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探讨范文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探讨

摘要: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对旧建筑进行改建,是全世界政府决策层面上的共识,这样做明显的好处就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进行城市改造时,应该对旧工业建筑有更加公正客观的认识,在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时,应充分结合城市规划方案和土地开发前景来规划设计,应该充分发挥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功能,塑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新型再造城市。

关键词: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发展;策略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往往能带动一大批工业城市的进步。故而,这样的城市就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工业区的存在,而且其也大大影响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功能置换问题不可避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利益洗牌,大部分工业建筑暴露出了很多全新的问题:其有没有工业遗产应有的价值,是否值得维护利用?如果没有,可否以废弃建筑身份做拆除处理?如果有工业遗产的价值,那么保护方式上是单纯保护还是维护后的开发?怎么样实现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相信这些疑问在每个城市都在上演,也几乎都有不同的答案。只有依据工业城市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计划,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节约型社会的规划理念。

一、工业建筑保护及再利用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工业建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无疑是见证了城市的百年发展历程,它对于进行城市风貌特征塑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城市辨识度

当前,大部分城市发展都依据一个相同的模块,这就使得这些城市发展景观基本相同,原有的城市特色消亡殆尽。设计师应将这些工业建筑好好利用起来,打造专属的城市区域景观特色,进而塑造不同的城市建筑景观,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

(二)有利于城市记忆的保留

即使在工业区也有很多市民居住,这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这里有着几代人的记忆,是每个人成长的见证,这也是他们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所在,换言之,它也是一个城市值得珍藏的文化记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通过有效还原原有的生活场景,可以更好地完善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同时这也是保留城市历史特质的关键一步。要知道,比起华丽多彩的现代化城市建筑,具有历史文化沉淀的时代建筑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更得市民的钟爱。

(三)有利于响应节能减排的低碳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经济建设而言,实现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是十分有利的。工业建筑由于功能上的设定,就不可避免地拥有楼层高、跨度大和空间广阔的特征,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的设定寿命常常比实际使用时要长,而上述这些特征,就为旧建筑改造翻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开发模式

由于地域、国度的差异,人们对工业建筑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的再利用手段也是不同的。总而言之,西方国家的城市改造理念是这样的,即从单一的建筑单体再利用出发,向市政建设和场所塑造进行拓展,在欧洲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他们有着丰厚的工业遗产,这就为其搭建完善的旅游线路创造了优良的基础,进而还可以带动周边外围产业链的发展。

(一)建筑单体再利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很多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构想得到了验证。因为工业建筑有着体积庞大、结构简单易于改造的特点,因此备受博物馆、展览会所和个人公寓的青睐。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经典案例当属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美术馆。每个建筑单体的改造,就像是细胞的更新一般,有助于实现城区的更新换代。

(二)场所再利用

在工业区的建筑都有着结构相似的特点,一定数量之后就形成了建筑群特有的场所特征,拆迁部门如果只是进行单一化的拆除,或者只对某一两个案例进行研究,都是不合理的,故而,要从大局上的规划进行切入,改变建筑群的属性,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功能置换,打造科学合理积极向上的建筑空间。

1.与景观塑造、旅游开发相结合对于城市规模庞大的工业城市,可以将旧工业建筑与当地自然地貌和资源相结合,构建一条展示当地工业史的旅游线路,在进行工业建筑维护的同时,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往工业的发展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进行再利用时要结合历史线索来开展,将环境治理和构建生态区域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工业园,以此拓展城市内的公共活动空间。

2.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在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流程中,融入创新理念,搭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展现了工业建筑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

(三)与住宅开发项目相结合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地区居民人数势必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在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融合相应的住宅项目,必定可以打造出有独特魅力的特色社区,以此来吸收各类人群来此定居和工作。

三、城市再造中工业遗产建筑和场所再利用的策略

(一)正确地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个文化片断

在进行旧城区改造时,如果盲目追求新建筑,而不去体会旧建筑的文化底蕴,那就是对城市历史的背叛。而“历史”这种关键的精神要素,是形成场地归属感的重要成分。部分城市在历史的发展中都是紧跟现代化步伐,因此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工业革命史,每个阶段的工业史都会在同时期的建筑上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任何一种对旧工业建筑的破坏,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只有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二)建立科学的再利用策略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工业建筑重建的目标方案。在政府部门的调控下,对各单位的资源能有更好的计划,对全市的工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旨在结合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城市地区规划,将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作为城市新规划的闪光点,打造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形态。

2.科学地评价当地工业建筑的现有价值

必须明确以何种方式进行再利用,只有对工业遗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再利用。对建筑是否进行拆除的依据可从以下方面来看,比如其是否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是否有未开发的经济潜力,是否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综合以上几点再进行决策,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要做到理性拆除。

3.尝试“既是,也是”的开发模式

在近代以来的历次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的追求标准都是在变化的,在以前国家风气上迫切地想要进步的时候,对新建筑的追求即被认为是对现代化的追求,而对于老式建筑,就仅仅被局限于古典教堂、城堡和寺庙等。现如今,我们有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理念,对于旧工业建筑不再是仅有的拆与不拆,而是更多考虑“修旧如旧”,当然必要时也会有“创造性”的改良,但如何去把握中间那个度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建筑规划师梦寐以求想要解决的课题。对已有的建筑设施以及其周边的环境都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旧建筑的建筑特性,把握好对于装饰的使用,对旧建筑的改造只是体现在建筑材料上的改变,从而建造相应的新建筑。这种“既是,也是”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模式,给对新旧建筑的取舍带来了更大的处理余地,这也是落实创新、开放理念的关键之处。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看,“旧”在现实条件下也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果这样,那么创新的定义在这里可能有所不同,它已不再是“创造新的”,而是一种“改造旧的”,由此得出的结果自然有所不同。

(三)注重外部空间设计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我们都明白,在进行城市再造背景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时,一般都会注意到内部的功能置换和建筑空间重塑,但是一般都会忽略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重塑之前工业区的活力。故而,也要注意从外围空间上构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新的设计需求,以期实现与新的城市生活密切相连的目标。大多工业区域由于相关规定,实施全封闭式的管理,这样一来,在城市之中这些地方就成了居民活动范围极少涉及之处。有鉴于此,在进行新的城市规划里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到,只有改善周围基础设施,才能使得环境附加值有所提升,进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当今高效的交通设施可以解决人流量问题,便捷的服务设施可以留住来往的人流,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增长,实现城市更新的既定目标。

四、结语

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拆建。现如今,老城复兴已经成为市政建设中最为突出、最应优先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以复苏旧工业建筑的活力来带动整个工业地区的复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即使是一种类型的建筑,由于它存在于不同地方,或者有不同的利用目标,就会使得它们有自己特有的改造模式,这就意味着要找一个万能公式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关建筑规划师要站在现代工业遗产所在地区经济文化的角度上,设计工业遗产的重建、保护和管理的方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现代生活的价值观。总而言之,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未来可能就蕴藏在已有的大批建筑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敏.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2):25-28.

[2]王璐,刘姗,李晓润.活力再现———结合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策略[J].工业建筑,2012,(s1):74-76.

[3]张希晨.城市再造过程中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J].工业建筑,2013,(01):9-13.

[4]朱雪梅,江海燕,谢涤湘.三旧改造背景下转型升级企业园区更新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13,(03):40-43.

作者: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