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双岗培养培训工作的开展,有效实现师傅与教师、学生与员工的“双岗融合双重培养”,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工作的优化。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在合作企业中选取相应的技术人员并聘任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合作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校内教师,可以通过派遣其到合作企业内部进行实习考察的方式,有效促进实践工作的开展,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推动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
(二)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能力水平较低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优化,根据专业特点和合作企业岗位要求,邀请企业专家剖析与研讨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13”人才培养模式[5]。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1)“3”——三个主要工作岗位群:工业自控设备及维护岗位群、PLC编程设计控制岗位群、自动生产线控制与技术支持岗位群;(2)“1”——一条主线:以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为主线;(3)“3”——三个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三)推动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针对当前课程系统混乱的情况,高职院校应积极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发展,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理实一体,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在实践教学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加强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化现有教学设施,推动学生实践教学仿真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合理发展,应进一步探索以项目和工作岗位为背景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6]。针对实践教学项目,应按照合作企业的生产过程与要求,制定实训标准,从而真正把课堂搬到现场,由教师或企业师傅在现场解决技术问题,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形成“仿真模拟、校内实训、校外顶岗”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促进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表明,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将会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应用能力的优化,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与推动电子爱好者协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借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有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标准
在教学工作考核的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主要通过组织考试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验收与测评。一般情况下,此类考试的主要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考查。然而,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类考核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其也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优化。因此,通过长期研究,相关人员指出,为了有效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考核方式的创新与优化[7]。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的方式,引导其对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以便引导其对于专业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在考核问题上,应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创新能力、操作水平以及实践工作等多个方面,从而有效保障考核准确度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现代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气自动化工作在我国当前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推动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必将成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任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逐渐开展了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尝试,然而,从总体上看,该专业在实践与创新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留有大量的优化空间。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日常教学工作中实践与创新等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工作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有效实现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与技术能力掌握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为社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供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严俊,谢永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48.
[2]宋清龙.关于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现状研究[J].电子世界,2018(17):105.
[3]曾繁玲,黎一强,彭益武.职业技能竞赛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76-78+117.
[4]张钦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四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4):195-196.
[5]田浩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7(10):22.
[6]周业春.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新通信,2017,19(5):131.
[7]徐淑琼,袁从贵,甘伟.基于MOOC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6(10):60-64.
作者:王绍恩 侯卫卫 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