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工业设计所需求人才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年轻的设计师有朝气,有理想,干劲十足,创新能力比较强,但也有很多年轻设计师还存在着眼高手低,技能比较差,缺乏经验的缺点,这是与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只注重传统理论与方法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性项目训练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二)过于强调自己的个性,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工业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进行一项新产品开发时候,需要设计师,工程师,市场研究人员,营销人员等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才能将一个产品成功的推向市场,在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设计人员互相协商,针对企业产品的特点进行系列性的设计,使产品具有其本企业品牌的特点。设计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个性,不考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与企业整体特色相吻合,不能很好的与其它专业人员合作,是很难使自己设计的产品成功的推向市场的。
(三)驻厂设计师缺乏对企业品牌与企业产品长远规划的认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企业的品牌与产品特色是其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建立其品牌特色,就要不断推出具有企业产品特点的系列化产品。如著名的手机品牌诺基亚,汽车品牌宝马等,其产品都具有鲜明的家族特色,这些产品特色使其品牌具有更明显的识别性。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具有品牌意识,了解本企业的品牌理念,设计的产品不能脱离企业的产品体系。目前,许多驻厂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创新时还没有建立起其品牌意识。
(四)普遍对自己企业的现状不满。对于设计人员,普遍对自己所处的企业环境,企业的设计现状不满。曾经针对设计师对企业设计管理的满意度做过一些访谈,竟然没有一个设计师对自己的企业现状,企业管理的情况完全满意。这种情况的形成与我国企业对设计本身认识不够,设计管理水平落后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设计师本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也非常重要。设计师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观念,这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进行设计教育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创新型工业设计教育方法的实践性研究
对于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企业对设计人才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对高等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
首先,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定位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前国内开办工业设计的院校众多,许多院校在开办该专业时,并没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照搬照抄其它专业院校的模式,并没有针对本学校的办学特点与社会上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准确的定位,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针对我校属于理工类院校的特点,结合社会与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创新能力+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我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向。研究生活,注重体验,深入研究,建立系统。人才培养定位是:以专业教育为载体,通过对学生德智体、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人文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从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非常注重人才的个人品质,个性特点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而目前的高校往往忽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有的学生专业水平较高,但是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设计应该植根本土文化,本土的也是全世界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为设计提供更广泛的设计源泉。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一个方面,这是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
第三,完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实践性技能培养。我院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以来,借鉴其它高校的工业设计课程,并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不断对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课程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第四,改变工业设计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发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法。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为主,强调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课题训练,我们对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例如产品设计课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参与从市场调研,初步设计,整体设计,细节设计等整个过程,小组内成员协同合作,共同进行产品开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实践性需求。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我院鼓励工业设计教师成立工作室,学生作为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承接企业的一些设计项目,参加国际与国内的设计大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毕业能够很快的融入企业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寻找设计实践课题,搜集设计资讯,使教学切实的与实践紧密联系,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作者:窦金花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