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范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

《能源环境保护》2017年第6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对此展开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仔细的分析了当今社会所具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先进科技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重要的技术进行了认真的说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将来的前进方向进行了判断,笔者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了这篇文章中,希望能够给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现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国政府为了让环境足够的健康舒适,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借此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我国政府提出了许多相关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来说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各方面的参数有着很高的要求,现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将成本减少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具有下面几点缺陷

(一)电池能量密度,电芯为每千克一百三十至两百瓦时,包装只有每千克八十至一百五十瓦时,能量储存密度仍然很低。中国的能源控制管理非常复杂,在中国缺少合适的工作条件来进行相关的研究。纯电动、混合发电、放电、充电、高低压转换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极度稀缺高性能技术产品。

(二)我国在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非常的严格。所以如果想要发展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一定要在安全上下功夫,要确保新能源不会增加汽车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安全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

(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舒适性成为了人们选购汽车的重要标准,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能忽视了车辆舒适性方面的情况。

二、浅谈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电芯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工厂主要控制电芯具有不一致性(电池的设计和制造参数,如容量、开路电压、电阻和阻抗光谱学,自放电率,比特性,重量等,也被叫做不一致性),连接单体之间的一致性(因为电池的电池输出性能变化的设计和制造)。在进行电芯生产的时候,因为我国的一部分负责设计与生产单位对于产品的方方面面不具备足够的了解,相关的技术不够成熟,工作的环境也有一定的问题,最终的成品效果也就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工厂不一致指数通常比外国产品更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优秀的锂电池耐受性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而言差了一个数量级。电芯的不一致性极大地影响了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电芯的不一致性对于动力电池成组后的总体性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而且还会提升成本。

(二)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管理关键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能量管理技术包括单体高共模电压精确测量、电池精确测量和计算(SOC和SOH健康状态和带电状态)、电池充电和放电管理一致性评估和平衡管理。

(三)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管理关键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涵盖了高电压安全防护、电池滥用防护、电池故障诊断处理。高电压伤害对于动力电池系统来说有着巨大的威胁,因此需要认真的对待,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消费者由于触及动力电池高压电而断送生命的案例。笔者建议强化基本防护、电位均衡、增强绝缘电阻可靠性、限制电容耦合能量、高速断电管理等方案实现高电压防护准则。

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市场格局的影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走向成熟,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产业链已经有相应的雏形。根据权威的调查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极度依赖相关政策的支持。如果想要让产业更具竞争力的话就需要展开全方位的改革,笔者在这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过篇幅有限不能详细地进行说明,只能简单的概括。

(一)重视专利技术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灵魂,因此一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就需要对专利技术进行认真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

(二)进行相应的补贴我国政府在近些年一直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之前只是照顾到一些重点城市,笔者认为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补贴,便于推广。政策引导非常的重要,如果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的话,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难以被社会所接受。

(三)加强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在使用价值上非常的高,随着能源汽车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燃料电池汽车会取得非常好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可以很有效的实现动力性方面的要求,现如今最需要注意的是电机及控制系统功率密度、动态响应能力、系统效率、可靠性等性能等的提升。关键技术包括动态耦合多电机传动控制、复杂约束优化目标系统的鲁棒性和严酷(噪音)条件下的噪声和振动控制研究,具有高可靠性、舒适性和轻量级的高集成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目标集成、高性能永磁材料和技术,电机高磁密度的设计和制造,电机高效热管理技术、高效高温汽车电力电子材料和设备水平。

(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集成电子控制技术,已在智能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全球能源一体化优化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三)提高充电设施的性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之一,有必要在高安全性以及高功率等方面下功夫,处理好充电接口的一致性问题。

(四)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轻量化技术,包括高强度钢材、镁铝合金材料、高强度碳纤维及工程塑料材料的应用,轻量化设计和制造技术也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这项技术以后会得到非常好的应用,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与研究。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只有全方位的进行相关的研发与推广工作,新能源汽车才能够在我国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辉,李红涛.浅谈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工程技术:引文版:00308-00308.

[2]姜海东.浅谈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问题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00112-00112.

[3]宋宛泽.浅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66-266.

[4]夏先均.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J].山东工业技术,2016(15):64-64.

[5]钱翌,宋开慧,张培栋,王卉卉,徐艳.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历程浅析[J].青岛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6,32(1):64-70.

作者:宋广辉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