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育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二期
1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培训中心能否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代企业培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而科学研究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科学研究有利于在培训中心形成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理性思维能力、文字能力,促使教师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动态需求,全面了解和把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掌握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使教师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系统、更客观。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科研过程、科研思路和方法以及在科研中获得的认识,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学员,提高培训效果。
2教师应该具备的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明确研究内容、运用科学方法、表达研究成果。科研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它是一种复合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代表着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各种素养的总和。
2.1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在大量繁杂的问题中,准确地抓住自己需要的、有研究前景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的能力。这需要在培训中多看多听多想多留心,根据自己的分析做出判断。一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基础,关注在现实中或学术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实践意义或有学术价值。有的教师喜欢研究专业问题,有的教师乐意思考培训过程的问题,有的教师愿意了解培训组织实施的问题,科研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专业有关,使研究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体现“研究教学化”的理念。二是研究目的要明确。确立科研课题一定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教师要将科研方向与专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确定了就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
2.2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将问题系统组织起来,对课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分析,从纷繁复杂中提取分拣资料的能力。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平时多观察、多交流、多思考,深入研究问题症结,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深入了解问题根源,透彻分析具体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问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善于抓住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课题内容进行创新研究,对研究过程坚持钻研探索,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2.3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备有规划、有方法、有步骤地处理问题,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培训实践问题、培训组织问题,管理模式问题等等。开展科研需要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富于开拓创新,自觉跟踪专业发展前沿,获取最新的专业信息,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产生新成果。教师提出的对策建议,应有创新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
2.4表达科研成果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对科研成果进行文字加工的能力。一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一般以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科研成果的撰写表达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要有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研究成果的表述必须强调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不能只凭主观臆测武断地下结论。
3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淀,不断内化、逐渐发展的过程。只有平时不断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科研能力。
3.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科研为培训服务的思想只有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发挥科研实践探索、理论论证和开拓创新的作用,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有的教师因为培训课程比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有的教师对于培训与科研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科研是科研部门、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就是教书育人,培训中心是以培训为主,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有的教师的教研活动是为完成任务应付考核,或者为评职称而搞科研,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不高;还有的教师甚至将培训和科研对立起来,认为搞科研会影响培训。我们必须转变这些观念,认清培训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树立科研为培训服务的思想,以培训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培训。教师在开展培训之前,就应该对培训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深入思考和研究,在培训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环节中,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增加培训的学术含量和理论性。实践证明,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能将其研究形成的感悟,传递给学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2注重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力武器,也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地探索。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善于学习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是形成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学习中可以提高理论水平,吸取理论营养,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广泛学习各种新方法。同时,还要学习本学科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学术基础给我们带来寻找和解决问题的灵感、专业的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学习时,要善于记、善于想,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载下来,记得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想得深,研究的时候就能够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3.3提高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科研是一项非常艰苦和繁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所收获。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科研工作可以说是枯燥和单调的,只有具备良好的科研工作素质,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多一些沉着静思,少一些心浮气躁,对学术怀有一份虔诚、敬畏之心,才能保持持续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科研工作做好。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必须具备以下科研素质:一是要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养成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牢记研究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要遵守学术规范,独立思考,努力体现真知灼见,杜绝弄虚作假,歪曲事实;三是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工作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协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借鉴经验、博取教训,提升和发展自我。
3.4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学校要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加大对科研课题的投入,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政策,构建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科研环境,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在制度建设上,要继续完善教育科研常规工作制度,包括课题立项、论证、实施、结题、评审、档案等过程管理制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调研服务制度及科研奖励制度等,形成科研管理体系,使科研落到实处。在政策措施上,应建立有利于教师转型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热心科研,以科研兴教、科研强师。在研究指导上,还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协助教师选准研究课题,帮助教师将培训与科研结合起来,做到循序渐进,调动积极性,使教师从被动研究转化为主动承担,整体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作者:张慧芳刘萍单位:中石化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