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烘料加工工艺论文范文

烘料加工工艺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烘料加工工艺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烘料加工工艺论文

1烘料工艺对塑料内饰件VOC含量的影响

1.1试验验证方案对相同厂家、相同牌号的PP粒子分别进行烘料(80℃×2h)和不烘料的处理;使用同一台注塑机、采用相同注塑工艺、分别注塑仪表板下骨架,然后同时在VOC试验室测试零部件VOC含量。

1.2测试方法使用1000L聚四氟乙烯采样袋封装样品,其余同2.1.2。

1.3检测结果结果见图1。

1.4结论与未经烘烤的塑料内饰件相比,经过烘料处理的塑料内饰件的VOC含量明显降低。

1.5原因分析80℃的烘烤会加快塑料粒子中苯类物质及醛类物质的挥发速度,从而起到净化塑料粒子的作用,减少了粒子中易挥发小分子物质在注塑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几率,故烘料工序会使注塑产品中的苯类和醛类等VOC含量明显降低。

1.6建议建议零部件供应商在加工塑料内饰件以前,对塑料粒子进行烘料处理。不同种类塑料的烘料温度根据其材料物性确定,PP材料的烘料参数推荐采用80℃×2h。

2储存环境对内饰件VOC含量的影响

内饰件从下线到整车装配一般要经过3~7天的存放时间,为研究存放环境对内饰件VOC含量的影响,以密封条为例进行低温存放环境和常温存放环境的对比试验。

2.1试验验证方案从同批次密封条产品中抽取2套密封条(每套密封条包括4根车门密封条和4根车门框密封条),分别在0℃(低温环境)和25℃(常温环境)放置5天后,同时进行VOC检测。

2.2测试方法用500L聚四氟乙烯采样袋封装样品,其余同2.1.2。

2.3检测结果密封条VOC检测结果见表3。

2.4结论仓储温度对内饰件VOC含量影响较大。存放温度越低,内饰件VOC含量越高。因此,提高内饰件仓储环境的存放温度可有效降低其VOC含量。

2.5原因分析苯系物和醛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表4),导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后,内饰件的VOC含量不同。苯类物质的沸点较高,在常温和高温下的挥发速度较快,在低温条件下挥发速度较慢,故在0℃放置5天后,苯类物质挥发量较少、绝对含量较高,导致VOC检测结果较大;在25℃放置5天后,苯类物质挥发量较多,导致VOC检测结果较小。醛类物质沸点较低,在常温与低温环境下的挥发速度相差不大,故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后,测试结果相差较小。

2.6建议南方和北方冬季环境温度相差较大,北方冬季温度较低,零部件VOC含量较高。因此,建议北方主机厂及密封条零部件厂对冬天密封条存放环境进行改善,提高仓库温度,确保密封条在储存过程中充分散发,从而使得密封条到主机厂装配时VOC含量得到有效降低。

3存放时间对内饰件VOC含量的影响

内饰件VOC含量随下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衰减,为摸索其衰减规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前围、前排座椅发泡(包括坐垫和靠背部分)、车门内饰板、空调总成4类零部件进行验证。

3.1试验验证方案分别选取同批次的前围、前排座椅发泡、车门内饰板、和调总成各4个平行样件,存放在25℃、50%RH标准环境下,在零部件下线1天、7天、15天、25天后分别检测内饰件VOC含量。

3.2测试方法前围、前排座椅发泡、车门内饰板、空调总成分别采用500L、1000L、500L、1000L的聚四氟乙烯采样袋封装样品,其余同2.1.2。

3.3检测结果内饰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挥发性挥发物质含量的衰减趋势基本一致,以乙醛含量为例,检测结果见图2。

3.4结论大部分零部件的VOC含量在下线7天内衰减速率较快,7天后衰减速率变缓。

3.5建议为评价零部件VOC性能,建议在下线7~15天期间进行VOC检测。该时间段零部件VOC含量衰减趋势变缓,测试准确性较高。同时,建议有条件的主机厂在装车前尽可能的延长零部件的存放时间,以减少零部件装车后VOC的释放量。

4结论

a.塑料内饰件的注塑温度越高,其VOC含量越高。建议合理控制塑料注塑温度,建议采用≤230℃注塑温度。b.塑料粒子在注塑前增加烘料工艺可有效降低塑料内饰件的VOC含量,建议增加该工序,烘料条件推荐使用80℃、2h。c.仓储环境温度越高,内饰件VOC散发越快。建议改善仓储环境,提高存放温度和通风效率,加快零部件的VOC释放速率。d.内饰件的存放时间越长,其VOC含量越低。建议有条件的主机厂适当延长零部件装车前的存放时间,以减少零部件装车后VOC的释放量。同时由于零部件下线7天后,VOC含量衰减速率放缓,为了得到稳定的检测数据,建议在零部件下线7至15天之间进行VOC检测。

作者:李俊贤周建明满似伟张志刚李向东单位: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