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张掖特色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取得的成就
1)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张掖市农产品加工业是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驱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过程。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00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上百万元的有132家,上千万元的有62家,上亿元的有11家。现已认定的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有34家、29家,其中,甘绿脱水蔬菜集团进入国家级行列。这些龙头企业在外联市场、内连基地和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加工基地不断扩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基地建设,确保加工企业优质原料供应。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已建成国家级玉米种子繁育基地6.8万hm2,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3.2万hm2,高原夏菜面积3.48万hm2(其中,加工型蔬菜面积0.77万hm2)。二是“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肉牛养殖小区203个,其中,千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小区(场)达29个,牛饲养量达到91.76万头。三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38万hm2,占承包地面积的25.9%;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面积3.7万hm2,占承包地面积的21.9%,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达到加工产品规格一致。
3)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张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201万t,其中,加工种子65万t、轻工原料114万t、果蔬12万t、牧草10万t。此外,加工畜禽27万头(只)。农产品年精深加工能力80万t,其中,番茄酱5万t、柠檬酸4万t、脱水蔬菜2万t、优质玉米种子30万t、马铃薯全粉2.1万t、玉米淀粉15万t、优质啤酒大麦10万t。
4)品质品牌快速提升。近年来,张掖市积极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的开发,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现有涉农及其延伸制品的商标11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个,甘肃省名牌产品12个;现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3个。例如,“民乐紫皮大蒜”、“张掖玉米种子”、“张掖肉牛”等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或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商标,“张掖红提葡萄”荣获“中华名果”称号等,诸如此类品牌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5)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从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促使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张掖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6家,形成固定资产44.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102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32家,上亿元的14家。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国家级行列。每年龙头企业通过合作或签订合同等方式落实原料基地10200hm2,发展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286个,与农户签约订单金额达38.21亿元,带动农户21.66万户。
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民组建自己的合作组织,抗击市场风险。张掖市围绕制种玉米、马铃薯、蔬菜、肉牛羊等特色产业,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64个,入会成员4.6万人,带动农户14.8万户,占总农户的56%,拥有资产11.76亿元,年纯收益1.6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也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产业化经营、专业化合作的角度综合分析,张掖市农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起点低、规模小、无法产生规模经济优势,导致加工业缺乏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例如,规模较大的滨河集团,虽然年销售收入4亿多元,但仍不及同行业全国排名第十位的1/20。已认定的市级以上109家龙头企业,仅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10.8%,行业的集中度偏低。
2)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处在农产品加工链条的关键节点,双方的互利合作决定着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的经济利益及利益分配关系。长期以来,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双方未能结成固定的契约关系或利益共同体。张掖市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业面积15万hm2,标准化生产面积17万hm2,由于企业与农民之间的风险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使风险损失在二者之间得到合理分摊。在松散的买卖关系下,即使双方签订了供产销合同,也经常出现履约率低甚至违约现象。同时,千家万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导致品种、品质、规格等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要求。
3)农产品加工供应链断裂,深加工、精加工不够。农产品加工供应链条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张掖市因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比重小,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卖原料链条节点上,至多是初加工或粗加工。由于处在农产品加工初级链条,不能向深层次发展,致使加工出的产品品种少、成本高,竞争力低。以临泽县主导产业之一的枣业(种植面积达1万hm2)为例,其生产的小红枣虽品质好,全国独有,得到消费者公认,但仅有以甘肃西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3家企业进行加工,其他大多是简单的初加工,以原料方式出售,精深加工少,多次增值就更少。
4)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与张掖市独特的农业资源相比,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优质品牌特别是全国知名品牌少,占领高端市场能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例如,“民乐紫皮大蒜”、“高台合黎小红辣椒”等传统品牌面临很大挑战,虽已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但上门收购的客商仍比较少,优质难以优价。二是农产品现代化物流水平低。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市场建设滞后,缺乏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国际性农产品专业市场,如物流企业张掖市嘉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空间。三是体制政策的束缚。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存在多部门分散管理,使颁布实施的政策难以协调统一,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使种养、加工、流通各环节信息不畅通,造成加工企业优质原料缺乏、普通原料大量积压,影响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四是张掖市人才匮乏,主要表现为科研人才、推广人才和高科技文化素质农民少,导致关键技术难以落实。
2张掖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2.1立足资源优势,拓展市场空间
现代意义的农产品加工不再是把初级农产品的剩余部分作为加工原料,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决定农产品的生产品种、生长区域。因此,拥有不同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张掖市,就要根据本地在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本地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性布局。例如,甘州区形成“一园四区”,即科技生态园,以及优质种子加工区、特色畜产品加工区、特色蔬菜加工贮藏保鲜区、轻工原料加工区,充分利用加工比较优势,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同时,要挖掘一批有市场潜力的地方名优特色新产品,如临泽小红枣、民乐大蒜、山丹四珍、甘州区小杂粮等优势品牌,种植设施葡萄、培育肃南高山细毛羊等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农产品品牌。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为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品牌宣传提供一定补助资金,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空间。
2.2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中,既可以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减少农户间的恶性竞争,又可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利益,分散、转移和化解市场价格风险,维护农民整体利益。在组建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应明确农户与政府的职能定位。农民是具有自主身份的经济个体,在农民自愿参与和民主决策推动下,建立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风险调节机制,解决农民生产经营的资金、信息、技术等问题,提高农产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政府的职能是以政策扶持、管理引导、科技服务为主,为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2.3做强龙头加工企业,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加快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以张掖产业园区为依托,通过政府引导组建、域外引进、因地制宜改造、个人出资兴办等方式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并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储运、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要鼓励加工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发展,不断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换代。
2.4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加工产业链条
积极探索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加强“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建设,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连片种植,扩大生产规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搞活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支持龙头企业长期租用农户土地,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优先、优惠将荒山、荒地、荒坡承包给龙头企业建自有基地。同时,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中介组织和农户的联系,扩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此形成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集团。在完善加工产业链条中,加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将农产品加工业与原料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实现由“生产什么就加工什么”到“加工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转变。在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中,选择一批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发展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规模,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链的拉长。以张掖市5个省级开发区为集聚载体,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开拓经济质量高、生态效益明显的区域循环发展新格局,以此达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互带动的目的,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本文来自于《农业科技管理》杂志。《农业科技管理》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玉环闫欢念金河闫盆吉焦扬单位: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