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矿山法侧穿建筑物的地铁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主要工序施工控制要点
1.1袖阀管施工6层居民楼对左线隧道的影响长度为97m,袖阀管注浆采用后退式深孔注浆,每循环施作长度为12m,开挖10m,留2m作为下一循环施工的止浆岩盘,共10个循环。1)施作止浆墙。先在掌子面打设长2m梅花布置的32@1.5m×1.5m砂浆锚管,挂双层6.5@150mm×150mm网片,喷射200mm厚C25混凝土。2)钻孔。钻孔施工采用ZDY-1500型钻机,成孔直径110mm。孔位在掌子面上布置间距为200mm×200mm,梅花形布置。第一排孔沿开挖轮廓线下335mm布置,与水平方向的仰角为35°,后面8排的仰角依次减小至5°,详见图2,图3。3)插入袖阀管。成孔后拔出内钻杆,将袖阀管插入孔内,袖阀管末端用锥形堵头封好,防止管内被流砂堵塞。插入袖阀管时应保持袖阀管位于钻孔的中心,以便灌注套壳料时将袖阀管包裹均匀。由于是仰角注浆,下袖阀管时将同长度的6分塑料管一同下入孔内,作为排气管,在孔口预埋长约500mm的带阀注套壳料导管。袖阀管下到位后将袖阀管、注套壳料管及排气管管口套好保护帽,用速凝砂浆封堵孔口。4)套壳料拌合及灌注。为保证套壳料尽快达到强度,进行袖阀管注浆。根据实验结果,其配合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水=2∶1∶4。套壳料灌注为钻一孔注一孔,防止发生塌孔和埋管。将配制好的套壳料从套壳料导管压入,待排气管开始溢浆,说明孔内套壳料已经注满,即可封堵排气管。为保证套壳料的密实,当灌注压力达到0.2MPa,持压5s~10s再停止灌浆,关闭注浆阀门。5)深孔注浆。a.注浆设备及材料。注浆设备采用KBY-50/70型双液注浆泵,注浆材料选择关系到注浆的成败和工程造价。根据图1,注浆管前端位于粉细砂层,后端位于粉质粘土层,所以根据地质情况,粉细砂层注改性水玻璃,其余部位注单液水泥浆,浆液配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b.注浆施工参数。注浆施工参数要根据地层实际情况进行试验确认,并在现场施工中不断完善调整,注浆过程中,结合注浆压力变化情况,现场动态调整优化注浆参数。根据以往工程验,结合粉砂、粘土、粉质粘土地层特性,预设定注浆参数见表1。c.注浆施工流程。待套壳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注浆。注浆按照从外向内、从上向下、从无水到有水的顺序进行。为防止串浆,采用跳孔注浆的方式进行。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1.2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拱部左侧90°范围内的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开挖上导洞拱部土体,保留核心土,架立拱部格栅钢架,挂钢筋网,打42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开挖核心土,架立格栅钢架,挂钢筋网,打42锁脚锚管,安装临时仰拱工字钢及连接筋和网片,喷射混凝土,使上导洞及时封闭成环。开挖下导洞土体,架立格栅钢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成环。上下导洞之间距离控制在10m左右,如图5,图6所示。
2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侧穿居民楼段施工设计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为15mm,监控量测在此段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监测组将每日的沉降及变形数据及时采集整理并反馈。在侧穿居民楼施工过程中需进行的常规监测主要有:建筑物沉降、倾斜、地表沉降、隧道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等。各种观测数据相互印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为合理确定施工参数提供依据,达到反馈指导施工的目的。
2.1监测值控制指标1)各主要项目监测值控制指标见表2。2)预警分级。a.黄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b.橙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c.红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
2.2测点布置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结合本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全面反映被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2.2.1建筑物沉降点布设按第三方监测及设计会签布点图和施工监测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布置。测点布设的原则为:建(构)筑物的四角、拐角处及沿外墙每10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高低悬殊或新旧建(构)筑物连接处、伸缩缝、沉降缝和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框架(排架)结构的主要柱基或纵横轴线上。基于以上原则,6层居民楼的沉降测点如图7所示。
2.2.2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点根据施工监控量测图纸,隧道纵向每5m布置1个监测断面,每断面设3个观测点,要求拱顶下沉观测点与隧道净空收敛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上。
2.3监测数据分析选取测点JCJ-08和JCJ-03的监测数据代表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选取测点JCJ-08相对应位置的拱顶沉降点与隧道净空收敛点的监测数据代表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进行分析,监测数据见图8~图10。通过图8可以看出,建筑物整体变形较为稳定,最终沉降量为13.2mm,变形较大阶段主要集中在初支施工过程中,初支完成后,建筑物沉降基本趋于稳定。两监测点的差异沉降约为5mm,小于设计要求的8mm。从图9中可以看出,拱顶沉降总体较小,最终沉降量为5.2mm,变形较稳定,变形较大阶段主要集中在初支施工过程中,初支完成后,拱顶沉降趋于稳定。从图10中可以看出,隧道净空收敛最大值为3.5mm,变形较稳定,变形较大阶段主要集中在初支施工过程中,初支完成后,拱顶沉降趋于稳定。
3结语
隧道侧穿6层居民楼范围共97m,75d下穿通过,建筑物最大沉降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深孔注浆效果和“注挖”工序衔接紧密是关键。深孔注浆要确保成孔、下管、注套壳料各项工序衔接紧密,防止塌孔影响注浆效果。注浆时间的把握也尤为重要,过早容易串浆,过晚套壳料难以劈开。开挖工艺重点控制进尺、格栅安装、喷混质量和回填注浆,要真正做到“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作者:李薇李宏安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