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岩体的蚀变特征及对矿产分布的影响范文

岩体的蚀变特征及对矿产分布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岩体的蚀变特征及对矿产分布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岩体的蚀变特征及对矿产分布的影响

《矿产综合利用》2017年第5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漳平市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的分析,结合彭炉岩体的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围岩蚀变等特征,阐述了该区矿产分布与彭炉岩体侵入及造成的蚀变特征的密切关系,对今后在该地区指导找矿、研究成矿规律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区域地质;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产分布

0引言

漳平市东北部地区为我省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权林立,涉及的矿种有铁、锰、钼、铅锌、铜、银、锡等。这固然与当地的沉积环境及区域构造有很大的关系,但彭炉岩体的侵位及引起的矿化蚀变影响深远,研究其特征对在该区域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区域地质特征

岩体在区域上位于太华—长塔复式背斜南段核部偏东部位,临近于区域性北西向永安—晋江大断裂与北东向政和—大埔断裂交汇处(图1)。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泥盆系至白垩系均有,其中侏罗系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永安—晋江断裂带两侧及区域东南、西北两个角落,三叠系大面积出露于区内西南及东北,二叠系主要分布于区内北—中部,太华—长塔背斜核部及核部两侧。受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的迭加作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其特点是缓倾角断层发育、岩浆岩发育。主要褶曲有太华—长塔复式背斜及次一级的溪南向斜;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发育,本区域内东边为北东向的政和—大埔断裂,控制了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的展布;北侧为永安—晋江断裂,呈北西向斜贯全区。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银、钼、煤、石灰岩等。其中煤炭及铁多金属为主要矿产,北面北坑场勘查区钼矿资源可达特大型规模。

2岩体特征

2.1地质特征

彭炉岩体出露于太华———长塔背斜核部偏东部位,临近永安—晋江大断裂与政和—大埔断裂复合部位,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的岩基、岩株状产出,由最大的彭炉侵入体及附近几个较小的侵入体组成,断裂带附近常见有中酸性岩脉侵入,出露总面积大于20km2。

2.2岩石学特征

本单元为肉红色正长花岗岩,具似斑状细粒、中细粒、中粗粒结构。岩石由石英(25~32%)、钾长石(42~60%)、斜长石(15~20%)、普通角闪石(5~10%)、少量黑云母(2~5%)及副矿物(1~3%)等组成。在Q—A—P图中投影于正长花岗岩区。

2.3岩石化学特征

岩石化学成分见下表,经计算岩石σ值2.10,A/NKC值小于1.1,属过铝或次铝钙碱性岩。

2.4副矿物特征

本单元岩体的副矿物不但种类多,而且总量高。尤其磁铁矿、磷灰石、锆石含量较高,属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组合。

2.5时代讨论

据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彭炉岩体K—Ar同位素年龄132~135Ma,结合区域对比,将其时代归属为晚侏罗世。

2.6岩体侵位深度及定位机制探讨

彭炉岩体发育有细粒边缘相带,部分发育有冷凝边,围岩及内蚀变发育,具中等侵位深度。侵入体呈不规则状产出,接触界面平整,受构造控制明显。岩体发育有细粒边,往中心粒度变粗,出现中—中粗粒结构,无或局部边部具弱的叶理化构造,表明岩浆是沿断裂上升扩展,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不断膨胀熔蚀扩展,脉动侵位定位于地壳中—中浅部位。

2.7成因探讨

本单元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经结晶分异作用上侵定位,形成中酸性—酸性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

3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3.1各组地层的变质特征

本区构造发育,伴随着彭炉岩体的侵入,区域动力变质、岩浆热接触变质均十分强烈、广泛,从老到新的各地层均可见强烈的变质特征。区内栖霞组灰岩岩性不纯,受岩体侵入带来的热接触变质作用明显,极易产生矽卡岩化,变质后见粒状的透辉石、石榴石集合体或纤维状阳起石、透闪石集合体。文笔山组岩性主要为细粉砂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粗粉砂岩、细砂岩。受变质影响,岩芯普遍见红柱石化、空晶石化蚀变。童子岩组煤系地层经区域动力变质及热变质双重作用后,其系列可概况为:重结晶砂岩(或粉砂岩、泥岩)—板岩—角岩化砂岩(或粉砂岩、泥岩)—角岩,极少保存不变的原岩岩性,而煤层也往往石墨化或变为石墨。受变质作用影响,翠屏山组中常见绢云母化、红柱石化及角岩化。原岩的泥质基底常变质分异形成绢云母、绿泥石、阳起石及透辉石、红柱石等变质矿物。局部见强烈的硅化及磁黄铁矿化变质现象,经采样分析,其间发现有金矿化现象。溪口组主要变质类型为红柱石化、绿泥石化及角岩化等,局部含钙粉砂岩、泥岩可见较弱的矽卡岩化。

3.2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

本区围岩蚀变在空间上出现分带性,在时间上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蚀变带宽度几米—几公里不等,岩体内部蚀变主要有硅化、次为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由岩体往外依次可分为钾长石化带———矽卡岩化带——钾长石-电气石-石英化带———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

4变质作用对地质找矿的影响

4.1对煤炭资源的影响

首先是对煤系地层的影响,岩体的侵入对童子岩组煤系地层造成了巨大的吞蚀和破坏作用;其次岩浆热接触变质作用强烈,破坏了岩石的原生结构,改变矿物成分;然后是对煤质的影响,由于岩浆侵入带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变质程度增高,局部产生石墨化,煤层硬度、比重均增大。

4.2对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影响

4.2.1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本区矿产资源丰富,许多金属矿产形成都与彭炉岩体的侵入有着密切关系,矿化与围岩蚀变的关系十分密切,矿石实际上就是矿化了的蚀变岩石。因为岩浆侵入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成矿元素,同时带来的热能又促使围岩产生交代蚀变,导致围岩中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

4.2.2成矿模式

本区深部广泛分布石炭纪—二叠纪含铁碎屑岩建造,尤以经畲组硅铁质沉积建造为主,彭炉花岗岩体的侵入不仅对于先期形成的铁多金属矿质进行改造,形成了较富的矿体,同时还提供了矿质(铁、钨、钼、铜等)和热液,形成岩浆热液型矿床。本区断裂构造发育,且区内赋存有石炭系中统经畲组,铁矿成矿条件优越,是马坑式、汤泉式铁矿重要成矿部位。而区内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建造则极易形成矽卡岩型磁铁、铅锌多金属矿产,特别是栖霞组顶部,F1断层下20m内为一重要的成矿层位。其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特征,地表常见有褐铁矿,为直接找矿线索。另外,以区内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带为控矿构造,彭炉岩体的为矿体提供热液,伴随热液蚀变,于岩体外接触带充填交代产生细脉—网脉状钼矿体,可形成中—高温热液交代蚀变岩型矿床。

4.2.3成矿的专属性

彭炉岩体与钨、钼、铅、锌、铁等成矿关系密切,现有分析资料表明,其岩石中W、Mo、Pb、Zn等元素含量较高,在其内外接触带上有多个铁多金属矿、铅锌矿、钼矿分布则充分体现了其成矿专属性。

5结论及建议

虽然彭炉岩体对本区童子岩组影响、破坏巨大,增加了煤炭勘查的难度。但在成矿模式中,多数金属矿的成矿与岩体及其蚀变特征紧密相关,围岩蚀变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因此,加强对该岩体的研究,对区域多金属矿勘查有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韦德光,揭育金,黄廷淦.福建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7,16(2):162-170.

[2]福建省煤田地质局.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深部地质找矿研究与靶区优选[R].2015.09.

[3]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1:25万龙岩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4.06.

[4]徐克勤,涂光炽.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作者:郑清伟 单位:福建省197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