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范文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

摘要:

化学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新课表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化学;实验教学

引言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化学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从化学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探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将实验过程适当向课外延伸,注重一些后继实验,确保学生具有充足的而又富价值的探究机会。

1新课该下我们应有怎样的实验教学

目前,大部分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都是为了掌握和巩固知识,为了技能的熟练和运用,为了证明教师讲解的正确性而去做的。一句话,这仅仅是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实验,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学生并未参与实验问题的提出,没有从假设到设计,从实验到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过程,也没有热心地对实验结果作出一定的分析、论证、评估。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目的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晤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2新课改下,理想的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想、假设,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并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以《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的实验为例,教师可首先鼓励学生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怎样?而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1)有气体产生的实验;(2)有沉淀析出的实验;(3)颜色变化的实验等。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对实验室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学生个性化的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采取让学生轮流实验的方法,以弥补实验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同时,还要有专职教师负责指导,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切实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

3利用探究式实验展开科学探究

新教材倡导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而探究性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动手操作或实验的方式,自己主动的去发现或得出有关的结论[1]。

3.1增加探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对一些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的素材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去体验和尝试。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之后,有的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有人则认为是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有的则说水使紫色石蕊变红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出方案,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干燥的沾有石蕊纸花的集气瓶内,再通入盛有湿润的沾有石蕊纸花的集气瓶内,第三个集气瓶内只放入干燥的沾有石蕊纸花,向上面喷蒸馏水。然后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据此写成一篇探究性实验报告。

3.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探究性”设计

按教材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不能检出氧气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加热温度不够高时,反应速度不快;加热温度高时,水的蒸气压又过大。两种情况均导致试管内氧气浓度过低且氧气又会随着水蒸气不断逸散到试管外,使试管内蓄积的氧气量不足以引燃带火星的木条,反而会使火星熄灭。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验,可方便而有效地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检出氧气的存在[2]。

(1)实验装置(图2)

加热过氛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2)实验操作

用市售过氧化氢溶液配成体积分数为15%左右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大试管内,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估计试管内空气和导气管内空气被收集完后,用排水法第二次收集气体数毫升,即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出氧气的存在。整个操作过程的时间约5分。

(3)课堂教学设计

①情景设计,引出问题。用市售30%过氧化氢溶液现场配制体积分数为5%过氧化氢溶液。按教材[实验2-5]的说明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产生不少气泡已有几分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不复燃。

②分析原因,讨论对策。对带火星的木条为什么不复燃的原因及对策,学生可能的讨论结果有:加热的时间还不够长,试管内氧气的蓄积量不够多(观察与猜想);产生气泡的速度太慢,应提高温度加快产生气泡的速度(观察与假设);教师在过氧化氢溶液里掺了水,不掺水或少掺水再试一试,也许产生氧气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情景素材的铺垫与假设)。

③修改实验设计,继续实验论证。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延长加热时间,在反应速度明显加快的情况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仍不复燃。

④再次分析原因,讨论对策。对于带火星的木条仍不复燃的原因及对策,学生可能的讨论结果有:加热时产生的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形成热气流逸散到试管口外的空气中去了(初二物理知识);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含量超过过氧化氢的含量,加热时除产生氧气外,还产生大量水蒸气,致使试管内氧气的含量过少(受情景素材铺垫与试管口内有水蒸气凝结现象的启发);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样既可避免氧气的损失,又可减少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新教材第一单元课题2中的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启发)。

⑤再次修改实验设计,第三次进行实验论证。经教师引导和全班学生集思广益,用加装导气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小试管收集气体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⑥阶段性小结。交流与讨论:你做化学实验不成功时持什么态度及采取什么措施(以你做过的化学实验为例)[3]?

4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下,为化学教学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拓展探究性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学海.新课标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索[N].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6(18)30-32.

[2]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浅谈[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35-136.

[3]张建选,刘四方.新课程新教材新实验新设计[J],小学教材教学,2003,33:8-9.

作者:赵亚敏 单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赵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