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绿色包装》2017年第12期
摘要: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国粹,其无论是构图设计还是意境营造,抑或是上色渲染,均与传统的美术文化息息相关。本文在概述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与风格后,又简要阐释了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山水画艺术,对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思路进行了具体剖析。
关键词:山水画艺术;茶叶包装;平面设计
山水画自诞生起,便因为其独有的文化意境而一跃成为了文人墨客们争相追捧的对象。峭壁高耸的山峰与蜿蜒起伏的丘陵以及一望无际的平原都渐渐成为了山水画的临摹客体,而山川河流的形态在画师们的眼中也愈发多样化,其所营造的意境更加深邃清幽。我国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茶叶种植历史还是茶文化发展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茶文化崇尚的是清新自然,其主张“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因此,茶叶包装也应该与茶文化的核心主旨相契合,从淡雅朴实的角度出发对茶叶包装进行简约化设计。然而,我国目前的茶叶包装却陷入了粗制滥造的窘迫局面,包装设计毫无文化性可言,廉价的包装所散发出来的庸俗之气与茶文化内涵相去甚远。意境幽深的山水画元素一旦被引入到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茶叶包装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将会随之提高。
1山水画艺术概述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山水景观画。山水画最早始于隋唐时期,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于大笔点染中寄寓了厚重的人文情怀。“山高德重”“水柔性良”的精神也在无意识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山水画师,他们以此为指导,结合青山碧水的特性,创造了金碧山水画、水墨山水画、浅绛山水画以及青绿山水画等形式各异的画风。山水画作为国画的核心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画的精华,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国传统画的代表。山水画的意境,或深邃,或幽静,或悠远,无声中传达出一种寂寥、悲愤、旷达之情,而这是其他美术绘画作品难以诠释诠释出来的。因此,山水画承载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华夏儿女的性情。山水画的艺术格调也是极其高雅的,它通过勾斫、点染以及踆擦所泼洒出的一幅幅山水画,无论是设色还是用笔,都与之前的人物画大相径庭,而又由于其所散发出的人文之美使其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并开辟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道路。
1.1山水画艺术特点
山水画、人物画以及花鸟画并称为我国三大艺术科目。山水画注重的是格调与意境,强调“平静高远”之志。因而,为了营造一种幽深飘渺之境,画师们通常会运用散点透视法对山水进行远近的勾勒,以“漫步于山阴道”的手法不断变换视角,将目力所及之景尽悉纳入长卷之中。而面对山峦叠障的群峰以及绿水荡漾的青溪,画师们则于高低俯仰之间,将傲然矗立的山峰描摹得入木三分,也于不经意的勾笔中将绿水涟漪之态刻画出来。山水画是从人物画中抽离出来的一种风景画,其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但是在画面上必须有人或者建筑物,以静物的方式烘托出山水画的勃勃生机。例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作为我国第一幅山水画,其以耸峙的青山与湖光十色的碧波以及绵绵无际的江流为主,并点缀游玩踏春的人物与若隐若现的佛寺,使整幅画瞬间鲜活起来,热闹喧哗之间给人一种栩栩如生之感。另外,山水画一般是由笔墨点染而成,画师们的笔墨技法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在寥寥几笔中将山水画的情意诠释得淋漓尽致,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挥洒笔墨,以天马行空的方式构图,设计出别有情趣的偏山斜水画。
1.2山水画风格分析
山水画取材于自然,是画师们情感表达的载体。正如文字之于诗人的意义,山水画承载着浓浓的文人情思。欧阳修在其《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正所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画的风格也因为画师们不同的情绪愁思而呈现出千差万别之态,却又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殊途同归的特征。众所周知,山水画是清高隽永的象征,能够将高山绿水的缱绻之情刻画得细致入微之人必是心思细腻,他们对于山水的感悟之深也就可见一斑了。因而,山水画师们通常以笔墨明心,从其对于山水之美的领悟中,创造出或平淡素雅,或郁然神秀,或稀疏清幽的画,也借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生活态度。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川山居图》,淡雅的笔墨以及疏密得当的山水布局,将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展示得惟妙惟肖,山峦起伏、村舍房屋、渔舟流水,所有的一切似乎平平淡淡却又在朴实之中折射出万钧之力,黄公望那旷达的胸怀与天人合一的道法精神也渗入画里,并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传递给我们。这种自然的画风也对后世的山水画师们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明白画即是其心境的体现。而在鉴赏山水画时,也必须结合画师的为人处世与生平际遇才能对其风格进行综合性分析。
2茶叶包装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包装设计缺乏艺术性
我国作为产茶大国,茶叶产品种类繁多,君山银针、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与乌龙茶在国际茶叶市场颇负盛名。但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在走出国门的路上却屡屡碰壁,除去绿色壁垒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茶叶包装设计缺乏艺术性。据了解,我国大部分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都停留于较为浅显的阶段,茶商忙于跨越绿色壁垒,却忽视了茶叶包装的优化设计,使得越来越多的茶叶因为简陋的包装而被消费者所忽略。此外,茶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媒介,其包装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茶文化的影响。然而,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时,只顾一味地引入茶文化因子,却没有从茶叶的不同属性出发,对茶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性撷取,致使茶叶包装设计与茶叶自身的特征不相符合,极大地降低了茶叶包装的艺术性。
2.2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
商人逐利是其本能,在利润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奢华包装的形式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以虚华的“外衣”来提高产品的“身价”。茶叶包装也毫无例外地陷入了过度包装的怪圈,精美的材质以及精致的图案设计确是为茶叶的品牌形象增色不少,但拆开茶叶包装的刹那,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好感度是否会依旧呢?不少消费者花费了高昂的价格自以为买到了称心如意的茶叶,可是一层一层华美的外衣褪去后,裸露出来的也只是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普通茶叶,那一刻他们对于茶叶品牌的信任也恐怕是荡然无存了。大众对于美好东西的追求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包装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也是可以预见的,消费者在第一次上当受骗之后还会再继续购买此品牌的茶叶吗?此外,过度的茶叶包装所浪费的物质资源以及图案制作所需要的稀缺材料不能进行循环使用,这对于环境而言又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3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以山水画的人文性为切入点,融入艺术化因子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朵亮丽仙葩,其浪漫的意境与高雅的格调是中国艺术的骄傲。淡墨浓笔晕染出绵延的丘陵,黑墨绛笔勾勒出粼粼的江河,浓墨疏笔点皴出峭立的山峰。不同的笔墨勾斫出不同的场景也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意境,给人不同的格调享受。茶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自然属性不言而喻。所以,茶叶的平面包装设计可以从山水画着手,运用山水画的相关元素对其包装进行艺术化设计,将茶文化思想与山水画的文化韵味相融合,使它们在交融中迸发出一种别致之美,然后设计师可以直接将此运用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中。例如,我国西湖龙井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以山水画的笔墨元素为契机,以西湖为背景,利用点染技法在山水之间勾画出片片翠绿的茶叶瓣儿,无形中展现出了西湖龙井的清新淡雅之气,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西湖龙井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
3.2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对茶叶包装进行优化简约设计
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经济的腾飞伴随着环境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大众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绿色设计理念也随之而生。因此,茶叶包装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更应该以绿色设计为宗旨,对茶叶包装进行简约设计。首先,茶商们应该从过度包装的误区中走出来,以高品质的茶叶与适度的包装博得大众青睐,坚决摈弃过度包装的不良经济手段,结合山水画的文化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改良化平面设计。其次,茶叶包装设计师也应该从山水画的立意与构图中汲取灵感,巧妙地借用山水画的构图法与散点透视法对茶叶包装进行简洁化设计,以留白的方式对茶叶包装平面设计进行精简化处理,从而使得茶叶包装设计朝着精致化与简约化发展,让茶叶包装的极简之美在无声的空白中得以绽放。当然,设计师也可以从山水画的笔墨用法之道中,对茶叶包装平面设计的包装材料进行有效选择,以可循环使用的材质作为茶叶包装的主要材料。
3.3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重点凸显茶叶包装的特色元素
当前的经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同种产品的角逐更多的是一种软文化竞争。哪一款产品的人文关怀情结深,哪一款产品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主导者。所以,茶叶包装的设计也应当从人文视角出发,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基点,对茶叶包装进行人性化设计,不仅提高其实用功能,更增强其艺术文化价值。一方面,设计师可以从《富川山居图》、《春游晚归图》、《南山积翠图》为切入点,从这些传世名画中找寻山水画的精妙之处,并将其注入到茶叶包装的设计之中。另一方面,设计师也应该从茶叶品牌入手,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牌形象设计形式各异的茶叶包装,从而使得茶叶的特色化因子愈发鲜明,便于消费者一眼就能将其从形形色色的茶叶包装中识别出来,以优质的茶叶包装设计打造茶叶品牌的正面形象,提高其市场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向宏年.浅论中国山水画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J].艺术科技,2007(3):51-52.
[2]张英博.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24):79-80.
[3]张国斌,杨奇威.水墨艺术审美样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民族艺术研究,2011(4):150-154.
[4]何燕.融汇与创新———论中国水墨画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芒种,2013(4):105-106.
[5]李桃桃.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茶文化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2):145-146.
作者:张玮娜 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