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策划范文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策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策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策划

1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前期策划

1.1项目策划的内容

按时间阶段的不同,项目策划分为构思策划及实施策划。本文着眼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构思策划问题,是项目启动的基本依据。其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定义、项目定位、项目的系统构成等内容。

(1)项目定义:描述项目性质、用途和基本任务。

(2)项目定位:描述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项目定位依据,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3)项目的系统构成:系统的总体功能,系统内部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构成、作用和相互联系,内外系统的协调、协作、配套的策划思路、方案的可能性分析和依据。

1.2工程项目策划的方法

(1)工程项目目标规模的构想方法项目策划第一步的任务是确定目标,构想或印证目标的规模大小。工程项目的目标规模构想研究通常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前者是确定项目目标空间大小、高低尺寸、面积容积等物理参数,后者则是确定项目的规模大小和运行方式。在项目规模确定的同时,要对项目的性质进行论证。项目的性质是决定项目策划后继各个环节的关键,其确定多是由投资者与规划师共同制定的,项目策划人员只是对既定项目的性质进行论证和修改。

(2)工程项目内、外部条件的把握方法

同时,还要把握项目策划的外部及内部条件。项目策划的内部条件,是指项目自身的条件,包括项目的功能要求、使用者的条件、使用方式、建设者的设计要求、管理条件、设备条件,以及地质、水电、气、热、排污、交通、绿化等条件,其中以项目的功能条件、使用者的要求条件以及使用者的使用方式等三项为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是考虑项目具体设计和方法的关键。项目策划的外部条件则包括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其中直接条件是属于客观资料型的条件,如地理条件、地域条件、总体规划条件和有关设计规范资料集,项目策划可直接引用;而间接条件则是属于调查研究型的条件,如经济条件、市场情况、文化构成、社会条件、配套设施、技术条件等,由于没有直接或明确的资料来源,需要项目策划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把握。对项目外部条件的把握是为了使项目遵循总统规划思想,指定和修正项目的规模和性质,把握项目建设的宏观方向。通过对项目内外部条件的调查、分析,进而把握项目功能组合、使用方式、结构选型、风格造型、设备系统、建设周期、建设费用,这是项目策划得以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3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前期策划

对城区客观存在的大量旧工业建筑,前期策划的工作主要是解决项目是否值得再利用、再利用的方向等问题。

(1)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判定思路

旧工业建筑广泛存在于城市之中。但并非所有的旧工业建筑均可以作为再利的对象,例如那些结构破损严重的旧工业建筑、在现有技术水准无法妥善保护并改造的旧工业建筑等,显然都不适合进行再利用。根据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已有实践来看,在确定旧工业建筑能否划入再利用范围时,应综合考虑是否具有技术可能性、现实操作性、情感价值、情感价值、情感价值等因素。必须客观地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旧工业建筑都可以再利用或是必须再利用;要坚决杜绝因盲目追捧而导致的非理性的、牵强的再利用构想及实施。

(2)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判定的技术依据

对于旧工业建筑能否再利用,尚需建立其适宜的评判依据。

1)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开展前提。此项工作,正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事实上,作为建设活动中、随时展而出现的新子类,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仍然适用普遍的项目管理原理,只不过是要充分考虑其既有的约束条件。由旧工业建筑这一物质载体的特征出发,再利用应从其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及文化价值等方面来加以判定;各方面可继续细分并设置指针,以达到操作层面的要求。

2)再利用的程度评价通过再利用可行性分析的旧工业建筑,尚需把握其再利用的程度强弱,以明确后续各项技术方案的背景条件。其再利用程度评价与再利用可行性分析紧密关联,实际上是前一阶段可行性分析的延伸和扩展。这里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分析、设计方案和经济要素等;更细的二级指标也随其而设置。

2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促成机制

失去原有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如何能够在新的建设需求中,发现并适时把握其再利用的可能,是此类项目策划的核心工作。旧工业建筑的客观存在与发展的城市建设之间,除了其自发的、偶然性的适宜匹配之外,从社会系统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也需要施加某种外部作用力来促成其二者的结合。相关建设制度的补充及完善、沟通渠道的建设等工作,对于此类项目的促成有着重要意义。

2.1再利用项目策划的制度策略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活动,涉及到社会多方的不同利益。欲开展并顺利实施此项活动,首先要有执行制度的支持,以避免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力的情况。现行建设程序及有关制度的设置,是针对新建项目的,并未考虑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实施。因此,应当明确已有制度对再利用策划的适应性,以此为基础,补充并完善现有制度。在现有相关建设制度中,与再利用项目前期策划直接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建设用地制度、建设规划制度等。

(1)建设用地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旧工业建筑所依存的土地在其建设之初,不论其获取土地的方式是划拨或是出让,其建设用地属性均为工业用地;当纳入再利用范畴时,其建设用地性质多将发生变更。按我国目前有关要求,不论政府投资或企业投资,其获取建设用地之前,其项目投资方向均须通过审批、核准或是备案。在国家现有土地政策的框架下,理顺旧工业建筑建设用地的关系是解决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第一步关键工作。由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进程看,目前大量进入再利用考虑范围的,多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工业企业及其厂房,其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基本上属于行政划拨用地;这种状况,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城市土地使用权管制政策并不相融,因而成了制约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重要障碍。根据现行法规,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前,必须先经过政府批准,并要向国家上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土地收益;由此导致了与之连带的房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的流转等也受到限制。这种规定从根本上制约了再利用项目的主动构想和酝酿,使得旧工业建筑的原业主将采取或将其部分房屋租赁而获利、或听之任之闲置等与可持续初衷相背离的短期行为。由此导致了本来潜在的再利用活动,连萌芽的机会都被扼杀,更无需提及深入策划了!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对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这一综合活动,土地性质转换问题的解决,必选要政府由上至下理顺关系、确立相关制度。要从法规上承认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一种使用者可以支配的财产权,以达到促进划拨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调整建设用地结构的目标;如是,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才有了根植的肥沃土壤,才可能进入良性的主动发展,策划也才有了依据。

(2)建设规划制度的分析及建议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我国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土地属性决定了其附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在工业用地上的建筑物其使用功能必须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而不能擅自改变用途。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中,在解决了工业用地的土地属性变更后,土地上附着的原工业建筑也应转换并具备的新的建筑功能或用途。通常旧工业建筑所在的城市区域,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已规划为商务区、居住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该地块的使用权尚在业主手中,其工业用地属性并未能及时变更。可见,在完成旧工业用地变更和新项目按新规划条件建设前,用地属性与城市总体规划间存在实际的矛盾。土地的用途与其附着建筑功能应当是保持一致的。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旧工业建筑改变功能以达到再利用目标的状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关联的规划管理制度,则应以理顺、疏通为指导方向,而不是限制、堵塞。城市规划部门从大的方面进行方向性控制,而不是细化到具体方案,应按宏观调控的思路来加以把握。

2.2再利用策划的渠道策略

为了促成旧工业建筑与城市建设需求的结合,应当创造条件,以增强社会系统中这两项事物的交集区域。参照发达国家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领域的经验,为创建必要的联系渠道,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建筑登录制度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首先要求应使其免遭被拆除的厄运,因此应建立必要的法规使旧工业建筑的存在合法化。国外的建筑登录制度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即将有一定价值的旧建筑物广泛地做成目录,通过对目录的公证促进对其保护及再利用的制度。建筑登录制度将旧建筑与现代生活连结了起来,对于防止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保护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延续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应该说,这属于形成联系渠道的建设制度创新,是对我国目前建设领域此项空白的弥补。针对目前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广阔前景,应当建立旧工业建筑的登录制度。通过登录制度,一则可以把握旧工业建筑的有无、多少信息,二则为确定可能的再利用意向提供了最迅速、最全面的候选基础,使得二者的匹配选择有了良好的联结。

(2)灵活多变的鼓励措施

为了保存旧建筑的价值,减少再利用初期的建造成本,各国都相应出台了一些基金鼓励和减免税收的制度。如英国对所有建筑的保存和修复,其所上缴的附加税只是新建房屋索要上缴税金的15%;而对于登录旧建筑的改变用途或是重建,更是无需上缴附加税。除了税金上的减免之外,政府每年还掌握着大量专用基金,用于修复和保护旧建筑。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也有类似的税收鼓励机制。与欧洲一样,美国联邦政府也实行了减免税收和资金奖励的政策;还成功地利用公共资金吸引私人投资,较好实现了对旧建筑的再利用。以上种种做法,均对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政府制定并出台有关政策及文件,来刺激并鼓励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深入开展。

(3)多层次的实施体制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建设工程,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很难独立完成,因此必须建立广泛的多层次合作实施体系。进入再利用范围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政府、原使用权所有者、再利用执行者、区域居民等等,必须给予妥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保证其实现多方共赢。

(4)多专业合作与公众参与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涉及到多门学科的内容,要建立一支多专业合作的队伍共同完成。除了这些专业技术活动外,同时还注意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即让众多的市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改造措施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去。对我国目前现阶段而言,公众参与还显不足。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和培育,以期积极发挥民众在再利用活动中的积极、能动影响作用,并有助于顺利实现建筑新功能的二次认可。

3基于棕色地块治理视角的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棕地是相对于“绿地”的规划术语,是指曾经用于开发建造、但是又被遗弃的荒地,无论受污染与否;城市中的旧工业区,正是棕地中的重要一类。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促成与实施,需要资金的投入及制度的支持。由棕地治理成功案例中获取的有关资金、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可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因此,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棕地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此类项目本身恰是城市棕地的治理途径之一。

3.1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与棕色地块治理

随着城市扩张,土地这一有限资源越来越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曾经用于工业和商业活动、只有清理后才可重新利用的土地,谓之棕色地块。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城中村、棚户区、旧工业区等各种形式的棕色地块问题。若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则不仅去除了城市建设中的恶疾,更为新城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审视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这一活动时,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系统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正是日渐受到社会关注的城市棕色地块的治理问题。旧工业建筑这一对象,是与土地密不可分的,所谓房地不分家。因而,论及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实已隐含了其所附着土地的再利用。这对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有限的建筑与土地资源同时获得新生,正是一种最佳状态!可见,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事实上是城市棕色地块治理的一个子类。它在侧重建筑功能置换的同时,也完成了棕色地块的治理,堪称事半功倍的绿色工程!

3.2棕色地块治理的启示

美国的棕色地块存在历史已超过半个多世纪,其治理工作也随之跟进,至今已取得一定成绩,目前已形成了由参与者、法律保障、资金保障等作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取得的显著成果,为更好地促成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应认识到:

(1)意识层面的重视决定了实施的主动性意识形态是无形的,但其对事物的推动作用却是巨大的。在逐渐主动、自愿地认可并接受了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时,相关工作的开展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当从上至下形成共识、主动探求旧工业建筑的各种再利用机会时,这项活动将会取得卓越的成就。目前我国建设行业内,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已进入一个让人欣慰的阶段,各地不断涌现成功案例。

(2)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参照美国棕色地块治理的经验,从联邦政府到地方环保局,从政府部门到非政府组织,参与者广泛,且各参与者能很好地协作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是在要解决地块治理之外还附加了建筑功能置换的要求,更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等多方的积极投入和参加。

(3)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需要资金保障缺少资金是棕色地块治理的最大障碍,美国棕色地块的治理资金来源途径多样。借鉴其经验,在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问题上除了政府的投入之外,应大力开发社会经济团体的投资。广义上看,再利用当属一项社会性事业,所以调集并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金不仅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同时,更是对政府部门此类资金短缺的一个有力补充。

(4)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体系作后盾责任明确是美国棕色地块治理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有各方参与和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必须要有明确的制度框架来划定各方责任和义务,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我国目前此项活动的正是缺乏这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是制度不适用,成了再利用的重要障碍。

4结语

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策划,是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对旧工业建筑按其所处位置及其成因进行分类,据此加以区别对待是开展项目策划的基本前提。针对此类项目的前期构思策划,需要解决项目是否值得再利用、再利用的方向等问题,文中指出了需考虑的因素及相应的评判依据;为进一步促成此类项目,应补充并完善建设用地、建设规划等制度,还要开展创建沟通渠道的相关工作;此外,从棕色地块治理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并把握此类项目。此类项目策划的研究,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工作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蒋红妍李慧民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