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铁道技术数学课程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了能够更贴近专业,与专业需求零距离,笔者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调研。不仅与第一线的专业教师针对数学知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学科带头人进行交流,进入课堂现场旁听专业课,得出专业需求。基于以上调研,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一)专业各门课程需要的数学知识点普遍零散,缺乏整体性和关联性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多样,知识需求不一,不同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各异。然而,要求学生按照学科体系学习所有数学知识,无论从课时方面还是从应用方面都是不科学的。为了提供方便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就要按照“必需、够用”的标准将分散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并以专业模块的形式进行整合,建立动态的模块化教学集成系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打破“无用论”,突出数学“专业工具”的特征一直以来,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不够,无法让学生产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的认同感,高等数学课程给学生甚至专业课教师的感觉都是“无用”。课程过分强调对理论的解释和公式推导,对计算方面要求高,要求很多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解题技巧的使用。而专业课对高职数学的需求往往体现在应用数学思维上,这比繁琐的计算要求更高。事实上,枯燥的推导远远没有直观的图表易于理解,而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完全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数学软件完成。显然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承担的更多是方法性、逻辑性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概念和推导,并且利用专门的数学软件可以计算更为繁琐的数据分析,为专业需求提供坚实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专业工具性突出。
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整体性实施
(一)根据专业需求,建立高职数学模块化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是否适应企业需求一直是教育界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训练,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模块化教学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电力领域。通过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以项目服务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从而促进课程建设模式探索的不断深入,构建“服务专业,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专业+项目+服务”的高职数学建设模式。根据调研结果,通过三个阶段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结构性分析。1.第一阶段——知识压缩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不再采用学科体系的章节逻辑式,将学科知识都一一讲解,而是对传统的数学学科体系知识根据专业需求进行删减,减少复杂的数学证明和推导。但这种方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仍属于传统数学的教学模式,仅做到了知识方面的删繁就简,还需进一步细节化处理。2.第二阶段——应用举例在对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压缩后,为了突出数学的工具性特征,将应用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总模块进行细分,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添加相应的应用数学知识内容。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是整合了知识内容,其次是开始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但不足之处是每个模块内部仍保留了数学内容的逻辑体系,重点突出知识间的前后关系,以及依然注重数学计算方法与技巧。3.第三阶段——PPS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拓展专题模块为了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实现了知识模块化后,参照工作模式建立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PPS”模式。即专业(Professional)+项目(Project)+服务(Service),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作业流程为导向”、以专业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案例,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由“专业典型案例引入→知识探索→案例分析→案例解决→专业案例拓展→专升本专项训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成,并增添专升本专题模块。教学案例要突出数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例如电流的计算可用来做导数模块的案例、电压的求法可以作为积分模块的典型案例。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还增加了专升本专项训练,扩展了能力训练范围,增强了学科实用性。
(二)编写适合于专业需求的项目化教材高职数学作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并发挥工具作用。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必定要打破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案的模式,按照“必须、够用”的标准,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组织上认真把握,严格把关。数学教师要与专业教师合作,深入了解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情况,严格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学生层次的内容,引用专业案例,编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根据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授课,涉及的教学内容有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教学内容要突出数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数学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改革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一直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学科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手段通常是根据期末考试来判定学生学习状况。应试教育带来的就是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学习只为及格“,平时不学习,考前靠突击”成为很多学生的学习口号。一卷定输赢这种考核方式不仅非常不利于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根据每节课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有效评价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的情况,还能够给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且彻底纠正临时突击等现象。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模式必将逐步将学科型教育转变为与专业紧密联系的职业型教育,课程整体建设采取项目化教学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职业型学生,依靠专业进行课程重构,从而使高职数学课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同时,专业教学方面也认识到了高职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双方实现了双赢。
作者:张煜单位: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