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发展观对金属再生产业的影响范文

科学发展观对金属再生产业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学发展观对金属再生产业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观对金属再生产业的影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杂志》2014年第二期

1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是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有效措施

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的一种状态,其中,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工作报告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用专门的章节论述生态文明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从所未有的高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经济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又多又快的发展才是造福人类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大量机电产品面临淘汰或报废。这些废旧物质不仅保持有一定的资源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污染性,若不进行处理,将造成土壤、水体以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难以恢复性。此外,由于它含有铜等大量有色金属资源,若不进行回收利用,也将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必须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正是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清远再生金属产业业务开展较早,从1980年前就已开始。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这种以洋垃圾为原料再生铜生产流程中的拆解、洗铜、焚烧、打包、冶炼等工序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地污染。虽然当时也成就了一些农户收入过百万,但是由于方式和设备都比较落后,导致当地环境付出的代价也十分严重,甚至造成饮用水困难、鱼虾绝迹、水稻减产、橡胶焦糊味弥漫的状况。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太分散,工艺设备太落后,缺乏管理,缺乏治理污染的措施。这种现象必须要严格治理。2002年,清远市政府提出“入园经营、圈区管理”的整体治理思路,改堵为疏,将小作坊全部纳入产业园区集中经营管理。在园区内,拆解摒弃了焚烧,代之以剥皮机、铜米机等机械分离铜芯和胶皮,而提炼过程中必要的燃烧环节,则被转移到合适地方集中处理。采取这些措施后,环境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如果能让这一思路严格实行,应该说再生金属产业对环境污染是完全可控的。

说再生铜产业符合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主要是相对于原矿铜生产而言的。原矿铜是通过含铜原矿石中提炼而成的,生产工序比较复杂。以含铜1%(质量分数,下同)的铜矿石炼制工艺为例,需要通过三次超过1000℃的熔炼工序:第一步是先把含铜的矿石加上熔剂等在密闭的鼓风炉通过1000℃高温使其转化成含铜为20%~50%的冰铜;第二步是把冰铜加入熔剂等放入转炉吹入空气,在1100℃温度下变成为粗铜;第三步是将粗铜放进反射炉高温下喷入重油造成炉内还原性气氛使其变成为含铜99.7%的精铜。从上述的工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原矿铜生产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其废渣量比开采的铜矿石量还多,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污染环境。此外其高温作业工序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可见原矿铜的生产对生态的负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相对而言,再生铜生产基本采用的是与产品成份接近的原料,由于它的生产没有采矿、选矿等诸多环节,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其综合能耗只是原矿铜的18%。有资料报道,每利用1万t废杂铜,可少开采铜矿石1200万t,少排放二氧化硫3600t,节约用水535万m3。2011年清远市回收的50万t再生铜,按这个量计算,与原矿铜冶炼相比,节约用电量13.04亿千瓦时,节水1.97亿m3,减排1.9亿t固体废弃物,6.85万t二氧化碳。可见,再生铜产业在节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从环保经济的角度来评议,发展再生铜产业是利国利民的产业,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产业。据报道,我国再生铜在精炼铜中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5年,该比重将超过40%。

2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强调的是要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对于可持续发展观而言,是以“经济增长第一”为目标的传统发展观,后者的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过去100年,全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了18倍,而铜、铝、钢和石油的年消耗量分别增加了27倍、3608倍、29倍和170倍。这其中仅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就消耗了世界50%的矿藏和60%能源,而另外的85%的国家今后要实现工业化时矿藏资源已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绝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有色金属矿资源紧缺,加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开采,使得我国的部分资源濒临枯竭。以铜资源为例,我国目前铜原料的65%需要进口,随着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我国铜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逐年提高,而且我国的环境容量已达极限,难以再扩大原矿铜的生产。因此,坚持走循环经济道路,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众所周知,与产品成分最接近的莫过于产品本身,还原废旧产品与开采矿产资源相比,产业链可缩短50%以上,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可达80%,降低成本可达30%。由此可见,如果我国生产的产品能够得到充分地回收利用,变污染源为资源,把金属废弃物变成为再生金属,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经济,从而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日本为例,这个地域不大,矿藏并不富有的国家,通过开展60多年的垃圾革命,回收国内外再生资源,使原料自给率达到80%,并基本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目前在对其国内储积的可回收金属统计后得出,日本的金、银、铅、铟等蓄积量已居世界第一;铜、白金和钽位居世界前三位。这个结论会让人们为之一惊,一个矿藏贫乏的国家能作到资源如此富有的经验,应当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相对而言,我国号称“地大物博”,由于忽略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又经过多年的掠夺式开采,如今已沦为很多矿产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如果我们再不向循环经济转型,那我国不仅资源将快速消耗殆尽,而且大片土地会变成为矿渣堆放场。因此,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是解决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循环利用废旧铜资源,不仅可以减少铜矿资源对进口的依赖,缓解国内铜矿资源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保护原矿资源,而且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经测算,“十一五”时期,再生铜产业共为我国节能达1052万t标准煤,节水39.4亿m3,减少固体废物排放37.9亿t,少排放二氧化硫136.7万t。再生铜为整个铜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因此,再生金属产业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1年,我国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再生金属产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t,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要分别达到40%、30%、40%左右。到2015年,再生铜行业形成一批年产10万t以上的规模化企业,并要培育若干个再生铜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地区,其中包括清远市。可以说,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3结论与建议

(1)利用再生资源的集聚优势,不断提升深加工能力和资源的附加值。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有色金属供需紧张局势,与原生矿生产有色金属的方式相比,它具有环境污染小、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优点,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清远市需要形成较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同时充分利用处于珠三角产业的重要延伸地和辐射承接地的区位优势,通过再生资源的集中加工经营,规模综合利用,集中统一治污和行业规范管理,推动再生资源的产业化升级和行业的健康发展。(2)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科学化、产业化、清洁化、高效化。再生金属产业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广东清远市再生铜产业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该产业已成为全市的主要经济支柱。“清远再生铜”已在英国伦敦国际期货市场上市,在国内外小有名气,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清远实现再生金属产业的科学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还未见解决。清远市需要加强对再生金属原料的科研使用,研发生产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此外,清远市还需形成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和产业群,建立全国先进的再生资源技术开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资金服务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3)要实现清远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国家、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要切实落实2011年清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加速再生金属产业优化升级。尤其是建立稳定的回收体系是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依托政府支持,根据生产、流通、消费的实际情况,重点在回收、利用和再利用(再制造)这三个环节上去进行体系构建。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不仅要符合市场规律,更应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意图,要充分依托交易市场、进口园区和龙头企业去建立,由政府统一规划,委托有能力的企业运作,实行法治化、市场化的管理。

作者:喻立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