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真菌染色木材美学价值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真菌染色木材是一种因真菌侵染而形成特殊肌理和色泽的装饰木材,运用于家具、家居产品设计可呈现出独特的造型和美感,为木质产品的开发设计带来多样化的塑造空间。真菌染色木材在欧美国家木质品市场上很受欢迎并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对此材料的认识及运用尚处于空白。文章介绍了真菌染色木材的三种表现形式和视觉特点,从线条、色泽、肌理等方面阐释了真菌染色木材的艺术特征,指出其特有的美学价值,旨让木质品从业人员、设计者、大众了解该材料的美学特点,并运用于产品开发,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拓宽木质产品的开发创意及形态塑造。
关键词:真菌;木材染色;艺术特征;美学价值
真菌染色木材是一种由于腐朽或染色真菌在木材上生长而形成独特肌理和颜色的木材,在数百年前就用于木质艺术品的创作。如今,真菌染色木材仍然被许多艺术创作者和木工从业人员所喜爱,特别是木料旋工,他们把其加工成很多独特韵味的木质艺术品。然而,在欧洲西部和美国以外的地区,很少有人知道并使用真菌染色木材,即使在以上地区,也不能清楚地理解真菌染色木材的价值。挖掘、展示真菌染色木材的美学价值有利于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也为艺术工作者们提供更多样化的设计材料,丰富家具设计、木质品设计。
1真菌染色木材的三种表现形式
真菌染色木材有三种表现形式:漂白、菌纹线和色素沉着[1-2]。自然形成的真菌染色木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全部。阔叶材和针叶材都能发生真菌染色,但由于白腐真菌的酶活性差异,在阔叶材上更易发现菌纹线和白腐[3-5]。
1.1白腐
白腐是由白腐菌引起的材色变浅。白腐多发生在阔叶材,白腐后的木材视觉特征是呈斑驳片状或带状的漂白。白腐真菌能产生一种能降解整个木质素基质的酶而降解木质素,从而导致白腐木材比未受影响的组织更白。白腐真菌导致木材腐朽的两种模式: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腐烂。选择性是从细胞壁中除去木质素,而非选择性是同时除去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复合物的所有组分[6]。这两种类型的腐蚀都赋予木材一种柔软而蓬松的质地。白腐后的木材力学性能下降不适合作为结构用材,但其特殊的纹理形式和色泽对比有利于开发木质陈设产品或作为其饰面材料用于家具或其他产品。
1.2菌纹线
菌纹线通常是黑色或棕色,由黑色菌丝组成。菌纹线的产生是多种原因,最为显著的是因为真菌之间的对抗[7]。当两种或多种真菌相遇时发生拮抗,通过与黑化菌丝隔离真菌来保护有限的资源,形成菌纹线。近年来在秘鲁亚马逊研究中发现了绿色、棕色、紫色、橙色和红色菌纹线。菌纹线在木材中为随机分布的偶发形态,粗细不均,没有特定方向,变化没有重复性,带有意外的效果。菌纹线增加了木材视觉的层次感,增强了视觉表现力。
1.3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是由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引起的。木质细胞中的色素菌丝和真菌分泌到细胞中的色素是引起木材色素沉着的原因。色素沉着的视觉特征是连续大面积木材颜色改变,最常见的为蓝绿色变。18世纪欧洲中世纪家具和装饰品都喜欢运用真菌染色木材在木镶嵌装饰画中。这种色素沉着形成的染色质朴自然,色调柔和,随着菌丝浓度变化时深时浅,染色并没有掩盖木材本身纤维走向和纹理,而是在木纹肌理中形成更丰富的线条层次变化。早期的真菌染色木材只能在自然中获取,后期欧美国家学者进行实验室培育,从真菌接种在木块形成染色到直接在培养皿进行真菌色素培养,色素提取后直接运用于木材,使真菌染色木材的运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2真菌染色木材的艺术特征
2.1独特变化的线条
自然生长的木材因其不同树种之间或粗犷或细腻轻柔的肌理给家具设计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8]。真菌染色木材的菌纹线在木材本身纹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线条的变化,增强了视觉的节奏韵律,成为一种个性独特的装饰木材。线条无论在中西方艺术中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元素[9],通过线形、长短、疏密、位置、浓淡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意境和引起人们内在的联想。真菌染色木材中的菌纹线是不同真菌或同一真菌形成的防御边界,没有特定方向性,有的沿着木纤维的方向,有的与之交错,形成特定的线势,线条与线条的连接、起伏、凹凸、转向使线条更具动感。因树种、真菌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粗细、不同色泽的菌纹线。线条的形态随机变化,时而柔美流动,时而英朗挺拔,充满生命感、节奏感,易于表现作品的情趣和意境。菌纹线的自然美对家具和木质品的造型塑造带来无限的创作源泉。欧美国家很早就挖掘了这种有特殊纹理的装饰木材,用于家具、乐器和生活用品的设计加工,有的直接加工有的用作贴面材料。木罐表面即兴、偶发、随意的线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不确定”性,流动的线条展示出尊重自然和回归自然的美[10]。木柜设计中运用两种木材,材色、肌理形成对比,深红色的外框把菌纹线装饰材包围,画面感强。
2.2清新自然的色泽
木材因树种、生态环境等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纹理和色泽。色调范围从浅橙黄色到灰褐色,木色区间都介于暖色调中,它给人一种温暖、亲切、朴实、舒适的感觉。通过不同染色真菌作用,可以丰富原有的木色而保留木材的肌理。Scytalidiumcuboideum和Arthrographiscuboidea可以实现木材的红色染色;Ophiostomasp.、Ceratocystiscoerulescens、Scytalidiumsp.和Alternariaalternata可实验木材蓝绿染色;Lasiodiplodiatheobromae形成灰色染色;Chlorociboriaaeruginascens形成绿色染色[11]。17世纪,蓝绿染色的木材在欧洲非常受欢迎,经常被镶嵌在中产阶级的家具和装饰品中,冷色调的蓝绿色和暖色调的木材本色形成鲜明对比,易于形成视觉焦点。黑格尔曾说“颜色的观念性较强,所以宜于表现观念性较强的内容”,“最富于感性的以及最富于精神性的东西就在这种色调的变化中完全表现出来了”。色彩的美感除了本身的视觉感受外,以色彩变化表达着不同的形式规定,从而引发知性层面上的反思分化。真菌染色增加了木材色相上的变化,丰富了视觉上的层次感、空间感但仍然保留了自然生态的美感。与其他化学染料对木材的染色相比真菌染色木材的色泽清新质朴,色牢度好,利于艺术创作。
2.3科技创新的设计肌理
真菌染色木材有三种表现形式:漂白、菌纹线和色素沉着很少同时在同一木块上产生。漂白、菌纹线二者可伴随出现,也会单独发生,而染色真菌和白腐菌对树种的喜好不同,因此在自然形成的真菌染色木材中菌纹线和染色同时出现的机率并不高,并且不同色相的真菌染色同时出现的情况就更小。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再生材料实验室利用实验室培育真菌染色木材,把真菌接种在木块上形成菌纹线,利用木质切片培养染色真菌并提取真菌色素,把真菌色素有意识的染色在已经形成菌纹线的材料上,展现出线与面,木色与真菌彩色的融合。利用这样科技手段,使真菌染色木材形成以虚映实,以实显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结合,染色的部分加强了有取向性的取舍和提炼,选用带有菌纹线的木块加工成木碗。
3真菌染色木材的美学价值
真菌染色木材呈现了一种科学、自然和设计艺术结合的美,这样的美拉近了科学与艺术的距离,使自然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3.1材料的功能美
真菌染色木材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经济、实用。真菌染色木材可以自然获取也可以通过加工形成,加工成本低,经济环保。真菌染色木材的运用范围广,车、削等不同加工工艺可以呈现不同的效果,结合各种结构进行审美分析可以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艺术载体广泛运用[12]。
3.2材料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13]。真菌染色木材肌理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虚实对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独特变换的线条,丰富的阶调变化,让观者产生联想从而引发共鸣,创造出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14]。
4结语
真菌染色木材是一种结合自然与科技并能够体现艺术概念的载体,视觉特征丰富,有其独特的魅力。真菌染色木材的艺术特点,需要设计策划者的发掘、审美、创作和体现,使菌纹线的肌理,突破原有木色色调,融入产品的艺术创作。设计者需要更多的了解它的材料属性及形成机理,把其最优异,最有特色的属性展示出来,丰富木质产品的造型设计。
参考文献:
[1]朱雪萍,罗建举.木材美学在室内装饰材料开发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2):72-74.
[2]王秀芳,唐立华.针对木材纹理的木制品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3):22-23.
[5]何海珊.花斑木形成机理的研究[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15.
[6]何海珊,邱坚,甘昌涛.花斑木研究现状及展望[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06):94-98.
[7]何海珊,邱坚,郭梦麟,甘昌涛,潘质洪.易形成菌纹线树种调查[J].林业科学研究,2014,06:776-780.
[8]李赐生.家具设计的材料肌理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06):151-152.
[9]李雨珊.浅析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形态与情感表达[J].艺术品鉴,2017,9:418.
[10]苗艳凤.木材山峰状纹理的视觉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12]邓远园,罗蓓,何海珊,沈华杰.花斑木实木抽屉拉手的艺术设计初探[J].轻工科技,2016,3:108-109.
[13]林立平,黄圣游.木基材料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与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12):135-139.
[14]胡广斌,张忠涛.肖小兵我国进口木材现状及发展态势[J].林产工业,2016,Ⅰ,(5).
作者:何蕊 邱坚 罗蓓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