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生物防治的途径和应用范文

浅析生物防治的途径和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生物防治的途径和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析生物防治的途径和应用

一、生物防治途径应用

相关报道也已经表明,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研究出了一种通过繁殖来对烟蚜进行生物抑制的成熟技术,每年能够满足6.7万公顷以上的防治面积需求,并且能有效降低将近50%的杀虫剂使用药量。对于这种治理方法而言,便是对生物防治方法的一种充分利用,既能满足药草病虫害防治需求,还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避免对区域生物种群造成破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昆虫信息素与不育性的利用

混充信息素是一种性外激素,是昆虫在进行交配之前释放到体外来吸引异性的一种化学物质。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昆虫而言,这种性信息素化学成分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可替代。在烟草区域病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昆虫信息素的利用,对不同种类昆虫信息素进行详细调查,以研究出满足区域性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治理方案。对于现阶段的应用状况而言,更倾向于对昆虫信息素与其不育性的有效结合,利用昆虫信息素诱导昆虫迷向、交配干涉等阻止昆虫交配或使昆虫后代不育。而对于现阶段的研究状况而言,很多生产厂家已经研究并生产了昆虫信息素的散发器与诱捕器,在对昆虫的直接诱杀、交配干扰等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烟草抗虫抗病性的诱导和利用

对于这种应用而言,主要包括提升烟草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来抵制病虫危害,通过外源物质诱导来提升烟草抗病虫害能力以及使用弱致病菌力菌株来对烟草进行保护等方法,如栽培K326等品种能有效降低植株的病虫害感染几率。

3利用害虫致病微生物和拮抗微生物

该种防治方法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包括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来营造一种生物屏障抑制病菌生长;利用昆虫的致病微生物使昆虫形成疾病,从而彻底消灭昆虫,防治其进一步侵染。如对于烟草根际的有益根际细菌而言,加强对于这种生物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抑制黑胫病菌的入侵。

4生物农药的应用

对于现阶段烟草病虫害的生物防而言,最常用到的生物防治手段就是生物农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易推广等特点,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应用于烟草病虫害房制度生物农药种类繁多,但是以代谢产物为主,如链霉素、多抗霉素等,分别可用来防治野火病、赤星病等病害。但是对于未来的生物农药而言,应加强对其成分、作用机理等因素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并且尽可能地降低对化学药物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对于自然因素生态调控作用的重视,并建立起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

5合理保护与使用昆虫天敌

保护与合理使用昆虫天敌是进行烟草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保护自然天敌、人工饲养天敌以及引入外地天敌等方法。在具体点实施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地域生态系统特点、种群数量、特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手段,以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还应根据害虫的发生地特点,合理控制施药时间与地点,避免大面积化学药物防治对害虫天敌造成的灭绝性伤害。另外,在害虫发生的关键时期,还应合理增加天地道(天敌)种类与数量,以有效增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对害虫的发生与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通过对害虫种类、数量的大力保护,能有效抑制虫害的再次发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考虑使用引入外地天敌来抑制害虫发展时,应力求使天敌引入数量与害虫种群达到一种新的生态平衡,已在满足害虫治理需求的同时,避免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在药(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获得了较大成度的突破,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1)烟农的生态环保意识低下,没有对生物防治的优势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一旦发现病虫害,药物防治仍然是首要选择,从而导致害虫天敌数量急剧下降。(2)宣传力度有待提升,使生物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3)生物治理方式见效缓慢、易受外界环境影响。(4)对于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与相应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烟草生物防治手段的推广与使用。(5)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升,造成生物防治成本较高,使该种烟草病虫害治理措施难以大面积推广。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就以上几种存在的问题,认真考虑分析,根据区域特点与治理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切实提升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水平。

三、结语

总之,生物防治手段以其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等特点,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引用前景。同时,用生物防治手段来代替化学药剂已成为今后烟草病虫害防治的一种发展趋势。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于生物防治的高度重视,并对生物防治方法加以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以为烟草等植物的绿色、可持续生产与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龙汉广单位:贵州省岑巩县凯本乡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