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方工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工业化是扩张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立足县情,深入实施地委、行署“三个重点、三个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富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理念和“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的总体思路,把发展新型工业企业作为富民兴沿事业的重点工程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了融入重庆市场,挤进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取向和“三区四园”的工作重点,以此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沿河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沿河工业生产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一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沿河工业投入不足,没有投资建设大中型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小型企业,如水泥厂、酒厂等。而这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低,人员包袱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都已相继停业破产。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沿河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沿河县利用国家的扶贫贷款,兴办了真爱食品公司、德隆康肉制品厂、土地坳魔芋加工厂等企业,但这些企业由于生产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是昙花一现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现仅存的几家小水泥厂、茶厂又由于融资困难,发展缓慢,截止2005年12月止,全县只有十多家小型企业列入规模工业企业管理,年工业产值28838万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2288万元,只占全县GDP的10%,在三产中的比重仅为16.3%,远没有形成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远没有形成全县的支柱财源,与“兴工富县”的要求相距甚远。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发展工业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由于沿河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所以,沿河过去没有把发展工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只是领导讲话的报告提到,发展工业的愿望和目标没有认真去抓落实,也没有解决发展工业中无人办事和无钱办事的根本问题。
(二)发展工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沿河发展工业必需的硬环境较差,影响和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一是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二是供电不正常,无保障;三是供水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三)对发展工业的投入不够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县级的工业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由于存在国家投入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就是支持个人的思想,加之财政收入困难,所以,过去财政安排预算就没有工业的投入,从而走进了越穷越没有投入,越没有投入就越穷的怪圈。
(四)工业企业融资困难从最近几年金融部门的贷款发放来看,银行对工业发展项目支持不大,贷款主要投放在房地产项目上,而投放在工业项目上的资金非常有限,这就严重制约了沿河工业的快速发展。
(五)发展工业所需的人才匮乏,职能部门为工业服务的意识不到位沿河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有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都是从外地引进的,这也严重影响了沿河工业的发展进程。各职能部门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方式不一样,服务水平有高有低,少数部门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对企业监管多,服务少,企业投资审批、征地、办证交费程序复杂,“三难”现象存在,这些都严重阻碍工业的发展。
二、统一思想,深入推进“兴工富县”战略沿河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在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力争经济增长高于全区平均增长速度,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达到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45%以上,力争达到9亿元等。要实现这一目标,谋求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速度,关键在于牢牢抓住工业化这个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千经验万经验,突出发展工业是最根本的经验;千基础万基础,工业立县是最大的基础;千差距万差距,工业不发达是沿河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因此,全县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发达地区,就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工业上,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沿河发展工业经济有特殊的优势:
(一)水陆交通便捷一是随着乌江航道整治和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推进,乌江航运等级从现在的五级提升为四级,常年可通行500吨级货轮;二是渝怀铁路的开通;三是326国道的提级改造,沿河可望成为黔东北和渝东南的水陆交通枢纽。
(二)有着明显的地缘、市场优势沿河处在黔东北、渝东南的咽喉地带。随着渝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今后沿河将成为重庆到黔东北的必经之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渝东南目前处于投资的高峰期,而发展相对滞后的黔东北正在加快发展步伐,这为沿河发展配套工业、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水能资源丰富,沿河是铜仁乃至贵州水资源富集地之一;二是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采储量居铜仁地区之首;三是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条件方便,已探明铅锌矿储量153万吨、莹石矿250万吨;四是农副产品资源充足;五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既清幽又雄奇的“乌江画廊”,有极具科考价值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四)有着良好的政策优势沿河属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招商引资企业和新办企业,在税收、土地征用、有关费用方面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可降低准入门槛,增强进入企业、外来投资者抵御市场风险和自我积累的能力。
(五)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随着装机容量110万千瓦的沙坨电站开工建设,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官坝电站、马耳河电站等小水电站的建设,南方电网公司对我县电网的扩容改造,必将为沿河今后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电源。沿河作为电源所在地,将充分发挥廉价的端口电力优势,为沿河今后发展工业提供新的有利条件。
三、坚定信心,锁定工业发展目标不动摇
在认真分析县情、反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兴工富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建设大型工业项目为突破口,发展壮大重点产业群,不断扩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强化科技进步,推进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提升工业素质,增强全县工业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富民兴沿,建成黔东北民族地区经济强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围绕既要科学谋划长远,更要扎实抓好当前的原则,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找准沿河自身定位,锁定今年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把握良好发展机遇中坚定信心,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中找到信心,要在正视差距中树立信心,要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中打下信心。
(一)发展四个产业群
沿河实施工业富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应重点发展四大产业群。一是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群,建成全区乃至全省清洁能源基地,要组建工作组帮助官坝电站尽快完成相关手续,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大力开发沿河水能资源,开工建设沙坨电站、官坝电站、马耳河电站,力争到2010年全县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万千瓦;切实搞好煤炭资源开发,“十一五”期间,实现年产煤120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建筑材料产业群,建成黔东北建材基地。围绕未来五年因高强度投资特别是以沙坨电站、326国道提级改造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给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大力推动建筑建材业、装饰材料业建设;要利用沿河县水泥缺口30万吨和县水泥厂搬迁的机遇,异地复建一个年产30万吨的水泥生产企业,加快60万吨旋窑干法水泥厂项目的争取,主动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适时对现有小水泥厂进行整合改造。三是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群,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茶叶、酿酒业、薯类、玉米淀粉、肉食品加工业,改造提升粮油工业,积极发展中药材加工,突出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特色食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民族酒业公司,完成苦荞基地5000亩、苦荞酒加工和销售150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实现把土家苦荞酒打造成地方特色知名品牌的目标。四是开发挖掘矿产资源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围绕铅锌矿、萤石矿、铜矿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促进矿产资源在沿河的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重点扶持塘坝萤石加工厂、板场萤石加工厂、大柒铜矿加工厂、官舟三角塘铅锌矿洗选厂等矿产品加工企业,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同时,要认真处理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与粗放型传统工业现状,不断创新与发扬传统产业优势,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三个关系。抓大项目带动,抓大企业带动,抓小企业扩张等三个重点,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和长短结合,抓大促小,大小并举,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制定三套政策
为保证实施兴工富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制定人才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矿产资源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推进工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实施兴工富县的工作措施,组建能源产业办公室、建材产业办公室、矿产资源办公室、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办公室,制订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工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的激励工作机制,对发展工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二是制定发展工业的扶持政策,对现有的和今后投资的工业企业,都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重点扶持,并通过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制定工业发展的服务政策。要通过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全社会的服务,使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得到妥善的解决,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营造实施兴工富县的氛围。
(三)规划三个工业园区
科学编制沿河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了使沿河工业能科学、有序地发展,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建议聘请专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沿河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沿河实际,把规划的重点放在能源工业、矿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及新材料工业上。具体为:一是规划矿产品加工区,将县内的所有矿产品进行集中加工,这既有利于环保治理,又有利于指导和监督;二是规划农产品加工区,将县内的肉制品加工、淀粉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规划;三是规划轻工产品加工区,将服装、制鞋等轻工产品加工业集中规划。
(四)搭建“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政府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的资金困难,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按要求逐步完成信用等级评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二是要搭建人才平台。首先要重视人才和引进人才工作。人才是生产力,也是加快沿河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沿河现有的工业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沿河发展工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积极为沿河发展工业服务。再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工业人才,将目前学非所用的工业专业人才安排到工业发展岗位,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一批工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三是搭建项目平台。要在充分调查沿河工业资源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工业发展项目,通过引进资金、管理和技术,加快沿河工业发展进程。
(五)加快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要尽快扩建沿河至李溪公路,使沿河与渝怀铁路秀山站的人流、物流畅通,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运输费用,降低工业成本;二是要尽快开工建设沿河至德江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确保沿河至贵阳的人流、物流畅通;三是要抓紧做好沿河至万木的公路建设,早日完成洪渡大桥的立项审批及工程建设,缩短沿河至重庆的距离,促进沿河的产品顺利进入重庆市场;四是加快电网改造及小水电项目建设,确保工业生产用电正常和工业用电价格优势;五是加快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尽快完成工业园区的选址、征地及道路建设,为实现工业的科学规范、布局合理创造良好环境。
(六)打造“三张名片”
即一是打造电力名片。依托沙坨电站建设,加快沿河小水电开发建设力度,在保证沿河发展所需用电的基础上,利用供电网络对外输出电力。要组建工作组帮助官坝电站尽快完成相关手续;二是打造绿茶名片。要组建专门的工作组专抓茶叶产业的发展,整合南部现有的茶叶资源,在抓好现有茶园基础上,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0亩,创“富硒”茶和土家千年古茶品牌。加快北部姚溪茶的品种选育,发展10000亩有机茶园,创“姚溪”品牌;三是打造山羊名片。要积极动员、鼓励、支持群众养殖山羊,扶持山羊养殖大户,加强对外联系,力争引资新建一个肉制品加工企业。
(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抓工业发展的关键是为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改进监管方式,认真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服务”的职责,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总之,通过调研,加深了对沿河县县情的认识,基本理清了沿河工业发展的思路,增强了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了“兴工富县”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沉心静气,齐心协力,大胆探索,务实创新,沿河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