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校计算机应用课程革新研究范文

职校计算机应用课程革新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校计算机应用课程革新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校计算机应用课程革新研究

1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基础两极分化严重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02年到2011年,近10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200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来自以上三类地区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对于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但帮助他们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地区经济差异的实际情况,很多边远地区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少,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操作能力欠缺;而城镇人口的学生,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的城市学生,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机,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有很多学生都配备了电脑,对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练。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在教学中会偏重浅显和基础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反复讲授来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学进度缓慢,应用停留在浅层次。同时也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

1.2专业特点不明晰,专业区分度不大由于大多高职院校将学生毕业学位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联系在一起,教师为提高等级考试的合格率,将教学重点放在与考试等级相关考试技巧、大量模拟习题练习上,这就陷入的应试教育的泥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使其在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力不足,以至于有部分学生临近毕业都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知识来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比如毕业论文排版、应聘求职书设计。但实际上不同的专业对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是各有侧重的。例如营销与公关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财经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利用表格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应用知识。这就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兼顾专业,学有所长。

1.3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注重素质培养计算机应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课堂上都能听懂,但到操作时就无从下手,或者课堂操作可按部就班,但稍微改变一下操作要求,便无所适从。其实,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如果学生没有完全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将其转换为动手能力,一旦题目或题型一变换就不会解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应该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素质培养。而且,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教学内容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有时候就会出现脱节、偏离实际情况的问题。不能简单传授书本内容,而忽略学生知识更新升级的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有一定比例的高职院校学生对前途充满迷茫,觉得学到的知识在以后实际的工作没有多大作用,这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强烈愿望、缺乏知识理念更新、缺少创新意识培养有关。

2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措施

2.1按专业群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产学紧密结合,学以致用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关键,旨在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用工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可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各个工种需要的计算机相关知识,与企业一道共同协商制定专业技能细目表;也可把毕业生请回学校,就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耦合度进行专门的分析测评。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专业学科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大纲与计划。从而实现企业需求与职业教学的直接对接,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也使学生毕业后能学以致用。

2.2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消除两极分化首先在导向指标设置上,要改变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做法,不能把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唯一指标,而应该引入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等素质方面的指标。课程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教师应增加一些行业应用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掌握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也要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和创新,建立起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其次,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一个整体,针对学生中实际出现的两极分化,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尝试在学生刚进入高职院校时,就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学前测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增设选修课,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指导其完成选定的浅层次课外计算机书籍的阅读,尽可能地缩小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两极分化。

2.3应用为主,侧重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使用计算机为专业服务。在传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加强综合知识的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比例,使他们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平时成绩比例,把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解决问题能力等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去,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惯例。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把专业应用的一些案例编入课件,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增强其参与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4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课时有限,能够传授的知识基础层面居多,但对那些在计算机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特别是计算机底子好、肯钻研的学生,如何让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应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为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让专业老师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参与一些竞赛,在竞争环境中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与企业进行联系,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以及毕业后社会适应性的增强,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廖智坚单位: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