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范文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及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高职院校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构建愈加重要。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比对起英美发达国家而言,仍旧是以制造为主,创新力度很低,这与科技兴国的战略相违背,所以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异常重要。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而言,培养的绝大多数学生与企业及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而言,相去甚远。故而本文将针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人才需求入手,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不足以及改进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教育体系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自动化;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向上阶段,伴随着科技发展的地位愈加重要,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数量方面。培养出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职专业发展建设的基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更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所以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向靠拢,但目前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双高的需求水准。所以,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正视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社会及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知识、技能、素质以及岗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教育培养方案考量,进而培养出能够符合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建设需求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一、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

就社会角度而言,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一是要具备专业性以及实用性,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能够适用于行业的各个发展领域,从而满足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二是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及强大的适应力,毕竟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并不是独立存在,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所牵扯,尤其是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这两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及适应力和识图、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能力,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常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才能够在不断前进的现代化社会中,服务于社会建设及行业发展领域中。三是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目前机械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不可忽略的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为了提高社会发展层次,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更需要的是具有优良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以及充足专业知识的人才。就企业发展角度而言,虽然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从业岗位十分广泛,但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都说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需要培养出符合各个层次岗位的技术性及应用性人才。操作岗位需求的是精通基本机械制造操作及维修升级的机修类人员,技术岗位则是需要了解车间现场生产及工艺设计、数码编程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的工艺类技术人员,管理岗位由于涉及范围广,需要的是具有熟悉车间工作及流水线还有工艺生产技术的不同程度管理意识的生产类管理人员,至于销售岗位则是需要熟悉基本产品生产及一定工艺流程的营销类人员。这四类人员分别代表企业发展的不同发展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并不一定要培养出四类精通的人才,但至少要能够与其中一类相吻合,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

二、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一)培养体系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多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培养,校内的学习培养体系与实际工作需求差异较大,多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并不相同,学生并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岗位工作中,很多知识都十分浅显,例如CAD/CAM、数字化技术都仅仅只够入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以外,还能够应用到工作环节中。这样理论教学与实际需求难以吻合,一方面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从而导致学生实际工作信心受损,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需要再次重新进行人才培养,这样一来就使得培养体系重叠,相较之下会让行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失望,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没有跟上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脚步,还停留在过往的学生培养需求上,所以需要定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与社会及企业交流了解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相关层面的专业化内容的交流。

(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校企合作难以协调。伴随着高职院校的逐步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多,以及近年来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上升,因此目前高职院校更多注重于学生的招生及毕业,却没有更仔细在学生在校培养上,首要问题就是没有明显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说是没有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大体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却没有细化定位,例如没有定位给好学生的工作岗位以及配套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或者是没有明确今后学生的从事方式,这就需要拓展高职院校对学生今后工作现状的了解途径。校企合作难以协调,按照企业的想法是想要让学生在工作前就具备工作能力,学校却碍于课程标准以及课程目标,更多是从理论上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考量,所以双方在合作方面存在不少摩擦,导致学生在实习或是实训过程中只能够学习到表面重复工作,无法了解到今后的工作实质。所以,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协调关系,采取订单式或是合同式的校企合作,从而使得双方都需要重新重视合作关系,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企业员工培养体系确定,减少中间教育培养的体系的重复,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薄弱,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高职院校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没有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商、心理、道德等等,没有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不局限于技能以及知识,而在于职业道德、心理抗压、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标准。这也正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所缺失的,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心灵比较脆弱,容易被社会环境压迫到失去信心,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为了调整这样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师是学生了解今后工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兼职工作,从而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企业工作的了解,为今后工作目标发展定下模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还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但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所谓为了稳固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雪宁.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52~55,72

[2]胡翔云,李佳圣.“3+2”培养模式下中高职衔接点研究———以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2):31~36

作者:刘传明 单位: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