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统战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经济统战是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主要围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破解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新社会阶层人士选拔培养力度等三方面论述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经济统战工作;创新
经济统战是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如何创新经济统战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力量支持,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就此进行探索。
一、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常态”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意在解释后金融危机时期,西方发达经济体通缩长期化的趋势。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是一种对新的客观发展状态的表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对此,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分别在2014年5月河南考察和7月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两提“新常态”,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传统的高投资、高污染、高能耗、高增长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了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调整期,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至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经济发展潜在风险不断升级等四大方面。时至2015年,我国经济调整尚未结束、远未到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于上升动力,GDP增长率下降至6.9%,创下25年来的新低,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对此,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判断。”[1]由于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其他任务都必须服从这一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因此,确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是当前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之所以“新”,不仅体现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若干新的特征,而且还体现于我国经济统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具体如下:
(一)面临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受到影响的挑战
首先,在经历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仅从经济基数上看,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已近40万亿,人均GDP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2014年我国GDP达63.65万亿,增长7.3%,一年净增的GDP就达4.46万亿,接近1994年一年的GDP,甚至超过了全球第十七大经济体土耳其全年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增速必然放缓,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也不例外。由于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容易让人产生中国经济本就应该高速发展的习惯性心理。因此,有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依然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用过去的思维思考中国经济,不能接受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减速的事实,认为7%左右的增长是一个很差的速度,以致影响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西方社会“中国经济崩溃论”又开始沉渣泛起。纵观西方“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有这么一个规律:当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往往有部分西方学者会称中国经济“虚假繁荣”、“即将崩溃”;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换挡时,“中国经济崩溃论”就甚嚣尘上再次回潮。例如2015年3月,美国学者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刊发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唱衰中国经济。又如,2016年1月,国际基金经理人索罗斯悍然断言:中国经济硬着陆是不可避免。其实,西方有关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言论不绝于耳原因有二:一是,华尔街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做空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和债券,这些人向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其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制造相关谬论,使中国经济受到打压,以便从中牟利。二是,意识形态的因素,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引起西方的嫉妒,而嫉妒的心理又容易导致“崩溃论”的形成。尽管这些不负责任的陈词滥调屡屡不攻自破。但却混淆视听,以致部分不明真相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能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强经济发展规律的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新任务。
(二)面临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发展信心受到影响的挑战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7月,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在介绍2015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时表示:产能过剩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问题。所谓产能过剩就是社会总生产严重超过社会总需求,导致供求关系失衡。目前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有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石化产业和纺织服装等。从产量情况看,这些行业的生产都处于下滑状态,像粗钢、水泥、玻璃,2015年上半年产量分别下降了1.3%、5.3%、4.2%。从效益情况看,这些行业的利润也在不断下降。以纺织服装为例,我国现有纺锭已超7000万锭,比上世纪末压锭时的4500万锭净增了2500万锭,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中,只有10%左右的生产能力是自主品牌生产,出口加工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企业生存困难。仅以泉州鞋服业为例,2012年下半年以来,就不断出现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等问题。对此,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对过剩产业在政策主导下加速淘汰,新兴产业在市场机制下扶持发展。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由此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因此,为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做好引导、协调和牵线搭桥服务,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三)面临着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新增大学毕业生及海归人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受到影响的挑战
经济增长与就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据测算,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150万人就业。2015年我国GDP增长6.9%,已连续四年低于8%的水平,经济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改变,极大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目前我国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压力巨大。在经济新常态下,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退出市场,劳动者必将重新就业,这客观上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了挤压效应。再由于上世纪末大学扩招,在连续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递增的情况下,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70万以上,加上约30万出国留学归来人员,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以上大学生参加就业竞争,压力达到空前。就业乃民生之本,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可能会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新增大学毕业生及海归人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非公有制经济体历来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将促进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体的诞生。例如,2014年仅泉州一地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9364家,同比增长51.3%。这些新增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动对就业规模产生重大的影响,以致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体吸纳了泉州九成以上的就业人数。因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又一重要任务。
三、新常态下做好经济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习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经济统战工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挑战创新工作,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组织协调服务优势,团结、服务、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扣紧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核心,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要求,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3]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第一次把“企业家”放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首要位置。因此,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核心。当前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两点: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十八大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既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又是各级统战部门的重要服务对象。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建立教育长效机制,始终聚焦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开创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有实际效果的教育方式。2.加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的教育。面对经济下行的事实和“中国经济崩溃论”杂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种资源的优势,建立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友制度,开展国情报告、要情通报,民主协商等活动,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正确认识我国改革红利和市场潜力,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事实,做到“三个明确”,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一是,明确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工业化进程新阶段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已开始从中期步入后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变化趋势。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这些工业品的需求高峰已过,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经济增速必然需要进行调整。二是,明确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宏观调控目标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必然发生变化,从而推动经济从粗放的高速增长转向集约的中高速增长。三是,明确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制造能力大幅提升的必然结果。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能仅仅以短期工业经济增速变化为依据,而应以制造能力变化为标准。目前,一大批中国企业开始步入世界高技术产业领先行列,据亚洲开发银行“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二)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关键,破解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因此,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破解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是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的关键。当前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点工作:
1.加大有关政策文件的整合力度,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工作。首先,必须依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进行集中整合,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垄断性领域。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提高企业投资信心,改善企业市场预期。其次,必须推进、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工作,坚持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企业不断得到红利。
2.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虽然各地各部门出台了各种税费政策,力促中小企业发展,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已成为经济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多层次融资体系。首先,鼓励金融机构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举措,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根据不同中小企业特殊情况的风险定价机制;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独立核算与专项考核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中小企业“短、小、频、急”资金需求特点的高效审批机制;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与奖惩制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的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等,为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探索专利权和股权质押、动产质押、订单质押、异地质押、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其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担保机构业务创新。在严格规范担保机构经营,加强市场准入、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等方面监管的前提下,一方面,做大做强担保行业,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自由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服务模式,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再次,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间资本存量庞大。探索打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通道,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配套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在鼓励条件较好的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同时,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中小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扩大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新型产业,尤其是符合经济结构转型要求的成长性企业发债融资;积极推动浮动利率债券、期权债券等品种,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的补充作用,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尝试多元化融资渠道。第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引导中小企业强化信用意识,改善信用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另一方面,建立金融机构与工商、税务、社保、法院、质监、公安、统计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3.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小非公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消除障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具体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加强制度创新,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服务。一是必须建立统一服务平台,畅通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意见反馈渠道,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支持。二是必须通过出台相应的激励和优惠政策,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必须建立产业联盟或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能力。其次,加强培训引导,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家素质。利用统一战线人力资源的优势,拓宽对非公有制企业家培训渠道,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升理念,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增强科学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把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再次,加强重点引导,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依据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重点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升级给予具体指导。引导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力度,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努力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养更多自主品牌,抢占经济技术发展制高点,以提升竞争实力。
(三)选准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着力点: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新社会阶层人士选拔培养力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5]因此,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经济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然,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并非就党建抓党建,而是必须把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通过党建促进企业发展得更加蓬勃。因此,企业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开展工作;围绕为企业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开展工作;围绕企业技术创新、解决资金难题、破解发展瓶颈开展工作;围绕企业管理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开展工作;围绕建立优秀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工作。总之,就是要通过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职工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是新时期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加大对他们的选拔培养已成为新时期经济统战工作的又一重要着力点。我们必须依据中央《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培养、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党外干部,充分调动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5-12-22(01).
[2]: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光明日报,2015-9-23(07).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
作者:郑云斌 单位: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