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技思想库建设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科协论坛杂志》2015年第三期
(一)科技思想库的功能定位1.生产思想。思想库的重点在于“思想”。生产新思想是科技思想库的核心活动,科技思想库思想的产出是通过科学研究和深入分析形成的政策主张和决策建议,并且力争使这些思想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的认可和采纳。采取长期反复地倡导某种思想主张,为将来“思想”成为“政策”打下基础。2.咨询服务。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是科技思想库最基本的功能,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决策机构(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包括参与科技工作的个人和团体)和社会公众。服务功能包括咨询服务和公众科技服务,即通过调查、分析、预测、提供建议、政策评估等,对政策制定和工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3.资源汇集。资源汇集主要包括科技机构资源、科技人才资源、项目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汇集。首先,汇集科技机构资源,科技思想库机构包含科研机构、科技咨询协会、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等;其次,汇集科技人才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技人才的汇集,合理配置研究项目所需要的智力资源;再次,汇集项目资源,科技思想库从事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可多渠道获取研究项目;最后,汇集知识资源,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汇集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信息资料、发展趋势等,并加以汇总、提炼、加工,结合学科特点及研究方向,为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科技思想库资源汇集功能见图1。4.舆论影响。科技思想库的舆论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其思想观点和政策建议,媒体成为研究成果传播的载体,通过媒体引发决策者和公众的关注,产生舆论效应。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专项研究报告,在相关政策出台前,公布研究成果,从而对政策决策产生影响。三是通过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以及公共关系等活动,推广思想主张,交流思想认识,引领社会思潮。
(二)科技思想库的咨政途径目前,我国科技思想库咨政的主要途径有:承接项目、专供领导参阅的内部出版物、提交调研成果、组织研讨会等。1.承接项目。这是最为常见的思想库咨政方式,经常被各类思想库采用。科技思想库参与党委、政府文件、有关政策的讨论、起草和论证等工作。这是科技思想库产出的高端形式,它要求科技思想库具备较高的智力资本和咨政经验,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专供领导参阅的内部出版物。各类科技思想库,特别是官方型科技思想库都办有直接报送上级领导参阅的内部刊物,比较典型的有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要情》《领导参阅材料》《知识创新工程简报》,中国科协的《科技工作者建议》《调研动态》《科技界情况》,国家行政学院的《咨询与研究》《咨政》等。3.提交调研成果。围绕党委、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决策输送一手资料、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等调研成果。这是科技思想库较为可行且普遍的咨政服务方式。4.组织研讨会。科技思想库通过科技论坛或研讨会等,组织科技工作者展开专题讨论与研究,从专业角度分析政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最佳政策建议方案。研讨会一般采取“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方式,激发科技思想库成员集体智慧,总结形成思想性成果。
二、我国科技思想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科技思想库的现状1.与国外先进思想库存在差距在我国,除了各级党委、政府内设的政策调研机构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以及各省(市)的科研机构和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也均组织决策咨询活动。这类官方半官方性质的科技思想库在我国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建议。但是,除少数比较成熟和富有成效外,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还比较传统,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规范的管理体制,很多方面都需要强化和完善。2013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属“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研究小组公布了《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智库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有6826家,较2012年6603家有所增加,中国共有426家,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其中,共有6家思想库位列全球顶级思想库前100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其中没有一家科技思想库。可见,我国科技思想库与国外先进思想库相比有较大差距。2.我国科技思想库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思想库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与新中国同时诞生,建立之初其职能中就有为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提供咨询建议的要求。近年来,科技思想库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采取措施大力建设科技思想库外,中国工程院也提出实施“战略咨询、服务决策、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方针,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各地也纷纷组建各具特点的科技思想库,力图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科技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主要方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提出决策建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论证、为地方和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思想库建设依然还处在初级阶段,成效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还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科技咨询服务体系。
(二)我国科技思想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科技思想库建设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独立发展能力、咨政能力、体制机制、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缺乏自主独立性一是受制于政府的指定研究内容,缺乏自主选题能力和独立研究方向。从组织外部来看,科技思想库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缺乏完善的非营利捐助制度和经费制度保障,往往出于研究经费的考虑,趋向于与政府机构保持紧密关系,通过给党委、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和获取政府课题来维持组织生存。因此,研究课题大多数来源于政府下达的委托研究项目,对政府研究项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难以获得专项经费以外的科研经费。在研究领域和具体问题研究上,容易受到政府决策和研究项目需求的限制,自主探索研究项目的热情不高,也没有能力和动力去开展自主的、无经费支持的课题,影响了研究内容上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二是科技思想库呈现出科层结构,表现出较强的行政化倾向。特别是官方半官方科技思想库在编制、职位、待遇等方面受制于其所管单位,官本位色彩比较浓厚。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优势也是不足。2.咨政能力尚需加强当前,我国科技思想库与国外同类机构相比,存在咨政能力不够强,咨政影响不够大,咨政视野不宽等问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思想库较少。咨政地位的重要性与实际效果的有限性存在明显差距。科技思想库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既可以促进知识成果从科技思想库内部向党委、政府决策层的扩散和转移、推动科技思想库与决策层之间的互动与反馈,又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与公正,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与成本。因此,科技思想库在决策咨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决策咨询远未达到预期效果。不少科技思想库在工作中承担大量的行政性和事务性工作,并且在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等工作时,容易受到决策者的行政约束和思想引导,变成了对已有政策的论证和诠释,而不是对未知情况的分析预测,咨政功能和效果大受影响。3.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很多科技思想库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财务管理机制、课题管理机制、互动合作机制、成果推销机制等还未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对研究人员的关注度不够,绩效与奖罚制度未能建立;责任机制方面,对研究项目和建言献策的效果缺乏跟踪问效和落实到人;财务管理机制方面,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管理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课题管理机制方面,申请项目、跟踪监督项目、中期审查、反馈方面还未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互动合作机制方面,科技思想库与其他组织的沟通、互动、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合作还比较滞后;成果推销机制方面,成果的宣传和转化程度不高,使得科技思想库自身建设和发展较为缓慢。4.缺乏有效的工作平台一是缺少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平台。科技思想库的专家库、项目库建设还不完善,建设中决策咨询资源比较分散,未建立起资源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二是缺乏对已有决策咨询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成果的提炼、储备、编报等流程欠规范,现代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决策咨询出版物。5.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和结构不足,是制约我国科技思想库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具有自然科学学科背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较少,缺乏既具有科技知识,又有政策研究能力的人才。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专职研究人员与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配置不尽合理,行政管理人员比例过高,研究人员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不同学科背景、学历层次、学术研究经历的人才没有合理搭配。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很多科技思想库研究人员年龄偏高,老龄化严重,使得组织缺乏创新性和活力。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环境因素影响。虽然国家对科技思想库建设极为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的要求。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将科技咨询纳入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为科技思想库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科技思想库咨政体系的建立、科技思想库融入决策机制的途径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二是咨政途径不畅。地方党委、政府对科技思想库重视程度不够,党政领导在决策过程中主动与科技思想库进行沟通的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常规性联系机制,研究人员不能直接、及时掌握信息,造成科技思想库与党委、政府决策部门信息不对称,使得工作的实效性和咨政功能大打折扣。三是运作机制不完善。从组织外部来看,科技思想库与党委、政府的政策研究室、研究中心以及党校和高等学校下属研究机构等存在功能交叉和重叠。从组织内部来看,科技思想库建设在诸多方面与现实发展不相适应,包括机构设置的不适应、课题管理机制的不适应、成果的评估机制的不适应、成果推销机制的不适应等。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科技思想库人才选拔招募、培养、考核、交流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人才选拔方面,没有形成从业人员准入机制,对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水平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人员录用方式不规范。选人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对各类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离职卸任官员等各类人才多渠道引进。人员流动方面,研究人员流动性较弱,科研缺乏开放性,极大影响了人才储备。绩效考核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考核机制,考核标准不明确,评估方法较为随意,组织评价与社会评价的脱节。
三、咨政视阈下科技思想库建设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环境建设具有特色和实效的科技思想库,必须有民主的政治环境、完善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做保障。在政治环境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提高对科技思想库地位、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树立依靠和信任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的意识,提升和加强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政策环境方面,应出台将决策咨询纳入决策环节的规范性制度,出台鼓励支持公益性研究机构投入及减免税的政策等。在法律环境方面,应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的法律保障,在法律法规上确保科技思想库的独立生存空间,打破体制内思想库咨政的垄断,为科技思想库与其他思想库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从政策研究机构改革、社会捐赠和税收优惠制度、非营利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政府治理及决策程序建设等方面,积极探寻科技思想库建设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
(二)拓宽咨政途径科技思想库咨政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将影响力作用于政策决策过程的工作。科技思想库作为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决策部门在不同决策阶段和决策环节提供咨询服务,必须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咨政模式。特别是要建立科技工作者咨政机制,畅通科技工作者与决策者和社会公众双向沟通的渠道,打造咨政共建共享咨政平台,展示决策咨询成果等,实现科研与咨政一体化。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科技思想库咨政作用的认识,主动拓宽咨政途径,建立有利于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渠道,鼓励科技咨询专家进入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科技思想库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咨政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
(三)健全管理机制科技思想库管理机制的健全,重点是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机制、互动合作机制、课题管理机制、成果推销机制等方面。一是要深入开展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为制定科技人才政策、人才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政策建议。定期开展“优秀对策建议征集”和“优秀决策咨询报告”评选,面向科技社团、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建议和调研成果,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二是要加强人才队伍科学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研究人员、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搭配要合理,以研究人员为主体,充实辅助研究人员,适当压缩行行政管理人员。逐步推行合同聘用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要建立研究人员准入制度,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灵活性。坚持“以才取人”,注重理论功底、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完善人员考核机制,建立岗位竞争制度和任期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人才考核标准,对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采用优胜劣汰方式不断优化人才队伍。三是要打破封闭模式,拓宽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互动合作机制。一方面,要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技社团等保持紧密合作,加强调研基地建设,构建社会化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树立国际化视野,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内外各类思想库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性运作模式,广泛关注国际热点问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四是加强课题管理。包括课题的征集、产生和评选,课题承担者的选定,课题实施与跟进,研究成果的验收和推销等,要形成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制度。五是要强化成果推销。科技思想库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咨政来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强化研究成果的推销、转化和应用,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四)构建工作平台科技思想库是集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存储、管理、交流和共享等功能于一身的组织,必须建立信息建设制度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应用平台一体化、资源整合集约化、服务管理人性化的工作平台。一是建设决策咨询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在科技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决策咨询选题库、专家库、调研数据库、成果库,整合咨政成果,及时更新数据库。二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调研课题选题征集、公开申报、开题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工作平台应面向全国科技系统开放使用,提供浏览、查询、下载等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资源共建共享和远程合作网络。三是要建立密切合作的专家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体作用,构建包括研究人员、决策者、数据分析师以及经济社会实体工作人员为主的专家网络,推进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务实性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深度和效度。
作者:朱洪波贺羽单位: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