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钻具断裂原因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2015年第二期
通过对5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相同点:①最大全角变化率在4.46~7.81°/25m之间;②鱼顶都在全角变化率最大处;③发生钻具断裂时钻速低于1.28m/h;④落鱼长度在80~135m之间。从表1中可以看出,钻具断裂都发生在全角变化率最大的位置。滨1井前两次钻具断裂位置几乎在同一井深,该井深的全角变化率为7.81°/25m,其他几次钻具断裂位置的全角变化率均在4°/25m以上,同时钻具断裂时的机械钻速均不超过1.28m/h。根据虎克定律由于钻具弯曲产生的应力为:σ=Ey/ρ(1)式中:σ代表应力;E代表弹性模量;y代表钻具上某点距离中性层的距离;ρ代表钻具弯曲曲率半径。
钻具在弯曲的井眼中,由于井眼的限制钻具必然产生弯曲,钻具在弯曲的状态下,弯曲段钻具内部会产生应力,σ的大小与y成正比,也就是说钻具上距离中性层距离越远的位置σ值越大;σ的大小与ρ成反比,也就是说钻具弯曲的曲率半径越小,σ值越大;由于钻具弯曲产生于井眼曲率,所以可以说井眼曲率半径越小,σ值越大。下面我们分析y值的变化规律:我们选取弯曲钻具最外侧某一点作为研究对象,钻具在旋转一周内的变化规律符合下式。当SIN(Ф-ωt)=-1时,σMIN=σ=-Er/ρ,此时研究点受压应力。
钻具在旋转过程中,弯曲点产生的应力发生周期性变化,ω越大,单位时间内应力循环次数越多。实验表明,当交变应力的σMAX值超过材料的疲劳强度指标时,必须经历一定的应力循环才可能发生疲劳破坏。这说明当机械钻速较低,转盘转速较高,钻具上某一点在弯曲井眼内的应力循环次数越多,钻具失效的几率也就越大。此时,钻具弯曲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交变应力σMAX值达到了钻具的屈服极限,同时机械钻速又比较低,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使钻具发生疲劳破坏的次数,因此钻具发生疲劳破坏。
有些井某些井段在井斜有增大趋势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进行螺杆降斜,但没有发生钻具断裂事故。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滨1井2264.90~2308.13m井段全角变化率达到5.87°/25m,其余几口井的全角变化率均小于3.1°/25m,钻具弯曲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交变应力σMAX值未达到钻具的屈服极限,因此无论钻速多低,都不足以使钻具发生疲劳。滨1井2264.90~2308.13m虽然全角变化率较大,但2308.13~2480m的平均机械钻速为2.14m/h,明显高于其他井段的机械钻速,虽然交变应力σMAX值达到了屈服极限,但应力循环次数未达到足以使钻具发生疲劳破坏的次数,因此未发生疲劳破坏。
同时,我们发现钻具断裂时,落鱼长度均在80~135m之间。分析其中原因,此时下部钻铤受到新钻井眼的的限制,同时上部钻铤受到井斜角较大的老井眼的限制,此处钻具的弯曲变形接近井眼的曲率,钻具产生的弯曲变形最大,钻具的弯曲应力最大,因此,钻具断裂基本都发生在纠斜后钻进80~135m之间。
2.结论
(1)全角变化率大是造成钻具断裂的主要原因。(2)机械钻速较低是造成钻具断裂的必要条件。(3)钻铤总长度的长短也是钻具断裂与否的影响因素。
作者:郭刚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