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保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和污染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承载力的日益薄弱已经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环保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当中,化学污染占总污染源的八成以上,是所有污染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环保教育的力度,将化学课程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效融合,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等目标。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缺失问题
在当前中学化学的教学大纲中,很多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强调学生化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也给予明确,这些都体现了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中学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缺失及弱化,主要是因为中学化学教学长期以应试为导向,对于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化学环保知识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化学教师都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不重视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之间的有效联系。尤其是在当前环保教育日益重视的今天,中学化学教师应当提高对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实际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加强环保教育理念的渗透。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在化学理论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将化学理论教学同环保教育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学化学的教材体系中,有很多关于环保教育方面的理论教学内容,所以中学化学教师在开展理论知识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向环保教育方向靠拢,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理论知识机械性、枯燥性的单向灌输,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强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也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例如,在“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学肥料”等章节教学中,其理论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环境保护的措施展开的,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把握住“环保教育”这一主题,从爱护水环境、改善大气质量、避免土壤污染等角度出发,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在设计每一节实验课时,要重视实践资源的节约和化学实验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科学示范和引导。一方面,在一些化学演示性实验当中,化学教师要尽量设计微型化的实验方案,即少使用化学资源,尽量选用小型化的化学仪器和器皿,对实验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最小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效示范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高损耗的实验项目,化学教师要进一步规范化学实验流程,重视资源节约和“三废”的处理,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实验材料,并且要及时对实验“三废”进行分解、中和、回收、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如在“氧气的制备”的实验环节,就可以利用输液瓶、输液管自制实验器材,分别代替集气瓶和导管,这样既可减少污染源又可节约资源。此外,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实验项目,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完成实验过程,减少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室,要有针对性地将化学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对课上教育时间和空间有限弊端的有效克服,实现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从而让环境保护教育更具开放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环境保护和化学科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在课外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需要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渗透性教育,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组织开展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如废旧电池回收、生活污染现象的社会调查、污水处理厂的参观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并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环保宣传活动中。
三、结语
基于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缺失问题,中学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对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程度,坚持以绿色化的化学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加强环保教育的渗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应用于个人的生活实践当中。
作者:王兴瑞 单位:淮安市棉花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