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范文

谈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战略分析;四个驱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在国家竞争优势体系中占据这最重要的部分。制造业发展价值链的最高端是先进制造业,它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重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为各国纷纷推出制造业再振兴计划,重新布局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契机。辽宁省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经历悠久的传承,拥有雄厚的基础,门类发展的十分齐全。其先进装备制造业约占其工业的1/3,被称作辽宁省经济的“基石”,是辽宁经济发展的的优势与希望所在。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随后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为贯彻落实这一行动纲领,加快实施先进制造强省战略,辽宁省将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等十五个重点领域。着力推进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升级、智能制造、工业强基、质量品牌提升、绿色制造、制造服务协同发展、国际化水平,指明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辽宁省加速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扎实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迈向新台阶。

一、辽宁老工业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为摆脱“笨重、低产能和高污染”等过去的代名词,辽宁省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基础,以振兴基础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大成套装备制造业三大领域为重心,不断优化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辽宁省不断努力中,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果。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成套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和基础装备等三大重点产品领域不断取得阶段性的突破;省内产业发展不断趋于集群化、地域化、专业化。基地装备不断趋于智能化和高端化。但其仍然存在着传统工业模式带来的弊端。

1.产品质量不过关辽宁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管理和经营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在产品质量上,存在品牌形象不好、服务平台不完善、质量水平一般的固有印象。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显示,截至2015年,辽宁省先进制造业产品质量仍然未达到96%,而同期吉林省为97.81%,黑龙江省为96.78%,在东北地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产品质量仍需严格把关。

2.产业结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缺少市场迎合性在全球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进行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辽宁省产业结构在演进一般规律的同时,存在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占据经济大头,第三产业声势微弱。科研投入不足,科技发展受限,科技人才稀缺,从而导致工业化发展受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现代化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资源的不断减少,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困局,其资源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环境保护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且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缺少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若其深层次、体制性的问题仍未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尖锐。

4.先进制造业发展缺少创新性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经济模式、发展策略、人才引进、生产模式等都沿用着传统的旧观念,部分产业虽然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快其发展速度,但在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导致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进程缓慢。虽然其第二产业作为目前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传统工业产品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下,对辽宁省第二产业发展形成了隐形的束缚。

5.创新型人才缺失根据辽宁省2017统计年鉴,截至2016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0.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例为24.9%,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例为44.5%,可知辽宁省先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数不大,而原先的知识逐渐老化,工作范围逐渐拓宽,人才创新意识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队伍既缺少将才又缺少帅才,远远跟不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二、辽宁老工业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

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辽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1.质量兴省、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通过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加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面对辽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改革日渐深入的形势,省内相关部门和组织要促进加强有关质检和诚信方面体系建设。在原有的体系上,鼓励创新,勇于创新,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与质监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保持改革开放的思想的同时,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保持战略的定力。将战略落到实处,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重视生态文明促进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工业模式的反思。辽宁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以耗能源,耗资源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增长,导致如今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日益加重。因此,辽宁省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加强退耕还林力度、严格治理辽河、鼓励“零排放”企业的创建、进行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积极完成从只重视经济增长转变为环境与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从主要用行政方法保护环境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方法解决问题的三个转变。并通过创新生态管理,强化监督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3.建立循环产业链随着资源存量的不断减少,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加重。尤其是辽宁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深层次、体制性、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循环产业链已经成为辽宁省的经济潮流和大趋势,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对辽宁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循环产业链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经济形态,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统一起来,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最终实现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完成从传统的“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加快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辽宁省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循环的产业链结构。

4.制造业服务化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丰富,制造业服务化也在飞速发展。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正在面临着国家“推进两化”、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机遇,而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及经济质量方面仍有不合理之处。省内第二产业比重居首,重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与化工业为核心产业,国民经济总量中,轻工业仅占重工业的1/3,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即使位居第二,但因为其内部结构不合理,仅沈阳、大连的服务业比重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近2/3,低于全国平均值。在工业领域,产业结构明显拥有粗放化、低端化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的竞争力弱。面对机遇与困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迅速行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省内制造业服务化建设,引导企业贯彻落实好产业政策。企业要重视服务化改造,提高研发投入,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缓解资源输入与污染输出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缓解辽宁省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发展压力,利于改善辽宁省生态环境。加大企业和公众对制造业服务化关注度,需要加大制造业服务化的宣传力度同时提高企业领导层的服务增效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售后服务,协同研发平台建设,增加服务设施,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完成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使“少产多效”模式代替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

5.加强人才建设体系人才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建设体系。截至2016年,辽宁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05.4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72.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23.1万人,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人才基数并不十分稀缺,缺少的是拥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紧跟时代的领导人员。政府应制定灵活的薪资福利政策,将企业的发展同人才结合起来。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创新型人才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注重教育培训,推进人才结构科学化,以人才资源建设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堪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人才。

三、结论

制造业被称为国民经济支柱,先进制造业已经慢慢的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辽宁是制造业大省,辽宁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大而不强。本文通过研究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辽宁省先进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新形势下辽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得出为振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应当以质量兴省、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其次重视生态文明促进绿色转型,建立循环产业链制造业服务化同时加强人才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先扬.广东先进制造业发展历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2]原磊,王加胜.传统产业改造和先进制造业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11(09).

[3]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10).

[4]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5]李浩,顾新建,祁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中国的发展策略[J],中国机械工程,2011(07).

[6]唐茂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动向[J].经济界,2011(03).

[7]吴晓波,吴东,周军.基于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业理论模型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05).

[8]凌永辉,张月友,沈凯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与产业互动[J].当代经济科学,2017(02).

[9]吴迪,郑萍萍.辽宁高端制造业发展建议[J].辽宁经济,2014(09).

[10]韩涌,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3(23).

[11]谭怡,辽宁生态建设亮点频现,有力迈向生态省[N].辽宁日报,2007-09-19.

[12]李燕鸿.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和策略研究[J].机械制造,2006(04).

作者:张书峰 张笑楠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