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业产品设计业发展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历经改革开放二十几年,虽然已逐步进入行业化阶段。但就其发展速度来讲,多数评价是不尽人意。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经济规律和风险在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工业产品设计业是很难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的。
一、工业产品设计业低估了经济规律的巨大影响力
1978年改革拉开了中国新经济的序幕,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工业设计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组织上、理论上、思想上和教育上,它为中国产业的新生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八十年代,广东在外资输血的带动下,产业率全国之先得到启动,这无疑给新兴的工业产品设计业带来了施展才干的机会。但是,此时此地的企业,上至管理层下到工人,他们全身精力考虑的是怎样掌握引进的生产系统的管理方法和产品的加工技术,生产出既有市场需求又有经济效益的产品。他们根本无暇或无须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因为此时企业正处于一种资金原始积累的时期,不可能去接受工业产品设计业提出的新产品设计方案。在既无设备更新能力,又无经济后盾和技术人才支持的情况下,企业怎么可能放弃现有的生产模式,去接纳一个研发周期较长、投资保险系数不明朗、成本花费较大的产品生产运作模式呢?虽说在八十年代后期,有一些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开始注意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但有这种能力的企业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难以满足工业产品设计业释放出的能量需求。九十年代,中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产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电器生产业的海尔、长虹、春兰、康佳、美的、科龙、格力等企业基本上走过了企业发展的孕育期、求生存期,进入到高速发展期,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而且在管理上、技术上和人才结构上,都已形成了自主开发的力量,按理工业产品设计业应该有了大的发展转机。然而,情形非并如此,工业产品设计业依然发展缓慢,其主要因素依然是经济规律的杠杆在起作用。因为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初期,面临着事业的继续扩展,并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时期。企业不论大中小,在同一层次上其力量悬殊都不很大,为了占领市场份额,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甚至不惜降低利润,在价格上进行拼杀。他们采取的经营策略,是在现有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稳扎稳打,巩固自己的经济实力。此时企业博弈还没发展到以依靠开发新产品进行对弈阶段。像海尔集团公司这样投入120万大笔资金进行产品开发的企业仍寥寥无几。所以改革开放20多年来,针对工业产品设计业频频发出的推动产业发展的愿望、心声和举措,企业界不是不想响应,而是经济杠杆的力量使企业界无情地选择了应走的道路。正因为工业产品设计业忽视了这至关重要的经济发展规律,所以也就导致了对工业产品设计发展前景期望值定位过高的现象,导致工业产品设计的推动始终局限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在企业界却没有响应。于是工业产品设计业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明确的发展道路。
二、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阻碍了产品设计业的发展
新产品开发对于企业来说,原本就是推动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什么对于工业产品设计业的援助,企业不愿接纳?这其中就是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风险在计划经济时期,对于企业基本不存在。然而,自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起,企业从此开始独自面对风险。
1、权职风险。1988年国务院的条例规定,企业承包、租赁经营期限每届为3年—5年。在这个时期,企业管理者关心的不是新产品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和将来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自身利益及其利益保障的最大化。如果新产品开发周期不能在这个期限内体现出它创造利润的价值,或者获取的利润是最大化的,但又带有一定的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哪怕是再好的产品,管理者也不愿意去担这个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是企业使用资金为了未来的预期收益转化为资产的必然活动,资金又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资金储备和风险的程度是投资的先决条件,抵御风险最大力量就是资金的储备,而理想的投资选择则是回收期短、收益率高、风险小的项目。新产品开发原本就是推动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工业设计业如果能有效调控上述关系,对企业的投资给予明确的保险承诺,工业产品设计业与企业应该是处于良好的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之中的。然而,困难的关键在于谁都无法对新产品的开发作出准确无误的成功预测。按经济学理论新产品投资成功概率大约为30%,如此的概率,冒险付出的代价也就可想而知。像这样高的风险,很多企业在过去二十年中是负担不起的,也可以说是业内的竞争还没有达到非要冒险的程度。有时,即使有的产品开发项目风险小、获利大,企业因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而不得不舍弃,这种苦衷也只有企业才能体会得到。
3、市场风险。市场是企业产品生产的原动力,如果产品的可行性与市场不相匹配就会引发风险。因为新产品市场是未知的,人们的购买力是未知的,竞争对手是未知的,风险失败概率很高。对于这个问题工业设计业往往考虑少些,注重新产品本身完美合理性多些,产品的超前色彩比较浓,很多属战略性产品开发,这样的产品其市场要5年—10年以后才形成。而企业注重的是产品的市场风险,现有市场的接受能力、接受时间和扩散速度,立足于当前的市场状况,靠短、平、快战术在2—3年内把产品打入市场;而不在于产品本身合理性成分的多寡,只要产品与人们的实际需求达到一致,并能成为既有购买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那就是最佳的产品。所以企业选择了直接引进产品生产,放弃了新产品的开发。因为成熟产品为企业生产赢得最大经济效益,担了最小市场风险。
4、其它风险。八十年代中国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是只拥有一种拳头产品的生产,其中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生产上、技术上、人才上和管理上根本达不到对产品更新换代作出快速反应的地步。九十年代这种状况虽然得到很大改变,但是整体水平条件还不能达到启动扩张运作的要求。接纳工业产品设计业的产品开发的建议,就意味着要承担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风险。就算新产品已经走到了进入市场的程度,销售风险依然存在。通常,当一种新产品面世时,大部分情形是要经过“鸿沟期”才能进入高速扩散期。其间,就是企业在广告费用上作出了大量投入、建构了一定量的网络销售渠道,也不一定能安全顺利通过“鸿沟期”。因为,唤醒消费者的需求意识,引导其作出购买决定,不是手段=结果的简单衡等演绎关系,其中变数既是复杂的又是难以准确进行预测的。风险因素还涉及很多方面。这些风险存在的因素,无形中在企业和工业产品设计业之间扎起了一道道篱笆。企业为了逾越这些篱笆,用了整整二十的时间,有些甚至会更长。这个不算短的历史过程,使工业产品设计业“设计振兴中国工业”的滚烫赤诚之心,受到深度的刺伤。
三、设计业命运与经济时势
工业产品设计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广告、包装、CI策划、建筑、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业那样迅速,并不是工业产品设计业自身的内在素质比其它设计业弱,而是经济时势为其它设计业的孵化、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和环境氛围(它们也正好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产品设计业却没有得到这样一方肥沃的生长土壤,所以才形成了今天这样一副纤弱的样子。平面设计业、建筑设计业和室内与环境设计业之所以能够得到经济时势的造就,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创造和为企业解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像产品销售、利润收益)企业就能看见投入产出的成效。对整个项目的投资,企业也没有打无准备之仗,其保险系数也是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的。只有当各种行之有效的因素积聚在一起,内因和外因达到协调一致的时候,才能行成强大的有利态势。工业产品设计业没有得到这种依托,除了企业的观念意识、产品的风险、企业的经济实力等外因条件外,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运作特点,限制了发展。实际上,工业产品设计的个体操作行为没有其它设计行业高,而且真正创新工业产品设计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需要集聚文、理、工各领域人才的智慧,以其综合的实力来完成一个设计项目。产品高新技术含量越大对人才的要求就越高。这种要求不要说过去二十年间,到现在为止,不论是设计事务所、还是公司都还没有形成集各类人才为一体的格局。在设计所需的物资和研究经费条件上,工业产品设计比其它设计业要求更高,它需要有较大的前期研究经费和实验设施来支撑才能实现设计。这些内在因素从某个方面讲,必然也会限制工业产品设计业的发展速度。所以工业产品设计业没有像广告、包装、CI策划、建筑、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业那样红火,从社会经济形态历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应是在常理之中。
综上所述,从事物发展的始末来观察,经济是推动工业产品设计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前提,设计推动经济发展只能停留在“乌邦托”的理念之中。目前中国产品制造业已发生了由量向质转变的历史性跨越,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已走过了原始的资金积累阶段,在管理上、技术上和人才结构上,都已形成了自主开发的力量。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也已经形成,具备了独立面对市场运筹帷幄的能力。一旦企业完成了新一轮的资产重组和集合,经济强大的企业集团军,必将打出工业产品设计这个重拳。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迫使中国的企业融入国际经济环境,按照国际规则进行运作。这样一来使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陷于绝境,这种竞争机制和危机感,恰好为激活工业产品设计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什么时候这种机制和法规在中国真正切实地建立和实施,什么时候才是工业产品设计春天的到来之际。总之,只有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吻合时,工业产品设计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发挥其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