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了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文章调研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和能力需求,并比较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不同培养模式,发现中本贯通模式在培养智能制造产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满足行业人才和职教改革的双重需求,拓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途径。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本贯通
全球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制造业提质增速战略,我国政府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举措提出新的智能制造发展目标,促使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1]。已有不少研究试图解决这一人才供需矛盾[2-4]。本文根据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的总体目标和布局结构,调研企业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和能力需求,比较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为修订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依据。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上海在工程机械、汽车、大飞机、轮船、电子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为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2017上海统计年鉴可知,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23.7%。上海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形成“2+X”的产业区域布局,大型企业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与日俱增[5]。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将达到100台以上。收集全国各省及长三角城市群所有与机器人相关职位的招聘信息,对比近三年的调查数据发现以下特点:(1)职校机器人职位占比提高且增速超过同期的全国增长率;(2)机器人职位分布与产业布局及经济水平吻合;(3)长三角机器人职位以上海为龙头辐射周边;(4)机器人职位在行业细分中,加工制造类占绝对比重。由此可见,智能制造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虽然使得劳动力市场需求缩减,但只要学校针对产业升级做出相应的专业调整,大力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结构性失业”。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它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集成。机械电子工程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是面向智能制造应用的重要学科之一。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设立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培养重视岗位协调能力、通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6]。通过调研发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应当包括发展能力和职业能力两部分。发展能力大致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相关领域的法律知识;(2)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4)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终身教育的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能力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阅读、评估、修改、设计机械零件图和电气控制图的能力,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信号、控制机电系统微机与PLC等基本技能;(3)使用CAD软件绘制部件的能力;(4)智能制造系统装调、集成、维修、维护的能力;(5)智能制造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的能力;(6)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改造、调试、安装、运行和维护的基本能力;(7)电气控制方面初步研究与开发能力;(8)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和控制优化的生产系统改进能力。
三、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普通本科和“3+2”高职—本科贯通模式两种。前者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定位于企业机电工程师,但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虽然专业知识扎实,却缺乏生产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后者由于高职基础课程设置偏向于技能培养,而进入本科学习前培养设计能力的相关课程已结束,使得毕业生在构思能力、整体系统设计能力等方面相对欠缺。鉴于以上原因,探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3+4”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模式,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设备装调、电气维修的基础能力,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排故能力、典型机床的排故能力、PLC的基本编程能力,达到维修电工中级操作技能。这些能力是高中生源所不具备的,对于就读本科阶段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四、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市场需求、能力需求和培养现状的调研发现,中本贯通模式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培养智能制造产业需要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以下必要性:(1)智能制造产业对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为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提供通畅出口;(2)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需要相应职业的教育学历层次上移和职业能力持续发展;(3)职业教育获得社会认可,需要投入升学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4)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需要兼顾技术技能实践和理论知识的提升。综上所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满足行业人才和职教改革的双重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强普职渗透,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推进中本贯通教育协调发展,拓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炳翔.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设备工程,2018,(18):95-96.
[2]高慧.工业机器人专业现状分析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142-143.
[3]张新强,李家琦,周国顺,韩媞.面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10):45-47,51.
[4]皇甫勇兵.“项目教学”在工业机器人新型紧缺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193-194.
[5]崔晓文,杨帆.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华东科技,2015,(11):66-69.
[6]刘晓.适应“工业4.0”,职教应如何转型[N].光明日报,2016-11-01(015).
作者:周左晗 杨洋 张蕊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