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范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高校各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新的认识。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高校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及时选择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于此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短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具备更高素质的毕业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化工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关系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在培养化工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社会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接触实践,因此在毕业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随着高等教育以及创新型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应形势进行了教学改革,尤其是现代化学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领域,急需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还需要不断创新这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化工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1]。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坚持专业教育,建设特色化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应用型的人才备受青睐,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分析,充分分析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选择合理的模式,建设特色化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对于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2]。科学的课堂体系对于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十分关键,主要是强调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性,在理论基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保证实践的有效性,是对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机会。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的教学,需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并行的理念,注意合理配置专业课时的比例,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注意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合理把握上课时间,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增加专业的适用性,提升教学质量。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注意研究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可以从大一开始重视专业教育,开设《现代化工导论》课程,让学生了解这一学科的入门知识,之后在大二可以开设《化工设计概论》等相关的课程,主要是为了与之后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开设《化工前沿讲座》课程,可以增加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增加一些专业特色较为明显的课程,比如《化工DCS》等。未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注意结合一些工程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相关案例有足够的认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环境化工、制药工程导论等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2.2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保证教学质量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而且其中的实验部分也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点,是培养此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重点研究的部分。结合国内外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的重点大学以及知名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可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但是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而且有些学校的实验器材使用次数较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中,实验教学的内容比较少,因此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为了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各种实验器材,安排足够的课时,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验训练[3]。借助化工基础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相关资源,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实验教学模式。最好选择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实验真正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其对这一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其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

2.3通过实习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基于专业的性质,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实践的作用,尤其是当前社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实习内容,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保证教学的质量。首先,需要为实习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实习的效果。在开展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教育,要求学生清楚此次实习的目的,明确实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等,要求学生对实习的安排有足够的了解。其次,要注意抓住实习中的重点环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专业教师的安排,为学生安排一定的问题,教师也要编写实习指导书,要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进行实习,而是要有着一定的计划,明确此次实习需要做哪些事情,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监督,最好可以结合学生的报告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实习结束以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到技能学习进行转换。最后,可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都安排适时学段的学生到此处进行实习,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固定的企业进行实习,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可让学生参与真正的专业实践,得到足够的锻炼[4]。

2.4强调设计环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让学生充分参与设计环节,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工程设计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在设计的过程,学生需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做相应的实验,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需要充分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等。强调设计环节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化工设计大赛,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学科竞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主体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从而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接触到更多专业领域的老师和学生,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与比赛,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5强调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坚持开门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作用。人才培养需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注意不断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以及企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注意加强实践的环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实践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奖励学分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达到教学的目的[5]。

2.6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重视教师的作用,而且要保证教学的质量,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确保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团队,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的也是为了在理论教学中不断渗透工程实践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制定教师发展的计划,聘请专家作为顾问,通过师傅带领徒弟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要强化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招聘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引进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第三,坚持新课试讲的模式,组织观摩教学比赛,实行专家讲评制度。第四,鼓励教师在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经验指导。

3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经过不断的改革可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强调实践的作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为了让毕业生在就业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高校也要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有目的地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化工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党翠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18(11):34.

[2]杜怀明,颜杰,杨虎,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53-155.

[3]唐富顺,刘峥,王桂霞,等.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7(22):33-36.

[4]陈爽,刘会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0):75-76.

[5]毛海舫,陈桂娥,鲁彦,等.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3):44-49.

作者:王赛 单位:大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