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清口水利枢纽的遗产及价值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遗存的清口水利枢纽,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清口水利枢纽的形成、完善和衰落,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清口水利枢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清口水利枢纽,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清江浦区,分布在以码头镇、杨庄镇为中心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明清时期,为了应对黄、淮、运交汇带来的治淤、御黄、通航、防洪等难题,从而实现保漕的工程目标,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了治黄、导淮、济运、通漕、减灾等一系列工程设施,形成了清口水利枢纽工程组群。可以说,清口水利枢纽是特定历史时期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大运河全程最为复杂、最具科技价值的节点,体现了人类农业文明时期东方水利水运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堪称人类水运水利技术的杰出范例[1]。
1清口水利枢纽的形成与演变
清口原为泗水入淮之口,又称泗口。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南徙改道夺泗水,从宿迁向南至清口与淮河合流,行淮河河道100余公里入海,清口遂成为黄、淮交汇之地。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使得原淮河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淮河水泄流日趋不畅,从而在清口上游潴积形成洪泽湖。明中叶以后,黄河全面夺淮带来更多的泥沙,处于黄、淮、运交汇地段的清口面临着河床抬升、黄河倒灌入运,以及由于黄、淮、运之间的水位落差造成的通航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公元15世纪至19世纪,明清两代在清口进行了多次尝试与努力,并逐渐形成今天的清口水利枢纽。
1.1清口水利枢纽形成期:万历时期由于黄河夺淮,清口被黄河泥沙不断淤积抬高,使运河无法从淮河供水,并在汛期常常被黄河倒灌。为了解决泥沙淤积和运河供水问题,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规划思想,通过不断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将西来的淮河河水储积在洪泽湖内,提升洪泽湖水位并高过黄河水位,同时导引洪泽湖水从清口流出冲刷黄河河道,并供应运河用水。同时将运口南移,远离黄河干扰,并在运口内建立多处闸坝,节制水位,防止淤塞。至此,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水利枢纽初步形成。
1.2清口水利枢纽成熟期:康熙、乾隆时期在黄河水量大、泥沙含量高的背景下,清口地区持续受到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的影响。公元17~18世纪,清代治河专家继承了潘季驯合黄、淮、运为一体而治之,以及“蓄清刷黄”的治水策略,在清口地区不断调整改造相关工程设施,采取了导引淮河水、调控洪泽湖水位冲刷河床、防御黄河决口等多项综合措施,保障淮水顺利流出进行刷黄济运。随着运口不断南移,清口水利枢纽的U形总体结构逐渐形成。
1.3清口水利枢纽衰败期:嘉庆、道光时期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速度远大于引河的冲淤量,造成清口地区地势越来越高。公元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蓄清刷黄的措施已基本失效,黄河水常从清口倒灌进入地势较低的运河,造成运河泥沙淤积日益严重。从公元19世纪开始,清口水利枢纽放弃原先采用的“蓄清刷黄”方针,改为以“灌塘济运”方式通航(原理与现代船闸相同)。至此,黄河与淮扬运河已实质上被截断。1855年,黄河向北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清口水利枢纽也失去了调整黄河、淮河与运河关系和保障运河航运的作用[2]。
2清口水利枢纽的功能构成及遗产
根据调查,清口水利枢纽的遗产共有河道、水源、水利工程设施等各类遗存53项,其中河道9项,水源1项,水利工程设施41项,相关遗产2项(见表1)[3]。而根据清口水利枢纽各个河道、闸坝等工程遗迹的功能,清口水利枢纽可分为四个部分:御黄部分、引淮部分、淮扬运河部分和中河部分。
2.1御黄遗迹主要包括黄河故道以及由缕堤、遥堤等共同组成的黄河堤防体系。主要遗产点有顺黄坝遗址、埽工遗迹等。顺黄坝遗址:黄河南侧缕堤的关键工程,是历史上黄河堤防中的缕堤之一。顺黄坝在当时的清口至关重要,时堵时闭、反复无常。由于经常不断的堆筑,使顺黄坝不断延长和加高,至今仍巍然壮观。2009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对顺黄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埽工、石工、碎石护坡及木桩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万余枚钱币[4]。埽工遗迹:埽工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水工构件,由树枝、秫秸、草和土石卷制捆扎而成,主要用于构筑护岸或抢险堵口。2009年,在顺黄坝遗址发掘清理的埽工共5层;2012年,清理出埽工6层。两次发现的埽工遗迹皆以芦苇铺筑。石工遗迹:2012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一片长16米、宽3~7.5米、高0.2~0.5米的石工遗迹,由碎石堆放而成,西高东低并分别向两侧延伸。石头颜色各异,皆为碎石,较为杂乱,堆放不规整,推测为倾倒所致,这也与文献中关于乾隆后期采用“抛石”方法堆筑石工的记载相吻合。
2.2引淮遗迹
主要包括不断被加高加固的洪泽湖大堤,以及陆续开凿的张福河等引河。主要遗产点有洪泽湖大堤等。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捍淮堰,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完工于明、清时期。大堤现存全长70.4公里,南起洪泽区蒋坝镇,北止淮阴区码头镇,是清口水利枢纽引淮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水利史上沿用时间和修建时间最长的水利设施之一。大堤目前保存完好,以周桥越堤、乾隆信坝、蒋坝石工尾、侯二门及高堰段最为典型。湖堤上还遗存有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铸铁牛5只,以及“草泽河碑”等碑刻30方[5]。张福河:引洪泽湖水冲刷黄河河道、为运河供水而建设的多条引河之一。张福河开凿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后经多次疏浚,不断扩宽、延长。目前该河道保存较好,仍可通航,两岸的河堤保存完好。
2.3淮扬运河遗迹
由里运河、里运河故道、清江大闸、里运河堤坝系统以及其他纪念物组成。主要遗产点有里运河、天妃坝遣址等。里运河: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自然水系的人工河道,北起淮安清口水利枢纽,南至瓜洲入长江。公元15世纪初,为减少借黄河河道行船的距离和危险,疏浚宋代开凿的沙河为“清江浦”运河,即里运河。天妃坝遗址:公元15世纪后期,随着南运口的不断迁移,在淮扬运河两岸陆续修建了多处堤坝。其中,天妃坝位于里运河西堤上惠济祠附近,是为里运河入黄、淮交汇处抵御激流冲击的保护性堤防设施。2008年,在天妃坝遗址考古揭示了清代石工堤,上、下两段,其中条石15层、砖26层,总高6.66米。2011年,揭示了明代砖工堤,共13层,长18米、宽1.5~2.35米、高1.6米,整体呈中间向外(向西)凸出,两边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并弯曲的“弧形”,东西剖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砖与砖之间用三合土粘合。结合《河防一览》、乾隆《淮安府志》等文献记载,推测砖工遗址应为明代万历七年所建,石工遗址为清康熙三十年重建。惠济祠遗址:明清时期,清口地区形势险要,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在此修建了众多庙宇,其中以惠济祠规模最大。惠济祠又名天妃庙、奶奶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供奉泰山碧霞元君,清代又增设“妈祖娘娘”神位。由于妈祖娘娘福河济运,非常灵验,因此惠济祠备受皇帝与朝臣的崇敬,尊行春秋致祭,列入祀典。2013年3月,围绕惠济祠主体建筑发掘了南北长135米、东西宽65米的范围,揭示出清乾隆年间重修后惠济祠大殿(又称无梁殿或碧霞元君祠)、篆香楼、三清阁、东西回廊等浇浆基础面,出土建筑构件等文物数百件。
2.4中河遗迹
主要包括中运河、双金闸。中运河:公元17世纪以前,由淮扬运河北上的漕船需从清口附近进入黄河河道行运,甚是危险。为了减少借黄河河道行船带来的危险,公元17世纪中叶在与黄河平行的东侧开凿中运河,南接淮扬运河,至此黄、运完全分立。目前,中运河全长约5200米,河道基本保持原状,部分河段依旧通航。双金闸:始建于公元17世纪末,是为了解决汛期时黄河水向运河倒灌而在清口上游建设的节制闸。汛期时,双金闸承担减水闸的作用,向盐河分流黄河河水,降低清口水利枢纽的黄河水位。现存的双金闸为1922年重建。
3世界文化遗产视域下清口枢纽的价值评估
自元代全线开通京杭大运河后,以保漕运为主要目的而在清口区域实施的清口水利枢纽工程,是整个中国大运河中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之一。其不仅在规划思想、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体现了明、清两代的最高成就,更反映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创造精神与集体智慧,共同成就了水利科技史上富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是工业革命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类智慧的反映。
3.1突出的历史价值
清口作为古淮、泗水交汇处,在邗沟开凿之前的自然航道框架中,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咽喉要地。清口水利枢纽是大运河上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时间跨度最长、最具连续性的枢纽,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重要特征。清口水利枢纽遗存状况极为丰富,包含有人工河道、自然河道,以及水工设施如闸、坝、堰、堤、涵洞、转水墩等各类相关遗产,整个区域涵盖了大运河遗产的大部分类型,蕴含大量历史信息。清口水利枢纽作为明清两代治河的关键地段,是研究水利学、地理学、社会学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3.2突出的科学价值
清口水利枢纽的科技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工程规划技术:清口水利枢纽集成了勘察、规划、设计、施工、材料、工艺、方法等诸多技术要素。清口水利枢纽自明至清分别实施的“蓄沙刷黄”“束水攻沙”“分黄导淮”“避黄引淮”等规划方略,对二百余年的漕运畅通起到极为积极的保障作用。河道的选线、运口的位置根据形势需求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在运口规划方面为借清水、避黄河,南运口逐步南移形成“U”形弯道。为挑黄河主流远离清口,北运口不断东移。为避黄险,开中河,使运道与黄河分离。于洪泽湖出口处设置七条引河合流用以“三分入运,七分敌黄”,成为导淮刷黄的主要通道。枢纽采用水工设施体系用以治黄保运。设置堤防系统如黄河缕堤、遥堤、格堤、月堤以束水攻沙;设置束清坝、御黄坝,外挑逼黄水内以束清水,并启用标准调节口门宽度控制水位;设置福兴、通济、惠济正、越六闸用以入淮穿黄;设置多处埽工用于抢险、护岸、堵口、筑堤等。设计技术:通过整个工程体系的规划,清口水利枢纽在解决黄河泥沙、水流、通航水深、复杂水流等种种问题方面所采用的技术,代表了16世纪中国调水调沙技术的世界水平。施工技术:清口水利枢纽的兴建在河道开挖技术、石方施工技术、截流施工技术、地基施工技术方面均达到了当时中国水工技术的最高水平。
3.3突出的社会文化价值
因清口水利枢纽治理而产生的历史舆图、河工档案、治河方略、奏折、谕旨、史志专著等相关文献,见证了工程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作为大运河上一个关键枢纽,清口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形成人流物流的集散,造就了多元化的文化,产生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在此聚集、交融,如惠济祠的妈祖信仰、对河神的祭祀仪式等,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针对清口水利枢纽采取的不同的工程措施,以及黄、淮、运形势的不断变化,导致了该地区地形地貌和景观的不断变化,也体现了在大尺度的时间、空间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清口水利枢纽保存至今,具有巨大的教育、文化、旅游方面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课题组.大运河清口枢纽工程遗产调查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2]淮安市文物局.人文淮安—淮安考古文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济宁市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中国大运河第一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4]洪泽湖志编纂委员会.洪泽湖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5]李孝聪,席会东.淮安运河图考[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作者:潘新 单位:淮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