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数控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数控加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加工质量。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从加工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方面总结了数控加工过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控加工;常见问题;原因;改善
1对刀问题
1.1原因
1)刀具装夹时产生误差。2)工人手动对刀产生误差。3)圆弧刀和平底刀在飞刀时产生误差。4)飞刀时刀片本身有一定的制造误差。
1.2改善
1)装夹刀具之前先用碎布擦干净或者气枪吹干净刀具上可能存在的细屑。2)在采用手动操作是要对装夹刀具检查仔细尽可能把刀对在同一点上[1]。3)可采用一个刀片测刀杆和光底面来减小飞刀误差。4)为了避免圆弧刀和平刀飞刀时产生的误差可采用专门的一条飞刀程序。
2分中问题
2.1原因
1)工人手动操作产生误差。2)分中前毛坯未去除多余的毛刺。3)采用分中棒时未及时消磁。4)毛坯存在不对称问题。
2.2改善
1)手工分中要仔细检查反复确认是不是在同一高度进行。2)毛坯先用手确认是否有毛刺,如有请及时清除到位。3)尽量采用陶瓷等无磁性的分中棒来避免分中棒的磁力影响[2]。4)打百分表保证毛坯的对称度。
3工件过切问题
3.1原因
1)当刀具强度不够太长或太小的时候产生刀具的让刀现象。2)工人加工工序出现问题。3)加工的余量过大或过小不均匀问题。4)加工切削用量不符合机床和材料的要求问题。
3.2改善
1)采用刀具的原则为:保证加工前提下尽可能的大和强。2)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中的清根程序来保证加工精度。3)根据采用的刀具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保证余量的均匀。4)这是对机床和加工的经验问题,考察工人对材料刀具和机床的认识程度。
4撞机问题(编程及人工因素)
4.1编程原因
1)未设置安全高度R值或是R值得高度不够。2)加工程序中刀具号与刀库刀具号不符。3)加工程序单中刀具长度和实际加工程序中的深度有误差[3]。4)实际Z轴取数和程序单上深度Z轴取数有误。5)工件坐标系设置有误。
4.2编程改善
1)加工前应对工件高度进行准确测量并确保刀具的安全高度R平面位于工件上表面以上。2)加工程序中的刀具号一定要与刀库刀具号要一致来保证加工。3)在加工程序上写清楚刀具的长度及刃长并与对实际在工件上加工深度进行测量。4)手动操作要反复检查在工件上实际Z轴取数与程序工件坐标系中是否一致。
4.3人工因素原因
1)深度Z轴对刀错误。2)分中碰数及操数错误(如:单边取数没有进刀半径等)。3)用错刀(如:D4刀用D10刀来加工)。4)程序走错(如:A7.NC走A9.NC了)。5)手动操作时手轮摇错了方向。6)手动快速进给时按错方向(如:-X按+X)。
4.4人工因素改善
1)深度Z轴对刀一定要注意对刀在什么位置上(底面、顶面、分析面等)。2)分中碰数及操数完成后要反复的检查。3)装夹刀具时要反复和程序单及程序对照检查后在装上。4)程序要一条一条的按顺序走。5)在用手动操作时,操作员自己要加强机床的操作熟练度。6)在手动快速移动时,可先将Z轴升高到工件上面再移动。
5崩刃及磨损问题
5.1崩刃原因及改善
1)进给太快———减慢到适合的进给速度。2)切削开始时进给太快———切削开始时减慢进给速度。3)夹紧松(刀具)———夹紧。4)夹紧松(工件)———夹紧。5)刚性不足(刀具)———用允许的最短的刀,柄部夹的深一点,另外试下顺铣。6)刀具的切削刃太尖———改变脆弱的切削刃角,一次刃。7)机床和刀柄刚性不足———用刚性好的机床和刀柄。
5.2磨损原因及改善
1)机台转速太快———减慢,加足够的冷却液。2)硬化材料———用高级刀具、工具材料,增加表面处理方式。3)切屑粘附———改变进给速度,切屑大小或用冷却油或风枪清理切屑。4)进给速度不当(太低)———增加进给速度,试下顺铣。5)切削角度不合适———改变为适当的切削角度。6)刀具的一次后角太小———改变成较大的后角。
6加工中考虑速度及进给量问题
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是决定切削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不合适的进给量和速度常常导致生产量降低,工件质量差,刀具损坏大[4]。1)使用低速度范围用于:高硬度材料,任性大的材料,难切削的材料,重切削,最小的刀具磨损,最长的刀具寿命等。2)使用高速度范围用于:软质材料,较好的表面质量,较小的刀具外径,轻切削,脆性大的工件,手动操作,最大的加工效率,非金属材料等。3)使用高进给量用于:重、粗切削,钢性结构,易加工材料,粗加工刀具,平面切削,低抗拉强度材料,粗齿铣刀等。4)使用低进给量用于:轻加工,精切削,脆性结构,难加工材料,细小刀具,深立槽加工,高抗拉强度材料,精加工刀具等。
参考文献:
[1]杨波.透镜数控加工效率提高[J].科技视界,2015(21):91+147.
[2]邓世凯.数控技术的进展及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现状[J].科技传播,2012(3):66.
[3]张思弟,贺曙新.数控编程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宋万万,曹超.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64-65.
作者:贺占红 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