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化学公众教育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开展公众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公众化学教育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民族素质和国家智力水平的基石.要想很好地驾驭科学技术,使其为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幸福和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对整个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带来直接的影响.
2.开展公众化学教育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应重视其基本理论研究和其长远价值.能源、粮食、环境、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也推动了这些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诸如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化学教育密不可分.当公众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的时候,自然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研究化学,更遑论优秀化学人才的出现.
3.开展公众化学教育可以帮助公众正确了解化学误解的根源是不了解,公众对化学品担忧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影响的了解.对公众开展相关化学知识及信息教育,增加化学品透明度,不但能够帮助公众避免使用含有危险化学品的产品,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做出趋利避害的明智选择.
4.开展公众化学教育可以帮助公众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我国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进行公众化学教育可以帮助公众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公众用化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自觉地抵制愚昧、不理性行为.
二、如何有效开展国内公众化学教育
1.借鉴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联合国大会宣布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活动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国际化学年”纪念活动旨在彰显化学对于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化学年中,各国之间进行了专题讨论会、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讲座公开讨论、研讨会、问答比赛等各种以化学为中心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化学科学起到促进作用,增加了公众对于化学的欣赏和了解,提高了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化学未来发展的热情.美国从1989年开始举办“国家化学周”的年度活动,通常在每年10月份举行,每年都推出一项全新的活动主题,美国化学周活动主题的内容涉及化学的方方面面,但都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持了与全美化学周口号———“让化学走向公众”的高度一致.历年活动主题有:地球化学、多彩的世界、向聚合物致礼、食品化学、化学与艺术、清洁化学、地球及远地大气、玩具的乐趣等等.活动形式包括实践活动、论证演示的推理、实验设计、信息搜集与检索、软件开发以及视频播放等,形式简单易参与,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知识面水平的参与者.美国举办化学周的有益经验无疑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2.开展专题形式的公众化学教育我国从2001年开始,每年5月第三周,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科技周”活动.每年的国家科技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科技在我身边”“科技创造未来”等.从2006年至今,国家科技周的主题都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具体活动形式都是结合科学展览、科技讲座.为满足公众化学教育的要求,应该开展化学专题公众教育活动,可以是“化学周”、“化学日”,每年都应确立不同的主题,关键是在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上多做文章.
3.注重学校化学教育的公众化人们头脑中的科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读书时学到的,假如在学生时代对某一知识产生了理解的空白和误区,那么成年之后,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刻板印象及粗浅认识,就可能严重影响成年后对这一学科的接受.基础教育中应树立学校化学教育公众化的理念,即将化学知识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教育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观察与理解外部世界的大门,在学生时期就能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并能够对自己及周围社区或全球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4.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公众化学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多样化,并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而更易于为大众接受.过去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如今,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通讯等传播媒介来传播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
5.加强社区群体传播社区是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群众基础机构,是公众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社区除了管理、服务、保障功能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教育功能,即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社区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以活动为主线,组织协调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有关化学与社会生活的专题讨论,或开展专题讲座或倡导正确利用化学知识的生活方式,使得化学知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人心.
作者:袁江袁欣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