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内研究企业节能论文范文

国内研究企业节能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内研究企业节能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内研究企业节能论文

一、文献内容回顾

1.研究对象国内关于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其研究对象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共有20篇,较为笼统地研究了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对策或建议。其中,以省市或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文献共7篇:江西省、江苏省[7]、福建省[9]、上海市、Q市、D市。通过选取省市或区域内部分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对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影响企业节能的因素;以行业或部门为研究对象的共21篇:造纸企业、出口加工工业、电力企业、钢铁企业、腈纶企业、炼油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不同特点探究企业节能的影响因素;此外,朱建华以江苏省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重点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研究了该公司的节能活动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张毅祥等从微观视角出发,依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员工在企业中的节能行为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2.影响因素在检索到的42篇文献中,有70%都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阐述(见表2)。剔除具体语言表述的差异,企业节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经济效益。企业的盈利性决定了企业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的经济利润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包括能源价格、能源使用效率、节能成本收益比[8]等子因素。(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采取积极的节能行为的意愿就越高。企业规模壮大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同时,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可以用于节能工作。(3)企业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导致其违反环境规制的机会成本更高,导致其采取积极的环境行为的可能性就更高;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由于管理层环境意识较高和较强的节能技术优势,其节能意愿更大。(4)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节约奖励、耗能超排处罚,可有效调动企业各部门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节能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6]同时,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还可以促使企业生产者开发清洁能源,采用清洁生产工艺。(6)政府的监管与扶持。政府对企业节能的执法和监察力度大小,直接影响企业重视和投入程度。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节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7)市场环境。随着绿色消费市场和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和消费者等外部压力,促使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8)社会责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转向软实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社会形象、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等,开展节能活动有助于为企业树立一个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正面效应。此外,影响企业节能行为的因素还包括: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社会舆论压力、企业上市情况、企业所在地、竞争者和客户的节能偏好、个体员工节能意愿等。

3.实证研究研究企业节能影响因素,从宏观层面,可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提升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微观层面,便于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内部资源与节能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到适应本企业的节能管理对策和努力方向。因此,企业节能影响因素更需要实证研究,才能发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借鉴的功能。在42篇文献中,有9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思路总体上是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作为样本,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研,选取相关数据,并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材料。邢璐等对Q市120家工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被调查企业对节能减排的主观态度和客观执行情况,重点分析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因素。周芳等基于对D市68家代表性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性、效益及政策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节能减排政策是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制约因素。李则余等对江西省内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TPB模型,研究出影响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因素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建议。邹艳芬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回归诊断验证了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了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具体作用途径。廖振宇对江西省工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企业节能减排的“五力模型”。政府应从这五个方面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节能。[8]林永居以2009~2011年福建省规模以上的造纸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造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节能减排投资额,对该行业节能减排资金筹集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造纸企业节能减排资金筹集的对策。[9]朱苹华等通过对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的实证研究,提出促进金桥出口加工区节能降耗的建议。[10]张毅祥等通过对某办公大楼员工对节约用电行为的研究和访谈,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员工的心理所有权水平和主观规范与员工节能态度成正比,即员工节能意愿越高,感知行为控制水平越高,则企业节能效果可能会越显著。[2]金桂荣等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出影响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效率显著的因素,并提出了有创新观点的政策建议。[6]

4.对策建议在42篇文献中,只有14篇涉及有关促进企业节能的对策或建议,可看出研究者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为分析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企业节能的有效途径。从整体看,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实现节能目标应从三方面着手:(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一方面,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多样化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劝说鼓励三种类型。例如,确立节能指标并监督其执行情况,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为企业节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增强企业节能意识等;建立节能指标考核体系、制定差异化的指标分配方式、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服务平台,实现节能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2)企业自身。一方面,加强企业对节能的全面认识,提高节能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形成横管到边、纵管到底的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及环保网络。(3)公众积极参与。通过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使用节能产品等推动企业节能。例如,物流运输业可通过节省运杂费用,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完成;通过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为节能资金的筹集奠定基础。

二、国内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1.国内研究的特点国内针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7年开始至今仅有不到1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自“十一五规划”以后,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这与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不断提出节能政策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以下3个特点:(1)文献时间分布。从整体上看,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自2007年以后逐渐丰富,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合计发表17篇相关文献,占总数的40%,且有近一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截至2014年10月底,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仅有1篇,研究数量并未出现上升趋势(见表3)。(2)文献大多为实证研究。在42篇文献中,有35篇涉及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这35篇文献中,有25篇涉及7个不同省市区域和12个不同的企业类型,体现出针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整体研究的相对分散;学者们的研究着眼点遍布不同省市区域和多种企业类型,也体现出研究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余10篇则较为笼统地研究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体现出一定的共性研究。(3)文献涉及多为宏观层面。学者们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从企业本身看,主要是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管理水平、节能技术;从政府方面看,主要涉及政府政策扶持和监管;此外,还有社会公众对节能活动的参与。仅有一位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节能行为。个体员工是企业节能活动的重要主体,对企业节能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学者从心理所有权角度,对员工节能行为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揭示了员工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

2.国内研究的局限性(1)概念界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对节能和减排两个基础概念的界定和关系理解不够深入,许多学者在研究企业节能的影响因素时将两者连用。企业的节能行为和减排行为都是企业环境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会不同。(2)理论研究不充分。国内学者多是从企业实证角度分析,针对影响因素构建的理论模型较少,缺乏对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系统地理论研究及对其作用机理的深入梳理,使得影响因素缺乏科学性。(3)实证分析不深入。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对所调研的数据收集层次较浅,缺乏对企业节能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关系的深入分析,影响了节能对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研究视角单一。企业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同时也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国内学者提出的节能对策大多是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鲜见从“产学研”或“官学研产”合作角度入手。(5)评价体系研究不足。构建企业节能评价体系,可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开展,量化降耗成效。但现有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评价指标,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检验,节能对策的应用性将大打折扣。

三、研究展望

1.加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企业节能,是指在企业生产消耗能源的所有环节中,从资源开发、加工、储运、转换、分配直到终端利用,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来消除能源的浪费。企业节能不是单纯地节约和少用能源,而是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主要围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来开展。应在明确企业节能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节能影响因素。

2.深化理论研究在充分理解企业节能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丰富和完善节能行为理论体系,为企业节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拓宽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企业节能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未来实证研究可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加强对企业员工节能行为的研究,员工的积极参与对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是深入探讨企业节能效果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增强节能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三是除了按地区或行业分析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外,还可以以企业不同耗能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同类型耗能设备在企业节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锅炉这种高耗能设备改造中,锅炉基础信息统计管理、单位或部门的协调能力、改造的科学性等,都可能影响其节能改造目标的实现。

4.开展“官学研产”四方合作企业节能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复杂工程。政府的政策指导和企业的生产实际与节能效果密不可分,高等院校的科研资源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贡献也与节能活动紧密相连。因此,整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官学研产”四方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节能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促进企业参与节能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节能目标的实现。

5.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评价体系识别影响因素为企业节能服务,还需要建立可操作、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节能效果量化,明确企业在节能中存在的降耗空间,推进企业节能工作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开展。

作者:吕荣胜杨蕊洪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