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资源库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从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实践入手,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建设为例,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通过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内容,一定程度改善了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探索出高职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材料与检测;微课;移动教学
前言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学习的进步,泛在学习教学氛围浓厚,微课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热点,专业教师和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加入了相关课程的微课制作,并将不断的将微课运用于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如何制作微课方面出现了研究热潮,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微课在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中的实际教学应用评价研究,目前关于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学科实训教学实际应用的评价研究非常少。通过制作课程微课并进行教学研究,评价在相关学科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探究微课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的创作原则,分析出课程微课在教学资源库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找改善教学队伍建设和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率以及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方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思考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内涵、路径研究与实践,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对接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培训模式、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路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土建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建筑材料课程对于学生在工作中严格合理的把握建筑材料的选材标准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理论内容是基于数学、物理、材料、力学、化学、检测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1]。《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实验实训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化为具体验证,同时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实验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实践基础。工程实践中,建筑材料品种众多,涉及的材料种类和性质繁杂,因而在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较广,知识点分散,记忆点较多。跟其他的基础理论课不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概念性和实践性更强,逻辑性较弱,实训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理论知识结构和知识来源,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实践[2]。因而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起到特殊的作用。本文从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实践入手,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建设为例,对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高职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通过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内容,能够一定程度更新《建筑材料与检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边教学、边总结、边改进,得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出移动教学资源库在高职课程授课中的最佳应用方案。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选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主要是以课程视频拍摄为主要任务,将视频作为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播载体,通过对各个章节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简出的解释和阐述,同时扩展知识层面。针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将传统课本知识章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拆解,将原有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分类重组为以下6大模块:混凝土、砂浆试块性能、钢材性能及砖砌块性能检测模块,水泥、砂石、掺合料性能检测模块,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及外加剂性能检测模块、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模块、土工及无机结合料检测模块、防水材料性能检测模块等。每一模块中根据实际工程检测需求和检测检验试验难度确定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课本中的不同试验制作相关实验实训微课资源,例如,第四章混凝土: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作为混凝土基础原材料组成的水泥、砂、石等的品质好坏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本章微课团队根据重难点共选择水泥、砂、石拍摄了数个微课,包含了建设用砂粗细程度的评定、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混凝土用石子强度的评定方法、水泥的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等。以其中小节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其选题意图如图1所示:表观密度是混凝土用石子质量性能重要评定指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空隙率计算的必要数据。但在实验实践中很多同学没有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和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本部分内容试验操作实践性较强。针对以上原因来制作微课,在实验室内实地操作完成录制,帮助学生理清试验思路、掌握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对试验技能学习的兴趣。
2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目标
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微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表观密度测定的概念及检验意义、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试验结果进行评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移动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的建设引导学生理解规范标准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试验、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情感目标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试验数据处理的职业素养。
3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在做好知识点的分析和课程资源准备后,做试验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是引入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石子的概念,并逐步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普通混凝土中砂石的体积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0%。而石子的体积约占40%,与砂子共同在混凝土当中起到了一个支撑骨架的作用,就像我们人体的骨骼一样,因此人们常称之为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抑制混凝土收缩的骨架作用。这里我们添加了一个人体骨骼的动画,生动的解释了石子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紧接着,本微课解释了粗骨料即石子的概念,同时引出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的技术要求。采用图文及动画,带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的意义。在预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碎石的表观密度是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粗骨料品质优良评定的一个重要参数,如何正确而且快速地对碎石的密度进行检测,对碎石骨料的合理应用和拌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石》(GB/T14685-2011)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对普通混凝土拌制用卵石、碎石的表观密度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参数,要求建设工程用卵石、碎石的表观密度要求不小于2600kg/m3。然后,提出问题,石子的表观密度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工地进场的石子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那么什么是石子的表观密度呢?石子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质量的概念我们非常熟悉,表观体积就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石子材料,一般无法直接测量表观体积,可用排液法来测定其表观体积,从而计算表观密度。通常,测定方法有广口瓶法和液体比重天平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国家标准《建设用石》(GB/T14685-2011)规定的石子的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广口瓶法)。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检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介绍。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通过实际完成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检测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获取检测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最后通过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小结,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小结,提升学生认识。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重点和易错点巧设提问,引发思考,同时通过布置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复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深化知识。
4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设计特点
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在实验室内,真实录制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的检测过程微视频,并对结果评定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真实感触来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极大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实践教学课堂效率,大大降低仪器设备损坏率。通过巧设课堂思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生动新颖的学习方式既突出了学生主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微视频结合PPT录制方式,合理的利用了PPT的动画功能,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语
通过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小组协作实训教学中,学习模式单一组员之间互动的局限模式。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课程内容设计可以得到优化。基于微课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形式的多样性、资源的共享性以及移动教学资源库平台的互动性,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得以信息化、移动化创新。教改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高职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资源库为例”(GXGZJG2018B044)。
参考文献
[1]孟琳,罗碧玉.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全国职业院校首届“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为例[J].陕西教育,2018(8):52-53.
[2]李娜,向秀佳,张美佳,等.职业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52-53.
作者:付希尧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