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汽车工业为主线的地域联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选择主线进行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工业生产活动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教材中的案例多,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学生应接不暇,思考难以深入;工业生产活动离不开地域联系,但大多数学生不理解两者间的关系,总是孤立地看待这两个内容。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的相关知识,但缺乏对其内涵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文字的记忆上。例如学生在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的学习中:(1)只是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零散的知识堆砌,而相关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清晰,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缺乏将一般性原理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策略性知识,原理与实际问题信息建立不了联系;(3)缺乏上位的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感悟。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专题。2.引入“主线”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认知过程。选择主线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还能够运用“主线”正确引导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捷径,将感性知识尽快升华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探究地理学知识实质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节课讲述的知识点不少,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同样重要。通过教师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的教学主线设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便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找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三者的连接点,选择主线进行教学
在设计主线时,找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三者的连接点,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发,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话题,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起点,课堂小结活动为终点,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章知识结构、本节的地位和作用及重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主线,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的导入即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其次,教师要围绕教学主线设计富有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教学主线活动的设计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多依靠自己的经验、原有知识体系,通过观察、提问、归纳和独立思考亲身发现知识,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由于学习材料不典型、不全面,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没有形成结构的零散知识,那么高三复习如何把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在一个典型的案例中,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分析思路,使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呢?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不强调经济中心,一些影响环境质量的大型工业都已外迁。而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交通发达,汽车拥有量极大,绝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汽车,所以笔者选择北京学生相对熟悉、感兴趣的汽车工业,精心设计问题链,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探究过程中,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原理、规律以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间的关系等有了深刻的理解[2],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和完善地理原理、规律以及运用这些原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汽车工业”为主线,汽车工业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而实质是“工业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的渗透,抽象的地理学习与现实的汽车工业有机相融,突出了地理学习的生活化,使学生在围绕主线的问题探究中,体验学习过程,体会思想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以主线为依托的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的教学设计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图。问题探究1~3体现的都是工业集聚。然后以加注文字说明的底特律城市衰败的图片,过渡到工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底特律汽车工业的衰落,导致城市被遗弃、资本撤出、人口迁徒。当地的学校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也纷纷倒闭,没有超市、没有公交。这里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弃的穷人聚居区。请学生讨论:到20世纪上半期,各家汽车公司蜂拥而至,底特律成为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总部的所在地。那么工业集聚有什么弊端呢?学生积极讨论并得出结论:一个地区工业布局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即呈现“饱和状态”时,就会出现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交通压力过大,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严重等现象。当学生理解了有些老工业中心不得不向外扩散,寻求新的区位的规律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出示了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图,让学生讨论问题探究5和问题探究6。问题探究5~7,让学生在理解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区别与联系。展示“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与“美国硅谷工业分布图”,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并思考问题探究8和问题探究9。问题探究1~9,都是围绕汽车工业设计的,学生解决这九个问题的过程即是分析工业生产活动的思维形成过程,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这比教师单纯重复讲解要有效得多。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很少单独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一般作为区位选择的条件出现。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主体内容,包括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和商业贸易等三种主要方式。其中,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是重点,应着重掌握以下要点:一是现代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目前现代交通运输呈现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二是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依据多、快、好、省”的原则加以选择;三是对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关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主要让学生通过总结以下知识结构,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交通运输线、站点及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都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点的区位还要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位因素,同时也要根据交通运输线、点及商业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位分析微观模型。认知心理学认为:关于知识迁移的核心是结构的教授与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对事实和技巧的掌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的知识结构。四、选择主线进行教学的反思尽管本节课为知识复习,但笔者没有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一遍遍地机械重复,也没有直截了当地为学生梳理知识点,而是以“汽车工业”为主线,让学生由问题而合作讨论,通过系列问题的探究,体验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运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形成强烈的学习内在诱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十个问题彼此相关、层层递进,沟通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既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了地理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与理解,又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了生产活动中的地理问题,在理解层面上形成一次质的飞跃。突出了“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问题”的地理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构建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地理学科素养。选择主线进行教学,“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实现课堂知识学习的迁移和升华。选择主线进行教学,让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应以学生学得怎样为标准。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无论是理解的逐步加深,还是认识的逐步提高,都要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教学主线的精心设计,不仅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更是把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选择主线进行教学还可以尝试运用到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区域地理教学已从统一分区教学转化为多元化分区教学,从以具体区域为基本面的教学转化为以突出区域地理要素的学习技能为导向的教学,所有学习的“区域”都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因而,在教学中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区域”作为主线,通过深入分析典型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目的。
作者:胡瑾 单位:北京市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