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术实践的系统论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系统科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
作为关注“此岸世界”的哲学家,马克思将技术理解为一种活动过程,是“活的技术”而非“单纯的死技术”,将技术活动作为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进行研究。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揭示了技术实践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技术实践漫长的发展史和深刻的人性根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活动方式和认知方式的技术实践关涉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结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1技术实践的基本功能
技术实践作为有自身结构和层次的系统,具有独特的功能。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他具有能动的创造力,人用人的尺度把主体的目的、力量、潜力、创造力外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人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对外部的认识,达到了对世界的认知。即技术实践同时具有认识功能和改造功能。一方面,人们通过技术实践使主观与客观达成统一,获得对客观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在技术实践中按自身的目的改造环境获得物质需要的满足,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改造自身、提升自身。技术实践即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也是改造世界的活动。技术实践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认识世界。人们对生存其中的世界及自身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使在科学成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的近代,技术实践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改变世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首先要认识世界才能完成改变世界的任务。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在前资本主义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从懵懂中探索前行,逐步获得对外部世界及自身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在技术实践中获得并积累的经验性知识,是从“不知而行”到“行而后知”。虽然在某些领域做到了“知而后行”,但真正进入科学认识的阶段是在近代科学发展之后。早期的原始宗教、巫术和神话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解释,虽然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的粗浅认识,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科学的因素,如,占星术之于天文学,炼金术之于冶炼技术等等。对自然和神灵崇拜的根源是人类实践能力的低下,人们无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只能交给神灵决定。到了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对自然的崇拜随着人类技术实践能力的提高被彻底打破了。“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地解决。”技术实践增强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扩大了主体的认识范围,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源泉,人类的认识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都印证了这一点。原始人的意识、思维和语言是人类集体劳动的产物,在制造和使用石器、弓箭等工具的过程中,不单开始了对自然的改造,也开始了发现自然的进程。人们逐渐懂得了原料质料的性质、用途与形状的关系;在狩猎过程中了解了动物的习性,学到了驯化的方法,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在采集果实的过程中,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播种与收获,开始了原始农业。随着认识主体所拥有的改造能力的变化即技术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的认识活动不再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而是对本质的揭示。技术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的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事物在生产劳动中进入人的认识领域,成为认识的对象。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需要。技术实践不仅使人获得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使人获得了对自身的认识,人类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经验知识的积累,实现了对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因此,技术实践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形式,是自然科学的现实基础。
除了认识世界,技术实践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无论这种活动的产物表现为食物、衣物、住房,还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人具有一种自己创造自己的特性,他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目的来使自己完善化”。技术实践伴随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作为与其他生物相区别的理性生命特有的活动,技术实践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改造,也体现了人对自身的改造。人类虽没有某些生物的特殊器官和本能,“他既没有利爪也没有尖牙,因而(除理性之外)他没有任何武器,”这种理性使人具有了一种将能力投向明智地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能力,即人能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人“不断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新的越来越复杂的动作,……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技术实践包括改造自然、摹仿自然的活动,也包括创造自然中不存在的东西的活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都参与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按照自身的协调来引起、调节和控制自身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反映,……通过这样作用于外部世界和改变它,人同时也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他开发了自身沉睡的力量,并迫使它们按照自己的指挥而行动。”
人类原初的技术实践就体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并已经将技术融进了取自自然的第一份食物之中,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技术实践能力就很难与大自然相处并使自己生存下来。“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即使是为了获得一根棍子,也需要以创造性的活动为前提。人虽然不能绝对地控制物质的生产,但如果自然所提供的物质没能达到要求,人类就会启动另一种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完全不同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生产自然界中找不到或不易找到的东西,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在一定限度内,能够方便地获取人类需要而自然界中找不到的东西。“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达到改造。”[9]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实践)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一切财富”。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人确立了自身,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扩大了交往。同时技术实践的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增加了社会成员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技术实践的历史性
技术实践作为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从横向看,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形态相关联,展现了技术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纵向看,技术实践的演进与人类社会的演进相一致,展现了技术实践发展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技术实践的变化、发展是在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对技术实践历史演进的分析必须从内史和外史两个角度理解,因此,技术实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开放性就体现在它的历史性之中。首先,人的历史性决定了技术实践的历史性。对历史的分析不仅能够展现发展的轨迹,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现实。因此,历史就是“现实的人”活动的历史。“人的历史性”或者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历史性作为技术实践的解释原则,首先体现为人的需要的历史性和人的活动的历史性。“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人创造了人自己,人创造了人的世界;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体存在,首先需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是人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首先要维持“肉体生存”,而为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11]技术对自然的改造可以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需求都得到满足,但事实上技术并不仅限于满足这类需求,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需求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又不断产生,“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引起满足这些需要的新的技术实践。人的需要是技术实践的动力,技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又改变着“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促成了“现实的人”的发展。“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3]人是全部活动的基础。因此,对现实人及其活动历史性的分析就成为分析技术实践历史性的起点。技术是人生存的主要手段和适应性工具,也是认识自己、改造环境、满足自己渴求的现实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历史性的展现。“实践活动之所以生成人和人的世界,就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生成者的活动。这是一个生成的循环。”[14]历史存在于人的活动中,历史就是人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得到实现的。“正如一切自然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15]历史是建立在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基础上的。其次,技术实践的历史性除了体现为主体的历史性之外,还体现为技术实践主体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等条件的历史性。技术实践只能是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条件,对自然条件的占有是劳动的前提;人类社会生产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机器化的大工业生产的转变,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使人类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的束缚。人类的技术实践不断扩展,技术的强大的功用在工业生产中得到突出的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从工业背景中凸显出的技术一方面是人的解放的手段,技术的发展使人的解放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资本主导下的技术直接导致人的非人化发展。“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自主的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7]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技术没有达成人的解放,只有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技术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
3技术实践以人为主导的结构性
技术实践的构成要素既包括人、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及作为媒介的工具等实体性要素,也包括知识、技能等要素。这些要素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关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功能的系统。在技术实践的结构中,各个要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关联,结成各种关系。在众多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实践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人们谈到“技术”首先想到的就是技术的工具性、效用性。但正如休谟所指出的,任何一个学科最终都要回到人性。无论何种技术都依靠于人,都在人的认识范围内,并依据人的判断。“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同时,技术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也确证了人的主导地位。在原初意义上,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条件,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对自然的依赖仍然存在。“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19]自然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它在人的活动中获得确证其价值,是“人化的自然”。自然不再是被排除于人类活动之外的,与人分离的抽象物,而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现实的存在。人类在技术活动中改造自然,自然在这种活动中获得价值。“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由人控制、调整的。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是物的潜在价值的现实化,即只有通过人的活动,物的价值才能够实现。人作为可以为自然和自身立法的存在,其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是能动的、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创造性活动。“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这是人的主导地位得以确证的根本原因。只有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才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人“为自然立法”的前提是人高于自然,并有能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的理性和创造性正是人高于其他物种的表现,这种特性使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并根据自己的目的使自身更完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技术实践不仅创造了人生存的环境,也创造了人自身,“开发了自身沉睡的力量,并迫使它们按照自己的指挥而行动。”最初体现为人的以生存为目的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这种活动也就是人类最初的技术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阐明了技术实践对于人的意义,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实践增强了主体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扩大了主体的活动范围,人类的认识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都印证了这一点。随着人的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自我意识被唤醒。从发展的过程看,人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实践)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人是活动的“剧作者”也是活动的“剧中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展开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和人类的活动,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在人的这种创造性活动(技术实践)中,不仅人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种活动既包括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改造社会、变革社会关系、改造人自身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了发展。在人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实践)中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总之,人作为理性能力的拥有者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身既定的目的改造环境、创造财富,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技术实践)的发展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实现的,人始终是这一过程的主导。
作者:张晓红 王文慧 单位: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