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油价和经济政策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我国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情况下,原油作为工业经济的血液,其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广受关注。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策制定者会利用相关政策来应对油价冲击,而这些政策反过来又会对石油价格变动产生新一波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纳入到原油价格冲击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本文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复杂经济政策环境下提高对油价波动的应变能力,为我国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国家油价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工业经济增长
一、引言
石油一直以来都被誉为“黑色黄金”,对国家战略和国际政治具有关键作用。1973年之前,石油资源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通过大肆掠夺石油资源发展经济。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实现石油禁运,由此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直接导致了二战后西方国家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油价频繁剧烈震荡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维护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每当石油价格发生与预期有差异的变化时,都会有相应的政策变化,试图将油价调整回原来的轨道。然而,一方面,这种经济政策在控制了油价的基本发展趋势之后,又会对油价变动产生进一步的未预期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政策作为调控手段,本身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油价变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资源十分匮乏,石油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预计在2025年~2030年间,中国石油的消耗峰值将可达到6.8亿吨~7亿吨。我国高度依赖石油进口,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关乎着我国的工业产业的发展命脉,充分了解油价变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理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际油价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Hamilton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创了学术界对原油价格与经济关系研究的先河。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从工业的角度研究了国际油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工业化国家的样本数据,Blanchard和Gali(2007)探讨了石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以及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对石油价格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不同变动方向的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在Hamilton(1983)的基础上,Loungani(1986)、Mork(1989)将油价冲击分为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分别研究这两种冲击对经济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油价下跌,油价上涨对经济有着更强烈的负向作用。大量关于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也逐渐兴起。Du等(2010)建立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会受到油价冲击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活动对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不大。行业研究方面,Jimenez-Rodriguez(2007)通过研究油价变化对OECD国家制造业的影响,发现在不同的国家,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同,并认为这是由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谭小芬等(2015)基于SVAR模型,分析了1998年~2015年油价冲击对中国工业行业的影响,发现供给冲击和特定需求冲击会抑制工业产出,并且从工业子行业来看,能源密度越高,或者国有企业占比越大,抑制效果越不明显,此外,总需求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对工业产出起到积极作用。
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当面对非预期经济冲击时,如果政府能够做出正确且适时的反应,那么这种不确定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然而,政策制定者很难做到这种适当的反应。有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司投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发展、国外直接投资和就业政策等方面。Rodrik(1991)建立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样本,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会推迟企业的投资决策直到改革中的不确定性消除。有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司投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发展、国外直接投资和就业政策等方面。黄宁和郭平(2015)则通过建立我国不同省份地区PVAR模型,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增加值可以基本反映GDP增长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研究部分也能填补在此方面的空白。
3.国际油价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文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油价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油价上涨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围绕经济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投资和产出水平降低会对石油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关于油价变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的关系在最近几年才引起学者的关注,Aloui等(2016)认为不确定性指数的变动能够区分石油价格的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特定需求冲击,因而直接对油价造成影响。即一单位上升(下降)的不确定性指数会负向(正向)影响经济活动,进而减少(增加)原油的需求和供给,导致油价变动。Li等(2016)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石油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外生冲击会增大二者之间的波动传递。王奇珍和王玉东(2018)通过研究国际油价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在静态分析下,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之间的波动溢出传递,并且任两个变量之间的溢出效应都是双向且非对称性的。
4.文献述评。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有大量学者针对国际油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忽视了石油价格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双向关系。油价上涨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如产出下降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这种经济状况迫使政策制定者减轻油价上涨的负面影响,但是政策本身作为调节手段,也会对油价变动产生多余影响。因此,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考虑进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三、国际油价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1.国际油价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学者们认为国际油价冲击对工业经济增长既存在促进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一方面,原油价格的上涨,意味着市场的繁荣,因此对产出会有促进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原油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上涨最终使产品价格提高,使得消费需求减少,厂商减少供给。总的来说,油价变动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冲击效应。石油作为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厂商的生产成本。当油价上涨时,生产成本增加,厂商会减少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实际产出降低,工业增长减缓;反之则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这种效应一般体现在供给侧渠道。传统的观点是将石油作为国内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而忽视在需求渠道的传导。但是,利用生产成本上升或者供给渠道来解释实际工业经济增长的下降,却和现实状况有很大的差距。(2)需求冲击效应。需求冲击效应主要来自于产品使用成本的变动以及未来成本的不确定性。面对油价冲击,工业生产厂商会考虑谨慎投资,消费者会谨慎消费,或者选择非石油型或非能源型的消费品替代,从而导致市场发生变化。需求冲击效应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的。当时,许多国家因为经济不景气,石油消费量下降,但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着强劲的态势,对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3)财富转移效应。作为依赖石油进口的我国来说,油价上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国内需求减少,进而工业经济产出减少。石油供给通常由寡头垄断,原油价格的提升有利于寡头大幅提价,增大利润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产业链成本支出和收入分配存在差异,总产出和总需求也会随之改变,产生国家层面的财富转移效应。再者,石油价格冲击是一种相对价格冲击,这种冲击会引起资源在经济部门内和各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与财富转移。(4)货币政策效应。从国家层面来看,油价上涨会引起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属于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政府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这使得国内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减少投资和消费,降低总产出,减缓工业经济增长(Bernanke,1997)。与此同时,工人们会提高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要求更高的货币工资,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引起工资-价格螺旋上升。而为了保持经济稳定,需要提高利率,来应对这种对通胀水平上涨的预期,从长期来看,经济会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
2.国际油价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1)国际油价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机制。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部分传导: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特定需求冲击。①供给冲击。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供求是决定其价格最基本的因素,但是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世界的分布十分不均衡,其产量大小决定于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OPEC的政策措施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此外,IEA由石油消费国组成,该组织会根据油价的涨跌释放或者增加石油库存,从而平抑油价变动。②需求冲击。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需求具有刚性,以石油为主要投入的工业部门不会因为油价的变动而影响石油需求。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加速,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种需求带动了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目前在我国,由于技术限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成本较高,石油仍是最主要的消费能源,这决定和油价上涨对其影响的大小。③特定需求冲击。需求冲击主要指的是日常消费以及生产需求带来的冲击,而石油作为集多种属性为一体的资源,还担任着其他的重要角色,如石油储备、资本市场投机等。石油储备作为稳定油价的措施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充足的石油储备量可以缓冲油价在短期内的剧烈变动。由于石油的金融属性突出,国际石油现货和期货价格都十分发达。当影响油价变动的消息出现时,大规模的投资基金会乘机交易,带动油价的进一步上涨或下跌,可以看出,这类投机行为加剧了石油市场的变动。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主要以美元标价,因此油价的变动和美元的汇率变化相关,与汇率有关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对石油的需求。此外,发生在重要产油国的突发性政治、经济事件也会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如两次石油危机、海湾战争的爆发,都推动了油价的短期上涨。(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①实物期权理论。Myers(1977)认为在做出有风险的投资决策时,这种决策权应视为一种实物期权。这种期权的价值会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同向变化,当决策者无法预计这种变化时,往往会推迟决策。从宏观的层面来说,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保证经济平稳发展,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直接影响政策制定活动。在不确定程度较高的时期,经济增长迟缓,政策制定者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目标,刺激经济行为更为激进(Bloom,2014),但是这种激进行为本身也加剧了不确定性程度,由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也相应下降。②金融摩擦机制。金融摩擦机制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信息不对称和委托问题为代表,现在的资本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摩擦,这些摩擦使得企业在投融资时面临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成本和监督成本等问题。当企业面临金融摩擦问题时,往往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由此产生了融资溢价。而在不确定性较强的经济政策环境下,这种摩擦带来的溢价水平也会被放大,从而导致投资水平下降,产出减少,工业经济增长减缓。③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此时受石油危机影响,欧美等国家都处于十分动荡的经济政治环境之中。此时,以往建立在普遍适用基础上的相关理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基于此种情形,学者们提出当企业做出决策时,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外部经营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战略决策。将权变理论作为本文的支撑理论之一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的。其核心在于公司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自己当下的财务指标表现和经营环境表现,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投入产出计划。特别是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时,企业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资产,来抵御宏观经济波动。(3)国际油价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综合来讲,一方面,油价上涨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如产出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工业经济增长减缓,这种经济状况迫使政策制定者减轻油价上涨的负面影响,但是政策本身作为调节手段,也会对油价变动产生多余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无法准确预测,导致宏观经济对油价变动的反应不同。围绕经济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投资和产出水平降低会对石油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图2表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结论与相关建议
本文分析了原油价格冲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中国工业经济应对国际油价冲击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此,笔者针对政策制定者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活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应该要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形势预测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当其出现较大波动时,要合理引导生产者预期,降低市场投资者的风险,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增强我国经济战略建设,及时把握国际政治经济波动带来的机遇,同时降低波动带来的威胁与危害。第二,进一步优化石油定价机制。工业经济增长对油价冲击的正向响应符合过去十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并肯定了中国石油定价机制在缓冲油价冲击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的作用。但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仍存在信息不透明、反应滞后等缺陷,导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失衡、市场垄断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不断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和加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优化石油定价机制。第三,国际油价的上调原因之一是中国等后起经济体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增,中国工业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扩大产出能力。但是,中国经济现阶段主要以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为主,这种方式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悖。因此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4]刘建,蒋殿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影响———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0,36(2):110-119.
[5]谭小芬,韩剑,殷无弦.基于油价冲击分解的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工业行业的影响:1998-2015[J].中国工业经济,2015,(12):51-66.
作者:王晓芹 陈婧钰 单位: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