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促进工业经济的策略研讨范文

促进工业经济的策略研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促进工业经济的策略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促进工业经济的策略研讨

近几年來,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南市经济发展,“突破济南”战略的实施,“济南都市圈”的构建,都极大地拓展了济南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济南市“一跨二接三转移,重点突破远郊县”的战略举措,以及济南市区“腾笼换业”项目的实施,都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济南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的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济南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0.91亿元,落后于青岛的4853.87亿元、烟台的3701.79亿元,居省内第三位;实现工业增加值1191.36亿元,而青岛、烟台分别是2174.43亿元、2017.60亿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济南市经济发展较之沿海开放城市差距显著增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制约了全市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济南市要高度重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采取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优势产品为纽带,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县域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集聚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以规范的市场机制为条件,逐步完善发展环境

(一)将“软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1、营造适应经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创造者,事事都与投资环境有关”的思想和“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目前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实现由“婆婆”到“保姆”的角色转换。

2、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大批帮扶企业、支持发展的好政策,要抓好这些政策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企业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指导企业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工业投入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订新的政策措施。

3、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科学分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和趋势,积极做好工业煤电油气运的协调保障;围绕方便企业办事,进一步整合工作流程,压缩工作时限,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围绕项目建设,要树立“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规范重点项目分级联系制、项目专员制等服务企业的制度,引导企业快速建成投产达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涉企收费项目全面清理,印制“明白册”发放到企业。同时做好对投资者投诉事项的受理、协调、处理和督查工作,使软环境“硬”起来。

(二)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硬环境“建设。围绕工业化与产业化发展,加快交通、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能力。要把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推进以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土地平整、绿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聚集力。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上将坚持围绕企业生产对基础设施提出的要求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提升。围绕“北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跨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黃河北铁路、济荷高速、济莱高速、济商高速、聊泰铁路平阴段等重大项目及有关国、省道建设改造,加快章丘电厂三期工程、东湖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設,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机遇,实现经济布局合理化。要通过工业园区建设,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根据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现有资产向支柱产业、大集团、名优特产品聚集。促进乡村工业向城镇集中,家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一般企业向优势集中,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区域结构雷同局面,促进工业经济布局科学合理。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坚持“强二、优一、兴三”的发展思路,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三次产业的协调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完善产业格局。按照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扶持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化、半导体照明新材料、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和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规模化。以技术改造作为主要手段,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入,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冶金钢铁、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品牌,实现优化提升,努力打造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提升产业层次。切实把投资和项目作为提振工业的着力点,坚持以增量促调整,抓好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

(三)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1、充分发挥好工业园区增长极的作用。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认真研究承接城区内传统工业企业逐步转移到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契机,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支持政策。

2、加快建立工业园区建设补偿机制。通过采取用开发收益、入驻企业的税收、发行债券等多种途径来补偿园区建设的土地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最终实现园区的自我发展,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3、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抓好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区、园区的集群水平;要研究支持园区建设中小企业配套产业园和在骨干企业周边建设配套企业发展区的政策措施,培育更多的规模企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链式发展的格局,逐步解决有产业无龙头、有龙头无配套的问题。

三、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带动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据测算,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用地可减少30%,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减少20%—30%,能源消耗可节省40%,行政管理费用可减少40%,资金利润率可提高20%。因此,要大力发展集群经济,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尽快培育出一批集中连片的工业企业聚集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1、以大项目为核心培育产业集群。重点项目是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选项目,围绕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选项目,围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选项目,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选项目,努力增加高水平的项目储备。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引办建设,积极推进力诺集团光伏电池等项目的建设和配套,加快推动产业链的形成;积极争取国际著名企业,央企、省重点企业集团将新上项目落户济南发展。

2、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产业集聚。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县(市)区支柱产业发展,瞄准先进地区、行业龙头实施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引导同特色、同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打造以章丘重汽工业园、刁镇化工园、济阳台湾工业园、历城欧洲工业园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

3、抓住主导行业,加强集聚效应。目前,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434家,过10亿元企业仅有18家,总量偏小,增速不快,缺乏像龙口南山集团、邹平魏桥集团这样“顶天立地”的大块头行业龙头企业。因此,要注重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企业兼并、联合,实现优势资源向战略投资者和骨干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链接,实施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化生产的格局。同时,加强协作配套,通过建设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4、推进县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对于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引进外来的资源进行横向的整合,在规模、数量、品质上有所提高。通过引进技术、品牌、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经验,把现有的产业集群或者未来的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向上、向下、向中高档方向延伸,同时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才能更好地融入更高层次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中。

5、重视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平衡工作,关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承载能力,避免环境的恶化。通过制定环境政策,限制污染型企业在市区落户并迫使大批企业迁出市区,加速县域内土地功能置换,优化地域投资环境。

(二)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实现工业化,以工促农,以工带商,走“工业强县”之路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国百强县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县域工业较发达。因此,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把发展工业放在优先地位。

1、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增加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性选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从全国看,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基本上都是工业大县。2009全国经济百强县排序中,青岛5个、威海3个市辖县级市全部入围,烟台4个进入百强行列,济南市仅章丘市进入百强。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县域经济均超过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烟台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80%。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济南市县域经济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要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工业兴县、工业富县的路子。要把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和推动作用,使农村劳动力较大规模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提高工业和服务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确立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将农村资源、城镇消费和农民就业结合起来,发展城乡协调的经济。通过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要从本地区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研究制订并落实好推进县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摆脱济南市大部分县(市)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局面。依据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鲁发﹝2003﹞25号),大力培植县域内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希望。特别是要加大对骨干企业市场运营能力或建立销售网络的扶植力度,从而使龙头骨干企业真正发挥带动作用;要落实好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为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跟踪和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走向,推进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项目;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吸引一批进入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的工业项目落户。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县域工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县情,根据自身的条件,挖掘特色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规模企业、名牌产品,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按照全市做强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做优冶金钢铁、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四大传统产业的布局,立足于县(市)的实际,搞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县域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历城、长清两区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方向,着力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的突破。章丘、济阳、平阴、商河要以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和配套主导产业为重点增创发展新优势。各县(市)区要找准、用好各自的优势,培育一批县域工业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做精、做专、做优、做强。

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培育一批信誉高、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促使其做精、做专、做大、做强。

(一)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用好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政策,完善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社会研发和技改投入较快增长。引导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尽快提高工业研发经费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科技人才比重。实施技术中心提升计划,发挥好创新型企业、成长型科技企业和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使之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整合省会科技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挖掘省会城市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和人才基础,积极推进“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技术联盟等。

(三)依靠技术创新,通过品牌建设,加强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内骨干企业创品牌、争名牌意识和能力,并带动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平阴县经过近几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玫瑰镇为中心的玫瑰花生产基地产业带,目前培植加工户近百户,加工企业发展到20多家,先后开发了玫瑰精油、茶、酱、膏、汁、酒、食品等七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平阴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玫瑰之乡”。

五、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增强产业的辐射力

各县(市)要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加以创造性地整合。

不仅当地的特色物质资源应当成为集群发展的基础,其特有的历史社会文化资源也应当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资源体系之中,这是真正形成产业特色的关键,也是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围绕“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出台鼓励政策,加速特色经济的扩张,向基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培育县域特色支柱产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抓住中央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倾力扶持一个或几个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力促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益。同时,要加大省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将省级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有较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