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对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具体工序进行论述,并总结控制要点的设置方法。以施工中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方法为背景,探讨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并总结了材料质量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
1遵守操作规程与控制施工工序
1.1控制工序活动条件。首先要对施工流程展开探讨,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对人员进行调控,避免在正式施工阶段出现程序混乱问题,工序制定也要结合场地测量结果来进行,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问题也要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施工任务才能够连续进行。首先是向管理人员进行流程讲解,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管理任务期间,管理人员更要加强与基层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掌握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开展也更有依据。其次是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技术人员要对进场材料做出检验,合格证明缺失的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环节中。混合材料的检验可以通过试验来进行,判断强度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不能使用价格低廉的材料替代高强度材料,各类材料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点也要充分准备,在施工环节中达到材料的养护时间,这样结构的强度也得到充分保障。再次对是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的控制调试。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参数检验,并更换其中磨损严重的零件。质量控制主要针对设备功率与现场情况来进行,避免因场地问题造成施工任务无法继续进行。工程建设任务开展期间,需要设备连续运转,如果其中个别的部件存在磨损或者破损现象,很难完成这一任务。最后是对技术方法的控制。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准备妥当后,施工技术方法如果不合理也会影响到结构质量。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是主要施工原料,大体积结构会采用分别浇筑的技术方法来进行,如果技术控制不合理,施工期间便会出现结构破损的情况,逐渐产生裂缝,不能通过质量检验。因此技术控制在建筑工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1.2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通过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工序质量控制点应根据工程特点,根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某一关键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来设置,无论是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顺序、技术参数、工程环境、自然条件等,均可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1.3检验工序活动效果。工序质量的检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及时的测定和检查,并将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工程质量,为抓住工程关键环节、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提供依据。
2重点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绝大多数民用住宅、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功能等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因此,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及原材料质量等因素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2.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1)泥质量的控制。水泥的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等4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骨料质量的控制。进场骨料应按产地、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进行试验检测。不得采用风化砂、特细砂及铁路道渣石作混凝土骨料,特别要严格禁止使用不同来源的砂、石掺杂混合料作为混凝土骨料。3)外加剂质量的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根据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以及实际施工工艺、气候条件,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来确定其品种。
2.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首先,要选用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级配合适,使混凝土密度最大,与混凝土水灰比和石子最大粒径相适应的沙粒。其次,可以适当提高单位体积水泥用量,用水量力求最少但同时应符合和易性的要求。因为用水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用量越少,体积变化率越小。再次,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灌注桩所用混凝土的配制,当水泥用量为420kg/m2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这样的水泥用量会导致坍落度过大、均质性与和易性较差的现象,因此,可在所配制的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
2.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浇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以排除泌水及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再次,模板拼缝以及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模板拼缝不严密会产生漏浆,严重时还会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的现象,从而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模板安装时,模板定位孔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以避免墙面印迹线及爬锥孔错位。当混凝土浇筑成型时,因未振实而产生的外观气孔、蜂窝、麻面、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3通过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加强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工作。只有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施工管理,才能提高施工企业施工计划的执行水平。因此,施工企业应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全面实施管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及其控制。企业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深造、外出考察等各种方式,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其次,要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现场质量检查或旁站监控的方法,确保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工序,要通过统计分析,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第三,要规范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资料是记载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移交、使用、管理、维修、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建筑项目工程的资料管理必须正规化,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一旦施工计划和实际之间发生偏差,要及时纠正,以控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泽,董冰冰.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折[J].科技信息,2011(12):120.
[2]梁申涵,陈小沅.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41.
[3]刘朝欣,刘鹏涛.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1(6):88.
作者:苏刚 单位:龙江县房产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