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比较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2015年第二期
1.1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全部来自200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长期缺乏直接的可资使用的民营企业的全部数据,因而需要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①统计口径:规模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②企业结构分类:本文仅分为两类,即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③指标数据的获得:第一步,规模以上的全部民营工业企业的指标值=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值-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指标值。第二步,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民营工业企业的指标值=大中型工业企业指标值-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指标值。第三步,规模以上的小型民营工业企业的指标值=规模以上的全部民营工业企业的指标值-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民营工业企业的指标值。
1.2基于市场视角的中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比较从市场(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在中部四省中,企业效率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出现的整体趋势是:从主营业务来说,对安徽省贡献最大的是2009年0.9498042。在2010是0.3627665,在2011年0.5533325,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江西省的权重在2010年达到了负值的地步,湖北省也是处于低迷状态,一度出现负值的状态,湖南省在2011年达到0.5866015,从这点可以看出,中部四省的企业效率都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效都很甚微。湖北省在这点上更是十分不足的,说明湖北省经济的发展还是依托于传统的产业,并且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不高,见表1所示。企业结构对安徽省贡献最大的是2011年为0.550478,企业结构对安徽省贡献最小的是2009年为-0.92737。企业结构对江西省贡献最大的是2010年为1.587223,企业结构对江西省贡献最小的是2011年为0.79。企业结构对湖北省贡献最大的是2011年为1.221043,企业结构对湖北省贡献最小的是2009年为-1.17718。企业结构对湖南省贡献最大的是2010年为1.212456,企业结构对湖南省贡献最小的是2009年为0.53734。企业结构的变化对江西省的影响最大,说明江西省这些年发展旅游行业也收到了一些成果。湖北省在近年来对企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产业结构还是存在着不合理的部分。从主营业务来看,企业的结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湖南省的结构竞争力对区域的影响在中部四省中排在第一位,达到1.221043。最低的是安徽省在0.55左右。不仅为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释,也为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也是指导中部省份今后民营经济的发展而确定相应的目标,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一个道路。企业效率对总量的贡献率普遍偏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湖北省的现象尤其突出,企业效率一直处于负值的状态。
1.3基于财政视角的中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比较从财政税收角度看,企业结构对安徽省贡献最大的是2011年为0.1828268,企业结构对安徽省贡献最小的是2009年为-0.757719.企业结构对江西省贡献最大的是2010年为0.9932448,企业结构对江西省贡献最小的是2011年-3.926946。企业结构对湖北省贡献最大的是2011年1.6658287,企业结构对湖北省贡献最小的是2009年为-4.116814。企业结构对湖南省贡献最大的是2009年为1.3191002,企业结构对湖南省贡献最小的是2011年为0.5283798。在中部四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数据的变化幅度很大,说明中部地区的企业结构并不稳定,而且对各自经济总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见表2。企业结构竞争力的变动对中部四省的民营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财政竞争力以及自身的竞争力的影响在年度间是不平衡的。其中尤其以江西省最为明显,在2011和2009年之间相隔很大,超过300%。在中部四省的发展中,经济的波动性很大。
1.4基于利润视角的中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比较从企业自身的利润角度加以说明,在2009年,安徽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46025,江西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30.52278,湖北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5570084,湖南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7559002。2010年,安徽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0714182,江西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6560447,湖北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4152642,湖南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为0.4211041,见表3所示。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各地区存在的差异很大,在部分省份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但是在2010和2011年又慢慢步上正轨。而中部的发展主要是靠企业总体数量的增长来拉动的。是通过不断的扩大自身的规模来提升的。同时也表明中部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靠铺摊子,拉大自己的规模而发展,而不是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从企业自身利润来看,企业结构竞争力的变动对中部四省的民营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财政竞争力以及自身的竞争力的影响在各地区间是不平衡的。江西省2009年的贡献率是-30.52278,湖北省2009年的贡献率是0.5570084。说明中部四省在各自的发展中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链,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不难看出整个区域的发展比较散乱,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状态。同时可以看出企业效率和企业的结构问题,企业效率对总量的贡献率普遍偏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湖北省的现象尤其突出,企业效率一直处于负值的状态。企业效率对总量的贡献率普遍偏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企业结构竞争力贡献率始终是高于企业效率的贡献率的,规模最终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企业在自身的壮大是十分重要的。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引导和政策优惠的吸引程度不高。
2提升中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2.1提升中部四省的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经济效率中部四省的城市空间不但为创新的产生提供了市场,也为创新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环境支撑。中部地区作为一个科教密集区,在人才的培养上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新技术优势明显,科技实力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中部城市要形成创新联合体,研讨创新机制,联合四省力量,释放经济活力。建立创新联盟,搭建科技创新的公共平台,资源成果共享;开展产业合作,比如光伏产业,与其遍地开花,不如四省合作形成产业链,共同做大做强。
2.2认清自身的优势,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海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中部四省应借助极为便利的天然地理优势,以产业转移为契机,以产业互补为纽带,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例如安徽省依托富集的煤炭资源优势,可以积极推进煤电联产,加速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而江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江西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北省的人才供给和铁矿资源,为湖北省工业的发展做了铺垫,而湖南省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一直引领者年轻人的眼球,加强四省之间的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走一条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2.3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同类企业的横向集聚和不同层次企业的纵向集聚,有利于企业群的形成,促进企业结构的升级。由于企业集聚,还会产生联合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不仅使一部分交易内部化,以降低整个企业群的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得劳动力、基础设施、信息、中间投入和技术专业化,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融合。
2.4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由于我国多年来的向东部倾斜的政策,中部地区形成了“政策凹地”,表现为各项投资的不足。中部地区应清除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快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网,严格执法程序,提高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同时通过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更多的东部企业来进行投资。从制度上形成宽松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好的外部效应,营造利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好的外部效益,营造利于招商引资的社会环境。
作者:陈鹏田涛单位: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