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开展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过程当中,只有了解现状、对症下药,通过调研修正我们的教育及培养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研发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才能有效提升其科学素养。为了解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实际状况,打造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素养提升路径,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座谈、沟通交流、查阅文献专著等形式,对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进行了关于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2016年3月又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还被正式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要求,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同时,由教育部主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也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把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问卷内容根据国内通用的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和小学科学教材里的教学内容编制而成,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及龙门浩小学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100%回收,100%有效,每所学校三、四、五、六年级各100份。另外,我们还对南岸区其他学校的学生以及部分培训机构的学生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问,以扩大调研的广度,从而形成更立体详实的调研结论。经过三个月的调研,以及我们对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92%的青少年比较喜欢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说明青少年在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基础上,是愿意参与科技实践的。当遇到某种有趣或令人惊讶的现象时,94%的青少年都觉得很有趣,很想知道原因。数据表明,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知识理解程度较高,而对新科技知识的概念理解水平明显偏低。对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阅读更多书刊获取的科学知识答对率偏低,而且正确率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升。同时,数据还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学习和获取新科学知识的机会太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内容过窄,结构不合理。参与问卷调查的两所学校,是南岸区以科技为办学特色的小学,在科学教育方面走在全区前列,且硬件软件方面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投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团体及个人都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科技比赛大奖。
一、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现状
从卷面分析,这些科技特色学校的学生科学素养还有提升空间。结合我们从其他渠道得到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就青少年科学素养现状而言,以下几方面情况值得关注:
(一)主观提升科学素养的动力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感受到的科学教育更多的是一套符号和概念体系,掌握的科学知识是一种并不参与考试的学习内容而已,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科技的兴趣不是很浓,经常阅读课外科普读物的学生不多。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学生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而通过其它渠道获取的科学知识却不足。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若不向课外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在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学生的视野还较狭窄。事实上,充分利用社会及校外资源,对学生素养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校重视程度及配套投入有待提升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少学校很难自觉、主动、有目的地去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过于依赖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注重抓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科学技术课程的延伸及质量难以保障。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无法把校内的科技教育和课外的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没能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兴趣小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的优势,致使活动缺乏创新。
(三)各方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鉴于我们当前教育及社会运转的现实情况,一些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导致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和设备闲置浪费。有些场馆基本处于难以共享的状态,科普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全社会具备类似科普教育功能的科技场馆数量不在少数,社会上一些具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功能和任务的机关团体、科研单位展馆、展厅,虽然被命名为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但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时,由于统筹程度不够,指导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创新力和吸引力,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了科普资源某种程度的浪费。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各组成要素中,调查显示,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最好的,其次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在科学兴趣、科学精神与态度上明显不足。说明长期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比较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但对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够。教育者要转变科学教育的观念,坚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等传授给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支持和鼓励有想法、敢于探索的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青少年实践动手和研究能力。
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路径
通过对南岸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解,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一)思想上的认知要到位
怎样才能更准确把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呢?就是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科学谋划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发展方向,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落实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实施好青少年科学素养行动,努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贡献。
(二)要紧紧依托资源丰厚、专业度高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机
构开展工作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加强上下沟通协作,全面整合系统资源,增强部门协作合力,加强市场资源开发利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发挥新技术手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着力拓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新渠道。
(三)要有明确的实操路径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教育应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并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合力作用,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鉴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特殊属性,我们认为,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和架构,才能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
1.转变思想,切实提高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视
实践证明,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课内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以及成绩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二者是相互提升、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更多地要着眼于“动手”二字,通过“动手”这个手段,达到“动脑”的目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讲究科学的态度,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更要注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的形成与掌握,最终达到素质全面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
2.加大人力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后劲
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相互联动,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师资队伍建设,在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外部投入以及活动经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奖励力度等方面争取各方面支持,广辟经费来源,加大投入。
3.丰富载体,营造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浓厚氛围
学校可充分利用科普周、科普日以及寒暑假等有利时机,认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调查体验、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性科普活动。同时,要重视各种媒体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在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深入广泛宣传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以及阶段性成果,做好针对未成年人的科普知识、科技动态、科技资讯的宣传和工作,扩大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响和覆盖面。
4.完善机制,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性
积极对接校外资源,完善机制、强化考评,把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创、优秀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标兵评比等作为学校主动考核自身教学成绩和工作目标完成与否的重要内容。
5.充分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
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保证。可从拓宽学校、家庭、社会等渠道入手,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因素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最小的。只有家长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在家庭教育中支持现代科技教育,积极为青少年创建有益于提升科学素养的良好环境,才能使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行为得到鼓舞和强化。基于对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研究,我们建议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南岸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南岸区大型的公益组织机构,承载着开展南岸区青少年课外教育活动的任务,不妨依托南岸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势资源,建立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基地,弥补当前南岸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中有待提高的部分。并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地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信息获取渠道、科学态度与精神等方面认识科学,让孩子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增强家长对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
作者:蒋春艳 蓝浩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活动中心