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引导范文

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引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引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引导

一、本土化工业设计教育观的建立

新世纪初,随着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向,设计界强调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与此对应的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注重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人文内涵的培养便成了设计教育的主导思想。著名作家冯骥才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世界文化的大走向是本土化。这是因为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所在,是民族特征与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源头。”[1]要打造本土的工业设计教育,首先本土文化资源必须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地方大学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脚踏之地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增进民族自豪感,这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能体现大学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差异性。

1.找准位置,扬长避短

四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工业设计与沿海和北方地区相比较在国际交流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制约。在制造业方面,四川轻工企业的数量不及沿海地区,也就导致了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远没有沿海地区那样的如火如荼。在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方面与南方、北方相比还不是十分成熟,依然处于借鉴和探索的阶段。这些弊端对四川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关键问题则在于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纵观全国的教育发展,在当国际文化来袭之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包括四川在内的很多大学教育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工业设计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在形式上的创新和电脑技法的表现,对于地方设计文化的应用几乎算得上是一片空白。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义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多元的文化体系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本土文化的发扬和创新。这既是高校的育人模式,也是各地方院校存在着差异的教学特色的所在。在中国的北方、南方,甚至是西南方向的云南,在设计教育领域,本土资源已经被列入课程,目的是要以此推动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如“满族剪纸课程”——教学中将中国剪纸与玛雅文物纹样进行比较;“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展现云南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方方面面的文化积淀[2]。四川地广人多,广袤的土地孕育着多民族的文化、民间艺术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的丰富、文化底蕴的醇厚,充分挖掘本土可利用的资源特色,以此就能够找到四川工业设计教育的方向与位置。

2.形成合理机制,营造浓厚的科研、教学氛围

川内很多高校在本土资源的利用上还没有真正让师生从教学实体转变为教学主体,产、学、研脱节,缺乏设计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工业设计教育与本土资源的结合,离不开人、财、物等物质因素的投入,也需要政策、制度、环境来发挥保障性的作用。有了制度和机制,社会上各个方面的资源就会被有效地调动和利用,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展开[3]。为有能力的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创造力,这样,学校的教育将会更为有效地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工业设计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和四川本土资源的有效传承及运用。目前,四川一些高校立足于本土,发扬区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申报了研究基地,如四川师范大学的巴蜀文化中心、西昌学院的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宜宾学院的思想家研究中心;形成以旅游产品为研发特色的学校有: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旅游产品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所、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旅游艺术科研教学基地……学校有了这样的科研方向或基地,有了本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平台,对于学校教师的教学或是科研积极性的调动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实施引导

教育具有传递、活化乃至更新文化的功能,本土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而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工业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实施,力求使本土资源与高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在教学引导中培养学生对待本土资源良好的认识方式、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拓展视野的广度深度,以便今后进入设计岗位之后,能够重视对各民族各地区的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新。从教学内容的引导层面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本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工业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构建最终的落实环节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引入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本土资源的时候以培养其良好的认知方式、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以便拓展他们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式的,需要贯穿于基础课、专业课,乃至选修课程之中,不是某一个专题课就可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各个学科的授课教师相互沟通,密切联系,在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课程中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

(1)深入实地,去粗取精。从广义上讲,本土资源包括了人、物、风俗、历史等传承性文化以及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悠久而独特,但是需要我们对其发掘、开发并加以提炼和利用。一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都有的写生、采风课程,要扩大其内涵,要在教学上改变传统单一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土文化因地域、习俗而生,只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当地所有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才能深刻体会到本土文化的真正意蕴。四川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遗产厚重、民俗文化丰富……在考察的时候,需要做到去粗取精,抓住既能反映本土特色又适宜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特点的内容,其记录则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使用多维的方式:通过影像记录一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通过笔记记录当时的一些个人感受,通过描绘记录一些细节特征,通过录音记录现场访谈——以便今后在材料整理和利用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素材作为参考。

(2)集思广益,建立资源库。首先,是对资源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我们有计划、有条理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更有利于建立本土教学的资源库。如从历史古迹上看,就可以分为古镇文化、民居建筑文化、金沙遗址文化、三星堆遗址文化、杜甫草堂等;从民族文化上看,有川北的藏羌文化、川西南的彝族文化、川南的苗族文化等。每一类中还可以用树状图或列表的形式再细分成若干个小类。其次,对采集的元素进行提取。包括造型元素、装饰元素、色彩元素、材质等最能体现该文化特征的形式,并记录下来。如能体现古镇特色的青石板、小巷,金沙遗址中的太阳神鸟纹饰、金黄的色彩等。将本土文化的特色归纳集结,构建能够为设计提供参考元素的本土文化资源库,同时也能为教学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形式则包括在深入的实践活动中所采集到的声音、图片、文字等相关元素,都可以汇聚在一起,便于今后再利用的时候对当时当地的采集情况有着更为生动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学生的互动,既丰富了教学资料,又能使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得到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2.将本土资源转化为设计资源

建立了本土设计的知识与符号体系,提炼出适当的文化符号之后,如何让其获得重生,继而与实际生活再度融合,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不但是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探索的方向。在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内容和方向,指导学生从采集到的元素之中寻找灵感和创作源泉,是工业设计教学探索的方向。洞察其价值,从中体会文化的内在精神与意涵,以现代的审美观和造物观进行再认识、再研究、再创造,设计出真正符合本土文化内涵与满足生活需求的产品。涵括四川在内的本土文化资源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和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综合的利用。

(1)从本土艺术形象出发,赋予其特定的功能。将平面的艺术改造成以产品为载体,转化成纪念性或旅游性产品,便可以满足人们对该地区文化或习俗的认同感与尊重感,就能使产品更具艺术魅力。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是遥远的古蜀国文化、工艺的代表,根据其历史背景,设计者将这一元素使用在书签上,并以铜质材料制成,使其内涵、功能、材质很好地融为一体,充分传达了地域文化的特征。作为产品,达到了诱发人们购买的欲望(见图1)。针对年轻消费者对趣味性、个性化的追求,在手机链、包坠、钥匙扣等小产品设计中,将具有本土艺术形态的图饰融入其中,就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将四川戏曲艺术脸谱应用于U盘(见图2)、四川民居形状的挂坠等。

(2)从本土特有的物种出发,运用情感化的设计方式通过产品的形式语言体现出来,或是从工艺制作上加以运用,以满足人们某种情感的需要。“人的情感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情感,一种是审美情感。传统的一些元素符号常常赋予其材质、和现代的造型手段被制造出来另作它用,成为一种有纪念价值的怀旧用品。”[5]四川本土元素中的辣椒、熊猫,都先后被设计师作为产品造型的原型而加以体现。辣椒形的灯饰,熊猫状的储物盒……成了既有本土特色,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现代化产品,同时还具有情感传递与乡情寄托的意义。有一套奶杯组件(见图3),将熊猫憨态可掬的头像作为产品情趣化的体现方式,而使产品独具特色却又趣味十足。在四川,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在茶馆喝茶、玩麻将,或是小憩,谈生意,拉家常都是四川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受此启发,设计师在茶具组件设计时利用了四川常见的竹材和具有特色的竹编工艺(见图4),因此拥有了良好的装饰效果,同时还能具有隔热和保温的作用。这套茶具组件将独具四川特色的“茶馆”文化和特色工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组合,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四川的本土文化。

三、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的课程实施方式

工业设计教育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运行、发展与本地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条件的综合运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工业设计教学本土化的发展,为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创造以及教学成果的推广提供有力的保障。由于四川地域范围广阔,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川南、川北、川西、川东也就存在着文化和资源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典型的地域、人文、资源特色,利用这些差异性,结合当地政府大力宣传、打造的地区特色,将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组织学生参与搜集、拍摄、绘制和整理的一系列本地的人文资源,为相关部门或民艺工作坊提供资源再利用的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与工业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另外,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将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起到推广本土文化的作用。在与业界的交流中,学校除了参与其产品设计项目外,还可以以主动的姿态,推介学生优秀的创意,尽可能地转化为批量化生产的产业效应,这既是一种对学校人才资源的利用和推广,也有利于发挥高校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引领作用。例如四川的家具制造业在中国家具厂商数量上位居前列,是中国最大的板式家具生产基地,如何在全国家具行业中独树一帜,利用本土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四川传统漆器工艺和雕刻艺术在家具工艺上的应用,在彰显四川本土文化艺术的同时,又提高了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工业设计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本土化工业设计教学是多元化工业设计教育的实现方式,是工业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体现。它离不开对本土资源的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对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既要服务于产业也要服务于生活,我们必须将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探索的重点放在与当地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将强化设计人才的本土文化传承观念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这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地方设计教育特色和中国设计特色的工业强国的道路。(本文作者:廖梅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